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做客少年楊勇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余振魁
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羅榮桓每當見到統伢子――楊勇,總要愉快地回憶起他當年在楊勇家做客的情景,總免不了對楊勇說上一句風趣的話:“你媽媽的手藝真好,那回我在你家吃到了最甜、最鮮的雞肉!”
1927年,秋收起義部隊在文家市會師。9月20日清晨,聽說景仰已久的毛委員要在會師大會上作重要講話,文家市少年兒童團團長、共青團員楊勇邀來胡耀邦、周政財等親密小伙伴爬上會師坪的圍墻,騎在墻頭上好奇地觀看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場面,認真地聆聽毛委員的講話。
毛委員慷慨激昂的演說深深打動了楊勇的心,尤其是當毛委員講到秋收起義部隊這顆“小石頭”終究能砸爛蔣介石這口“大水缸”時,楊勇似乎從中吸取到了一種無窮的力量,心中萌生了跟著起義部隊去砸“大水缸”的念頭。
會師大會剛結束,楊勇就去部隊找首長要求上部隊。正好碰到一位操湖南口音的高大個――時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特務連黨代表的羅榮桓。
“官長,我要上部隊,您帶我去吧!”楊勇一個立正,還敬了個軍禮。
羅榮桓瞇著眼,審視著跟前這個英俊少年。
“多大歲數?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羅榮桓和藹地問。
“報告官長,我今年14歲,家住文家市中街,叫楊世竣(參加紅軍后改名楊勇――作者注),小名統伢子?!睏钣禄卮鸬酶纱嗬?。
“14歲?正是讀書年齡嘛?還是要讀書,長大了再參加部隊吧!”
“我在里仁學??旄咝‘厴I啦,還是文家市的少年兒童團團長咧!我們陳校長說過,少年兒童團員就是革命的預備士兵!今天是我當正式士兵的機會,請您一定帶我去!就讓我這個團長帶個頭吧!”
“你家里會同意你跟部隊去打仗?那可是提著腦袋過日子呀!”
“我媽非常支持我鬧革命,我的兩個哥哥都參加了秋收起義呢,不信你去我家看看、問問!”楊勇一把拖著羅榮桓往家里走。羅榮桓被楊勇的真情感動,打心眼里喜歡上了這個伢子,也就隨著他穿過里仁學校巷道、出街門,越過狹窄的小街來到了楊勇家里。
楊勇的父親已病故多年,母親劉氏帶著楊勇的哥嫂開著丈夫傳下的“楊利生飯鋪”。見到羅榮桓,楊家興高采烈,得知羅榮桓沒吃早飯,楊家誠懇地留他在家用餐。楊勇母親樂呵呵地說:“我們家開飯鋪,弄餐飯不難!”
為招待這位尊貴的來客,楊勇母親殺了一只雞,取出最佳的菜肴和佐料,使出最好的烹調手藝,做了幾道文家市最上乘的土菜,一點不留地端上飯桌。
美滋美味的菜肴讓羅榮桓大飽口福。他邊吃邊夸楊勇母親手藝好,特別贊賞那缽雞肉的味道鮮甜可口,他嘖嘖連聲:“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雞肉。”
飯后,羅榮桓無論如何也要付飯錢,楊家哪里肯收?臨別時,羅榮桓愛撫著楊勇的腦袋囑咐:“你還小,好好讀書吧,過幾年,我一定來文家市接你去當紅軍?!?
楊勇噙著熱淚送別羅榮桓,次日,又一直將秋收起義部隊送過街后的高升嶺。他記著羅榮桓的話,在里仁學校高小畢業后又考入瀏陽中學學習。1930年6月,在革命形勢的鼓動下、受當地黨組織的選調,17歲的楊勇不等羅榮桓來文家市接他,便毅然去平江縣黃金洞,進入了彭德懷領導的紅五軍隨營學校,同年入黨,由此邁向了他的共和國開國上將之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15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