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監督監測管理辦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公共場所是群眾進行工作、交流、娛樂、就醫的重要場所,維護好公共場所的衛生環境、空氣質量有利于市民在健康舒適的條件下進行工作、休息。隨著生活方式的逐漸變化,大約92%的群眾長期處于室內,室內的空氣污染情況約是室外的3倍,為了群眾的生活健康,營造舒適的社交環境,需要采取相關措施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的監督監測。
[關鍵詞]公共場所環境 空氣質量 監督 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志碼:A
公共場所是市民進行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評價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的指標有很多種。造成公共場所環境空氣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三種,室內活動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吸煙產生尼古丁等;室內裝飾物,尤其是建筑材料會長期揮發出傷害人體的化學物質;中央空調系統由于堵塞等原因也會排出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為了加強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監督監測管理,可以在監測部門的基礎上建立專業的監測實驗室,不斷補充與完善監督監測管理條例,確保合理的經費投入和人員配置,還可以在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制定公共場所中央空調使用制度,對違反規定的操作進行懲罰,加大宣傳力度,利用群眾的力量加強監督監測[1]。
一、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指標
公共場所是指人群比較集中的大型公共場所。群眾在公共場所中從事工作、學習、娛樂、體育鍛煉、社交、醫療、旅游等社會活動。需要研究空氣質量的公共場所多集中在室內,如體育館、健身房、電影院、火車站、公共浴室、超市、飯店、辦公樓、醫院等。根據各個大型公共場所的功能特點,確定了公共場所的監測指標,如空氣濕度、溫度、空氣流速、新風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苯、可吸入顆粒物、揮發性物質、臭氧與菌落總數等。
二、公共場所環境空氣污染的分類
?。ㄒ唬┦覂然顒釉斐傻目諝馕廴?
在這些公共場所中,群眾的一舉一動都會對空氣質量產生影響。例如,在飯店,廚師烹調會產生一氧化碳、油煙、二氧化碳等;公共浴室取暖時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火車站人群呼吸產生二氧化碳;醫院是人群活動比較復雜的公共場所,空氣中難免帶有病毒、細菌,影響了環境中的空氣質量;此外還有很多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煙氣中帶有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不僅會造成空氣污染,還影響了周圍人的身體健康。由此可見,公共場所的空氣質量與群眾的活動密切相關,為了維護自己的健康,也為了維護公共環境中群眾的健康,需要每一個公民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做影響環境的行為[2]。
(二)室內裝飾造成的空氣污染
室內裝飾也是造成公共場所空氣污染的一大污染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視覺上的享受,很多公共場所通過裝飾建筑物來達到吸引顧客的目的,但是有不少的商家為了節約經濟成本購買劣質的建筑材料。即使合格的建筑材料也會揮發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劣質的建筑材料更會污染空氣、損害身體健康。建筑材料中最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就是甲醛,油漆、涂料、黏合劑中還含芳香烴、醛、酮等多種有機化合物。污染情況最嚴重的就是以噴霧裝飾的建筑材料,噴霧的建筑材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揮發速度更快,持續時間更長,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往往是長久性的。如果長期處于受到污染的空氣環境中,人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都將受到嚴重破壞。
(三)中央空調系統造成的空氣污染
幾乎所有的室內公共場所為了保證溫度合適和良好的通風效果都設置了空調系統。中央空調在吸氣時會吸收空氣中的塵土、花粉、纖維物等顆粒物,當空調運行一段時間后,空調的通風口往往會聚集很多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隨著空調的運行再次進入室內,造成空氣污染。2014年,衛生部門組織進行的公共場所中央空調的衛生質量檢查中,合格率只有43.2%。2016年7月,衛生執法機構調查了某市24家擁有集中空調系統的住宿單位,其中2家的空調進風口附近有污染源,還有1家的進風口甚至設置在大型停車場內,調查中還發現了3家經營單位的進風口過濾網有少量破損和積塵。雖然當前公共場所中央空調的衛生質量得到了提高,但是仍舊有很多區域沒有意識到公共場所中央空調衛生質量不過關對空氣質量的危害。
三、改善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的目的
改善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維護群眾的健康。群眾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公共場所,無論是讀書學習、餐飲娛樂、鍛煉身體還是看病就醫、社交工作都與公共環境密切相關。在人員密集或人員活動頻繁的公共場所,人體向外輻射、散發的熱量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周圍溫度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驟增,降低人的抵抗能力,一些身體素質不好的人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等癥狀。如果公共場所內有隨地吐痰、吸煙等行為還會加重空氣污染,直接損害人的身體健康。雖然現在一般的公共場所都裝有中央空調裝置或者空氣凈化裝置,但是由于缺乏對空氣質量的認識,這些裝置沒有完全發揮作用。為了維護市民的身體健康,營造良好的社交活動氛圍,凈化空氣、提高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勢在必行[3]。
四、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監督監測管理辦法
?。ㄒ唬┰诮⒈O測部門的基礎上建立監測實驗室
為了提高公共環境空氣質量,在建立監測部門的基礎上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監測實驗室。實驗室通過調查收集本地區公共環境的空氣質量數據,分析當地公共環境的空氣污染狀況,并針對具體的污染情況進行試驗,制定出相應的空氣質量改善措施。為了更好地完成試驗,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先進的空氣質量檢測設備。制定改善措施時要根據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 T18883-2002),并通過公共場所環境質量監測單位的認證,確保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監測落實到位。
(二)不斷補充與完善監督監測管理條例
監督監測管理條例有利于規范監督人員的行為規范,方便監督人員更科學合理地實施監督工作。實際生活中經常出現各種情況,因此有必要對監督監測管理條例進行不斷補充與完善。例如,需要檢測的公共場所停止營業或出現新的公共場所,這就需要定期統計公共場所的數量以及空氣質量不合格的公共場所的數量,根據情況變化制定出詳細的監督監測管理條例,使監督監測工作向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ㄈ┐_保合理的經費投入和人員配置
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的監督監測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其需要監測的內容就有空氣濕度、新風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醛、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苯、揮發性有機物等20多種。為了保證監測質量,維護市民的健康,監管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購買先進的空氣質量監測設備、保證試驗經費充足。監測部門還要培養一些專業的空氣質量監測人員,培訓機構每半年或一年組織空氣質量監測人員學習先進的質量監測方法和操作技能。監測部門還要安排專門的溝通人員,與賓館、公共浴室等比較敏感的公共場所進行溝通,方便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對表現良好的質量監測人員進行獎勵。
?。ㄋ模┌惭b公共場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備
在公共場所安裝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備,能夠減少空氣質量監督監測工作者的任務量,但是考慮到資金的限制,可以優先在人員活動密集的場所安裝監測設備,如醫院、火車站、飯店等公共場所。安裝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備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認證,并且定期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檢查維護,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個月,對自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監測出來的數據,要進行詳細記錄,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及時督促公共場所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改善。
五、結語
為了維護市民的身體健康,為市民的生活娛樂營造良好的環境,迫切需要對空氣質量進行改善。為了加強公共場所環境空氣質量監督監測管理,可以建立專業的監測實驗室,不斷補充與完善監督監測管理條例,確保合理的經費投入和人員配置,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制定公共場所中央空調使用制度,針對違規操作進行懲罰,加大宣傳力度。
參考文獻:
[1]劉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社會化運維質量監督管理模式探討[J].科技廣場,2017(9):178- 180.
[2]宋暉,馬麟,張亞增,等.2016年山西省公共場所衛生狀況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7,34(11):1036- 1038.
[3]何曉.當前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相關標準及存在問題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2):276- 278.
★基金項目: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戴勝利教授主持的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跨域生態環境整體性協作治理模式研究”(18AZD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3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