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環境大氣監測布點方法與意義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氣環境污染關乎人類的長遠發展與生存,因此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分析其中的污染物變化對人類的影響,預測出未來大氣環境的污染變化,集思廣益地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如今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就是這方面的嘗試,相信在未來肯定會有更完善的解決辦法,保證人們的發展與環境安全。
[關鍵詞]環境大氣;監測布點;方法;采樣
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不斷增多,所以目前要對空氣中的污染物進行實時的監測,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出大氣中污染物的增多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就是環境大氣監測的工作范疇。而不同國家與地區由于環境、地理條件等的不同,在監測時還要考慮到地理、氣候等因素,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實時監測。
一、我國大氣質量標準
了解我國的大氣質量標準對環境的監測與布點有重大意義,能助力于解決大氣環境問題。(1)目前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有三個標準,是保證人民、社會、自然正常發展的最低標準;(2)根據我國的不同區域情況,自然與人文等情況,制定了不同的劃分與執行標準,不同的標準的不同之處是對大氣污染程度的規定;(3)大氣監測的布點、采樣、分析與數據處理需要根據我國頒布的《環境監測標準分析方法》中的相關規定執行;(4)各地區的標準由各地區部門自行制定,之后由環境部門或相關機構進行監督與管理,使當地的環境質量符合大氣標準的下限。
二、布點采樣的原則
?。?)監測區域的設置要根據地區污染程度的不同選擇高、中、低三個監測點;(2)根據人口分布的疏密、工廠的疏密與污染程度確定采樣點的分布,人口多、工廠多、污染嚴重就要多設置采樣點,人口少、工廠少、污染較輕的就盡量減少采樣點的分布;(3)采樣點的地點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要能夠反映一個地區大氣的變化規律與污染程度;(4)采樣點所處的位置要盡量開闊,空氣流動不受周圍建筑等的影響,禁止設置在有局部污染嚴重的位置,造成監測結果不準確,也不能設置在周圍數目較多(尤其是吸附能力強的樹木或建筑)的地方,造成監測結果不準確;(5)所有的采樣點設置盡量保持一致,使結果具有可比性。此外,采樣點的位置不能隨意被更改;(6)根據采樣點測定目的的不同,設置合適的采樣高度,例如監測大氣污染對人的影響就需要把采樣點設置為1.5-2.0米高。
三、大氣環境監測的應用
(1)大氣環境監測的目的是觀察一個地區的大氣質量是否滿足國家的標準,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為編寫當地環境質量報告提供數據;(2)大氣質量的監測數據可以用來預測大氣污染,使我們更準確的把握大氣質量的變化規律;(3)大氣質量檢測數據還可以為政府環境監測部門所用,主要用途為修復與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國家更好地管理環境。目前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內容有:大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一氧化氮的含量、碳氫化合物的含量以及懸浮顆粒物等。
四、監測網點布點方法與意義
不同的檢測物和檢測目的需要用到不同的監測網絡,沒有一種網絡能夠滿足所有的監測需要。目前常用的監測網絡有以下幾種:
?。ㄒ唬┕δ軈^布點法
這種方法是最普遍的檢測方法,適用于大氣環境的初期常規檢測。將一個城市或地區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在對每個功能區進行具體分析后在每個功能區都布置不同的采樣點。采樣點監測的范圍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社會環境因素、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此方法的監測需要與人類的活動相結合,監測的目的是探尋人類的活動對大氣造成的影響,找尋大氣污染的具體因素。
?。ǘ┚W格布點法
將一個城市或區域放到一個坐標中,將這一區域劃分成平均的網格狀,在網格中平均分布若干個采樣點。這種方法適用于污染源較多,且污染源的分布較為平均的地區。根據一個城市的污染程度劃分不同的網格區域,另外還要考慮到社會因素。網格布點法的優點是隨機性較強,采樣點的分布不受人為的干擾,檢測結果能夠直觀反映一個區域的分布情況。
?。ㄈ┥刃尾键c法
此方法適用于污染點較為孤立,且該地區的風向相對固定的情況。以固定的污染點為中心,風向為軸線,在主導風的下風向出劃出監測范圍,形成一個扇形監測區域。通常情況下,扇形的角度為45°-90°,不能超過90°。在扇形的內部劃分若干條條弧線,在弧線上設置采樣點,一般一條弧線上設置3-4個采樣點。
?。ㄋ模┩膱A布點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一個地區有較多污染源,且污染源較為集中的情況。以每個集中的污染源為圓心,以不同的距離為半徑劃出不同的同心圓,這樣就會有許多圓,圓與圓的交點處設置采樣點。如果采樣點處于下風向,則需要相對多的設置采樣點。
從上述方法中可以得知,扇形布點法與同心圓布點法都需要密切注意地區的風向,根據風向找到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也可以保證不會漏掉污染嚴重的地區。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人們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人類文明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但是大量的化工原料燃燒與運用卻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穩定的大氣成分發生了較大變化,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想要改善如今的大氣質量就需要對大氣環境進行檢測,通過相應的技術改善大氣質量,以便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6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