產業鏈上的黨小組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貰吾 丁棟成
組織圍繞產業建
萬州區九池鄉黃梅村緊鄰萬州主城,便利的交通條件,使村里的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村民有搞運輸的,有種蔬菜的,有搞養殖的,從事的項目不同,忙的季節也不一樣。由于黨員從業、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等各不相同,村黨組織的凝聚力不強。村組合并后,黃梅村的規模大了,黨員人數也由原來的20多名增加到70名。村里開黨員大會,70名黨員總是到不齊。
根據村里的實際和黨員的要求,村黨支部決定依托產業鏈設立黨小組,組建了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休閑服務業、勞務轉移、非公經濟等6個黨小組,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和黨組織建設相結合的新路。
組長圍繞能人選
為了選好黨小組長,鄉黨委向村里派駐黨建指導員,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最后由村黨支部指導各黨小組召開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黨小組長。
在建立非公經濟黨小組時,村黨支部打破地域界限,把戶口不在本地的外來投資黨員文啟生的組織關系接轉過來,黨員們一致推選他為黨小組長。在他的帶領下,黃梅村先后引進18家企業,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現在村里已經建立的6個產業黨小組中,黨組織負責人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個,他們都有自己的產業和一技之長。
黨員張化態退伍回家后,從事農家樂致了富,幫助8個黨員搞起了農家樂。在成立服務業黨小組時,大家一致推選他任組長。
黨小組長除了組織大家開展活動外,還要充當產業項目信息員、技術員、銷售員的角色,幫助黨員、群眾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活動圍繞產業轉
產業黨小組建立起來后,組織黨員開展活動時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報個到、讀讀報、說說笑”,在開展政治學習等活動的同時,結合各自的產業發展來開展活動。黨員王大勝說:“現在,黨組織活動和我們的家庭致富是緊緊相連的,可以說,我們對參加黨組織活動不僅有興趣,更是一種渴望。”
目前,各個黨小組都在圍繞產業發展開展專業致富帶頭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村黨支部把那些愛好相近、產業相同的黨員組織在一起,同時吸收自愿加入產業的群眾,采取合資、合伙、股份制等形式,形成致富產業鏈。種植黨小組的3名黨員合伙辦起種植深加工企業后,黨員和群眾看到了希望,隨后有10多名黨員和80余戶群眾加入,僅此一項,人均增收100多元。
依托產業發展,各個黨小組之間還廣泛開展比學習技術、比產業發展、比服務水平、比幫扶效果等競賽活動,在黃梅村形成了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良好社會風尚。全村2800多人,去年人均收入超過了4500元。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要求入黨的群眾由產業黨小組建立前的7人增加到現在的39人,去年各黨小組在產業能手中發展了9名黨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02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