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經典詩文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吟誦經典,啟迪心智,清靜靈魂,感悟人生。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責任引導學生從小誦讀中華經典詩文,豐富語言積累,培育文化底蘊。下面淺談一下我在經典誦讀教學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營造書香氛圍
?。?)書香校園。人類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某種環境,周圍的一切都會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動?!拔裘夏?,擇鄰處?!泵夏傅墓适戮驼f明了環境的重要。營造校園環境,打造儒雅書香環境,“讓每一塊墻壁都說話,讓每一寸土地都育人?!蔽倚T谛@里、教室里張貼詩人畫像,名詩名句,并定時更換;將《論語》、《弟子規》、《唐詩宋詞》作為校園文化墻的重要內容。
?。?)書香班級。學生來到學校,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室里度過。所以,我們要讓班級的墻壁也充滿書香,讓詩意盎然的班級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我校各班建設了有自己特色的“讀書角”“經典誦讀樂園”;墻上開辟讀書專欄,學生在班級抬頭便見詩,置身于濃濃的古詩文氣氛中。走進古詩文提供了特定的環境,學生容易在詩化的環境中受到感染,能自然而然地親近經典。
?。?)(3)書香家庭。學生的課外時間大部分在家庭中度過,家庭讀書氛圍對學生的誦讀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學校非常重視家庭環境的熏陶,要求家庭為了孩子讀書做到“四個一”,即給孩子建一個藏書不少于30本書的家庭書架,給孩子一個獨立的閱讀空間,每一天與孩子共享不少于10分鐘的誦讀時光,每月陪孩子逛一次書店購書,使廣大家長成為誦讀活動的倡導者、參與者和建設者,從而促進學生快樂閱讀的深入開展。
二、豐富誦讀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時,首先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誦讀欲望,使經典誦讀有趣、有序地順利進行,還要創新方法,讓學生們能夠不僅讀會,還要讀懂。以下幾種方式是我在指導學生誦讀古詩文過程中的嘗試:
?。?)多種形式誦讀。古語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便于記憶、便于理解,我們班充分利用課前十分鐘進行晨讀,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①誦讀時間的制定。每天經典誦讀做到三個“十”,即每天早讀課前十分鐘進行誦讀,午讀十分鐘,晚上親子誦讀十分鐘。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一天從太陽升起到夕陽西下都沐浴在經典的詩文中,而且還起到了可強化記憶的目的。②誦讀形式多樣?;蚶蠋煼蹲x,帶讀,引讀;或分學習小組、男聲齊誦、女聲齊誦、男女聲輪流誦、男女聲合誦、獨誦與合誦的結合,根據作品的特點,靈活地加以運用,可起到如同交響樂般的奇妙效果。③誦讀內容循序漸進。讀準——讀熟——讀美。
(2)多種形式巧背。古人云: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經典詩文,實現“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經典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在教學中我主要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巧背,實現“量”的積累:①表演背。經典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語氣和動作,邊背誦邊表演,增進對經典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級學生。例如,二年級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我除了指導他們背誦的語氣外,還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恰當的語氣和體態語能促進小學生的記憶與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興趣。從而促使其背得快,記得牢。②創設情境背。學生背誦時,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創設一種吟誦氛圍,引導他們入情入境地背誦。創設情境背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它能創構詩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圍,從而促進背誦。
(3)豐富評比活動
經典古詩文大多言簡意賅,理解起來較為困難,背誦起來較為枯燥,因此,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通過課內課外組織豐富的活動、競賽來激發誦讀興趣,提高誦讀的實效性。①借助傳統佳節開展活動。春節、元宵、中秋、端午、重陽等都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元旦,我們開展新年誦詩大會,誦讀《元日》《守歲》等詩歌;清明,舉辦“細雨霏霏懷先人”的詩歌會,朗誦《清明》《寒食》等;母親節誦讀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紙船》;端午節,我們追尋屈原的足跡,吟誦起《端午》《屈原塔》;中秋節,我們以思鄉為主題,吟誦起《水調歌頭》《游子吟》;國慶節舉辦以愛國為主題的詩歌會,齊誦舒婷的《祖國啊,祖國》、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等經典愛國詩篇。為慶祝傳統佳節我們還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的經典詩文,或摘抄,或交流,或辦手抄小報。②針對不同年段開展競賽。為了使學生學習經典詩文不枯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低年級開展“古詩朗誦”擂臺比賽。孩子們搖頭晃腦地吟誦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讓稚嫩的童音回蕩在校園上空!中年級開展“經典伴我成長”演講比賽,孩子們侃侃而談自己在誦讀經典中得到的收獲和啟迪,以及對人生的感悟。高年級開展“讀中華美文,感受華夏文明”作文比賽,孩子們在字里行間中對古代圣賢的崇敬,對悠久歷史的自豪,對自己身上肩負的振興民族的責任感溢于言表。
腹有詩書氣自華。品讀經典文化,聆聽先哲教誨,在誦讀氛圍里建立小學生精神家園,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讀千年經典,做少年君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