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林業工程技術在造林中的綠化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林業建設過程中,要提高對造林綠化工作的認識,積極采用有效的林業技術,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本文基于工作實踐,結合造林綠化工程實際,分析了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應用的基本原則,通過進一步總結,提出了相關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綠化;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3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6.056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造林綠化工程備受關注,為了提高工作水平,需要重視技術的引入,從而才能確保各項工作高效開展。同時通過有效的分析應用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必然能夠提高認識,從而實現推動林業現代化發展的目的。
  1 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應用的基本原則
  1.1 適宜性原則
   適宜性原則是在綠化造林的過程中,依據當地的現實情況,例如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等,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樹種,從而妥善保障樹種能夠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生長,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而在適宜性原則的約束下,要求相關技術人員不能盲目展開工作,而是有針對性地了解到各項基本情況,如地質結構、降水降溫程度等,并充分考慮現有的樹種是否會與未來即將種植的樹種產生沖突。通常情況下,在條件較為適宜的區域,應當種植經濟效益較高的樹種。而針對條件相對較為落后的區域,應當將適宜性放在首位。
  1.2 保護原有植被原則
   盡管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的意義非常重大,但為了保護區域內已有的植被,同時不影響現有植被對區域的正面作用,應當在造林綠化的過程中落實保護原有植被的原則。在進行全新植物的種植過程中,不能影響其他原有植被,從而有效降低全新植物對原有生態系統破壞的可能性,確保最大程度上挖掘植樹造林工作所具備的作用與價值。
  1.3 提高荒山蓄水能力的原則
   土壤中水分的含量直接影響樹木的生長?;纳酵寥乐兴趾枯^低,特別是西北地區的荒山,其土壤水分含量更少。因此,提高荒山蓄水能力,對提高荒山造林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為了提高荒山蓄水能力,可以適當在荒山上種植草叢和灌木。
  2 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應用策略
  2.1 栽植時間
   目前,全新區域的植樹造林工作是在苗圃中先育苗,直至樹苗符合一定的生長大小后再轉向移植工作。所以,為了保證樹苗的質量,保證其成活率,再充分考量移植時間,將當地的氣候情況、地理特點等納入考慮范疇。針對萌發時間較早的樹苗,應當相較于其他植物優先移植。在移植到目的地后,應當做到第一時間的移植,如果是較長距離的移植工作,需要在路程之中噴灑一定的水分,以防其出現脫水、失水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補水工作不是僅僅在幼苗上進行,在具體種植工作開始前,還需要對土地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補水,保證幼苗移植后有足夠的水分供給。所以,技術人員應當盡量選擇雨季落實植樹造林,從而更好地提升樹木的成活率。
  2.2 栽植方法
   針對不同的種植區域,其生態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區分,土壤的墑情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為了保證造林綠化的效果,應當采取最佳的移植方法。針對常綠的闊葉林樹種,需要在移植前適度修剪,保證養分、水分輸送到核心區域。針對萌動性較強的闊葉林幼苗,能夠在休苗期采取一定的措施,從而保證幼苗移植過程中水分的流失,保證其成活率。同時,針對部分較為脆弱、不易移植的樹種,可采取帶土移植的方法,從而保證樹種初期生長環境的穩定。如果運輸過程中帶土移植存在一定的困難,可采取對其根系系統覆土的方式進行,避免水分的無規則揮發,保證苗木成活率。同時,靈活使用定干、帶土坨移植以及截干等技術,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3 苗木撫育與管理
   部分植樹造林工作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落實好苗木撫育與管理的工作。通常情況下,在風力較強的區域,應當做好完善的防風措施,針對薄弱的苗木應當加以保護。為了防止病蟲害問題,還需要對樹干涂白。定期對土地做好除草松土的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土壤的儲水能力,并且在減少雜草的情況下,有效避免養分爭搶現象的發生。通常情況下,在第一次下地種植幼苗后,需要每年根據需求完成三次的松土。兩年后,再根據土壤的墑情、雜草的生長,來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松土工作。
  2.4 造林灌溉管理
   為了提升樹木的存活率,人工補水是措施之一。通??刹捎脺瞎唷⒙?、畦灌等處理方式。針對不同的區域和條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處理。需要注意的是,灌溉處理不能過度進行,以免水分過多對樹木起到負面作用,出現澇情災害。
  2.5 合理有效的管理森林
   為了將植樹造林工作可持續化進行,就必須規范推進森林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目前高度開放的科學技術,不僅促進樹木的存活率提升,還要保證其種植質量。樹木的生產通常由生長環境、樹種本身質量以及科學化管理共同決定。生長環境越適宜,樹種的成長情況自然越好。同時,疾病、病蟲害等問題,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樹木的生長。因此,養殖戶還要做好專門的管理工作,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在內的多元化方法,幫助其遠離病蟲害的侵襲。
  3 結語
   在造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林業工程技術的引入是必要的,相關技術人員應該不斷深入實際,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技術措施,從而提高林業資源管理效率,以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張艷波.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173.
   [2]劉從起.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8(02):158-159.
   [3]曹茂軍,黃治華.造林綠化中林業技術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5(14):182.
   作者簡介:王博,大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50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