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善讀——活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葉圣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提到:“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篇作輔佐。”兒童閱讀,尤其是整本書閱讀顯得尤為重要。在閱讀《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時,我采用“樂讀——善讀——活讀”的閱讀策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提煉閱讀方法,并開展了閱讀的延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整本書閱讀策略。
【關鍵詞】樂讀;善讀;活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234-02
1941年,葉圣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提到:“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篇作輔佐?!边@是葉老第一次明確提出要讀整本書。新課程標準繼承和發揚了葉老“讀整本書”這一重要的語文教育理念,教學建議中說到:“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為什么要讀整本書呢?葉老這樣闡述:“讀整本書,不僅可以練習精讀、速讀,有利于養成好的讀書習慣,還可以進行各種文學知識與文體閱讀的訓練,學生閱讀的心理會更加專一,閱讀效果也會更好,收到一石多鳥之效?!比欢?,現在的孩子大多依賴聲像材料,從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媒體獲得感官的刺激,紙質閱讀被排擠,被忽視,閱讀時間很少,更不用說達到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小學六年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在這種情況下,兒童閱讀,尤其是整本書閱讀顯得尤為重要。
從一年級開始,我就帶領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從繪本到純文字書,從童話到名家作品,從有趣的故事情節到內容豐富多彩,一路走來,書籍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精彩紛呈的大門。暢游書海,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這學期,我精心選擇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采用“樂讀——善讀——活讀”的閱讀策略,帶領學生進行了整本書的閱讀。
一、熟讀整本書,讓學生樂于閱讀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一部作品,書中描寫了她小時候在巴學園的一段經歷。這是一本關于愛、關于教育、關于成長的經典書目。在閱讀前,我對學生說:“有這樣一個學校,沒有圍墻,教室和我們不一樣,吃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運動會的項目和獎品讓人意想不到,還會去露營和捉鬼?!睂W生一下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閱讀這本書。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闭沁@種興趣,讓學生徜徉書海,樂此不疲。
二、匯報交流,讓學生善于閱讀
“水嘗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始發靈光?!弊x書交流課能延伸學生閱讀的觸角,增加學生閱讀的深度,讓學生在匯報交流中完成對整本書的梳理,在匯報交流中獲取新知,在匯報交流中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排列組合,在匯報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這節整本書閱讀交流課中,我在板塊教學的基礎上,注重提煉出閱讀方法,教給學生閱讀的策略。
?。ㄒ唬┓饷婕臃獾?,閱讀的前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閱讀一本書,從封面開始,這是閱讀的前奏。作者、譯者、一部分章節的題目、書的主題——關于愛、關于教育、關于成長,都是學生交流的內容,還有學生交流到封面的一句話“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陽光燦爛的童年”。在進入這本書之前,學生對整本書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ǘ┖献骷愚q論,體會不一樣的學校
為了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對教育充滿熱情的小林校長可謂用心良苦。巴學園的一切都是學生交流的熱點。在第二個環節“體會不一樣的學?!睍r,我采用學習單和小組合作的形式,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巴學園與一般學校有什么不同之處,并用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課前已經認真閱讀過《窗邊的小豆豆》,能夠找出巴學園的與眾不同,有的從校門和教室,有的從午餐和上課,有的從運動會和運動會獎品……在小組匯報時,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講述得頭頭是道。
緊接著,我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你更喜歡巴學園還是我們的學校呢?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維的火花如電光火石般進行激烈的碰撞,課堂猶如一個辯論賽場,有學生喜歡巴學園的電車教室、自由的課堂,有學生認為現在的校園更安全,更有序,更有利于學習;有學生喜歡巴學園的運動會多么有趣,有學生認為現在學校的運動會有競技性,能展示個人實力;有學生喜歡巴學園的露營,有學生認為我們的春游和實踐活動也很快樂……學生從討論中明白:巴學園的教育思想至今影響著現代教育,但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習俗所呈現出的教育形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形式有不同的特點,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生命價值。
?。ㄈD加對比,感知人物形象
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第三個環節“感知人物形象”時,我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學生的思維形式。學生羅列出書中的人物,并且用兩三個詞語評價人物或寫出相關的事情。在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時,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人物,并能夠舉出相關事例,總結出人物特點。
在這本書里,小林校長是最讓人難忘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方法,他對教育的熱愛,讓小豆豆們和讀者們感動和感激。在挖掘小林校長這個人物形象時,我請學生采用前后對比,將巴學園孩子小時候和長大后相對比,就不難看出難忘的巴學園生活如何奠定了小豆豆們輝煌的一生,就不難看出小林校長對小豆豆們的影響有多大,教育有多成功。
?。ㄋ模┚x加批注,感悟內涵,品味語言
熟讀讓學生建立了整本書的框架,而一本書中,總有那么一兩個片段讓你怦然心動,記憶猶新?!洞斑叺男《苟埂防镉性S多精彩的片段。學生在交流時,將自己喜歡或感受深的片段飽含感情地讀給同學聽,對書本的理解就在這繪聲繪色、真切動人的朗讀中。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用一兩句話或幾個詞語在精彩片段旁寫下批注,感悟文章的內涵,品味語言的魅力。
三、閱讀延伸,讓學生活讀整本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币槐緯Wx常新,百讀不厭。陸游詩中寫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眳R報交流課后,我們開展了閱讀的延伸活動,學生們辦讀書小板、寫讀后感、表演精彩情節……在延伸活動中,再次將身心融入書本,成為書中人物,學習思考,形成新的更深層次的認識。下面是學生讀后感中的幾段話:
1.這本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因為它教會了我什么是謙讓,什么是傾聽,什么是尊重。作者黑柳徹子用文字抒發自己的心聲,告訴人們:曾經有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為孩子們奉獻了一生;曾經有一所學校,是屬于孩子們的,她在無形中使孩子們有了鮮明的意識,使成年后的他們感激不盡。
2.記得書中有這么一個片段,小豆豆和爸爸去滑雪,一些外國友人說小豆豆可愛,小豆豆說:“Thank you.”沒有到,大家對小豆豆更加喜歡了。這句話,是禮貌、懂事的表現。作者僅憑這句話就表現小豆豆的成長。而外國友人對小豆豆的尊重與彬彬有禮更加說明了友誼是無局限的。最后的景物描寫,更襯托了純潔的友誼。
3.小豆豆引領著同學們,一圈圈繞著校園,一次又一次用心贊美它,這也許是書中最美的一幕了吧。小林校長為孩子們做的一切,讓孩子們銘記于心,這是孩子們給小林校長最好的禮物。看了這一片段,我一遍又一遍地想:我愛過自己的學校嗎?學校的老師為我們付出著,我們是否愛過他們?
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钡拇_,書,就是良師益友;書,就是快樂的源泉;書,就是人生真諦所在。學生們在整本書閱讀中擴大了閱讀空間,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了整本書閱讀策略,同時,發展語言、鍛煉思維、強健精神、提升境界。我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喝彩,同時也深深感到整本書閱讀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整本書閱讀指導這條道路還需砥礪前行。
【作者簡介】
唐海燕(1973~),女,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學,中小學一級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