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方法改革分析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大數據對統計學的理論與方法帶來多方面的影響和沖擊。傳統的統計學實踐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分析傳統統計學教學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把案例教學貫通進課堂教學的始終等三個大方面進行統計學教學方法探討。統計學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變革以及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把課上教學與課下企業創新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統計應用能力和激發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無限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沖擊與挑戰。作為培養社會所需人才重任的高等院校,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應該及時調整專業培養方向,按社會需求培養人才。統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有著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的各領域。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作用更加凸顯。統計學是通過搜集、整理、描述與分析數據等方法與手段,對研究對象的數量規律性進行估計與推斷,并對未來進行預測的一門綜合性的方法論科學。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統計學的數據收集、整理及分析方法受到了挑戰,因此,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將傳統統計學教學方法與模式進行創新發展勢在必行。
一、目前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虒W理念落后,跟不上時代步伐
大數據時代,要求統計學作為一種分析工具,與其他專業學科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綜合型”應用人才。然而從教材建設到授課能容,無不顯現出教學理念落后,跟不上時代步伐。由于教材的相對滯后性,目前各大高校的非統計學專業所用教材仍然是十幾年前編寫的,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甚至是三十幾年無變化。根據以往的教材內容,都是基于小樣本的二手數據進行分析,其實是把實際問題與數據分析之間的關系淡化了。因此,傳統統計學教學內容必須進行修訂。
?。ǘ┱n堂理論教學為主,缺少靈活性
由于統計學課程以相關理論及方法為主要內容,在課堂理論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學內容模式化較為嚴重,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缺少靈活性。盡管老師會針對各種統計方法講解例題以幫助學生理解并學會運用公式解題。但學生在學習統計學課程時,仍然會感到枯燥、抽象,即便是學生能聽懂老師所授課堂內容,會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解題,也很難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ㄈ┛疾榉绞絾我?,以閉卷考試為主
目前大部分統計學課程對學生所學知識的考核,還是通過筆試的形式在學期末進行閉卷答題,題目類型也局限在相關理論的問答及統計學公式的計算與使用方面。統計學是培養學生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僅通過學期末的閉卷老師環節進行考查是不能充分反映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及運用知識能力的。
?。ㄋ模嵺`教學環節缺失
實踐教學質量關系到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專業素質及就業能力。統計學的實踐教學不是一個獨立存在教學環節,而是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包括案例教學、基本理論教學、統計調查以及寒暑假的社會實踐環節。但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對統計調查、實踐教學等環節不夠重視,同時受教學課時安排及各種條件制約,導致實踐教學質量不高,從而最終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ㄎ澹嶒灲虒W與課堂理論教學銜接不緊密
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學生必須至少能夠熟練運用一門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數據處理與分析,這正是非統計專業學生所欠缺的一項技能。由于非統計專業統計學課時較少,在日常的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先講理論及計算方法,再集中幾課時進行統計軟件的練習,無法真正讓學生運用所學統計分析方法去分析解決熱點問題。
二、大數據時代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方法改革對策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主體起到主導作用,與時俱進并適宜得當的教學模式,在知識的傳播中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統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方法論科學,科學的教材建設加上面授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使用,是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ㄒ唬├碚摻虒W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統計方法應用是統計教學的重點,運用統計軟件使原本復雜的數據處理變得簡單易操作,統計教學也變得更加有趣味性。目前常用統計軟件包括Excel辦公軟件與SPSS、Stata和SAS等統計軟件,簡單的描述統計分析以及統計分組與圖表顯示等整理環節用Excel可以完成,回歸分析、Logistic回歸、因子分析及多變量分析等大多數統計分析,則可以根據SPSS、Stata和SAS三種軟件的特點優勢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選擇其中一個進行統計分析方法的講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每章所學方法與理論進行相關軟件的學習與上機練習。能夠改變以往教學過程中重視計算的思想,做到重分析研究思路輕計算,重應用的教學思想的轉變,培養適應大數據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ǘ├碚摻虒W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觀察、認識社會,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就業能力的重要橋梁。因此,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該成為統計學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的收集方法發生改變,如何判斷數據、分析數據、充分利用數據找出所需信息是重點。
?。?)充分利用假期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利用暑期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指導學生對合作企業所關心的問題以及熱點問題進行相關數據的調查分析,引發學生關注社會的發展主旨和對社會現實情況的深刻了解,從而思考自己的社會責任,對統計學科學的學習有一個更加準確地認識。同時,也能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既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及社會實踐能力。 ?。?)充分利用“挑戰杯”等各種大學生科創競賽的社會調查環節來強化實踐教學。積極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等各種科創競賽,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還能把在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加以靈活運用,做到“學用結合”。通過與校企合作企業的交流,引導學生對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關注。對研究對象在互聯網上的實時監測與跟蹤所產生的大數據進行判斷與分析,在老師指導下運用統計方法挖掘出企業所需重要信息。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實踐,可以做到課上教學與課下教學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對學好統計學課程的動力,為更好的理解掌握和應用統計知識提供了保證。
?。ㄈ┌咐虒W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
通過案例教學使原本抽象且有些枯燥的統計理論與方法生動形象化,更易理解與掌握。
?。?)案例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案例教學過程中的案例要來源于現實社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結合學生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案例分析。通過授課老師運用統計方法對案例中的大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將大量的數據轉化為學生能夠看懂并理解的信息,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更能夠使學生切身體會到統計學的魅力。
?。?)案例教學應貫穿統計學課程的始終。通過對每一章節針對性的典型案例分析,讓學生準確理解該章節所學理論知識;通過階段性列舉一些綜合性案例,幫助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統計分析方法的能力,同時還能夠為接下來更好地、目的性更強地學習掌握新知識打好基礎,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在學期末,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大型案例的剖析與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與統計技術的應用能力。案例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為準確的把握,也使統計學的教學始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教師要組織好課堂案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案例教學環節,老師要積極進行身份的轉換,做到恰到好處的控制課堂氣氛,積極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分析討論的熱情。案例教學時,授課老師不僅要對統計理論和統計方法進行融會貫通,更要靈活掌握每一個案例中的解題思路及破題方法,從而能夠更好的、更加靈活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分析討論中來,并對學生使用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結果給以恰當的評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課堂案例教學引申到課下,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課堂上未完成的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案例教學結束后,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好的理解與應用,由學生進行案例總結非常必要。學生通過對老師課堂所授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及充分應用討論過程中的個人領悟,進行書面化的總結處理,老師要對學生的總結及時地進行分析、點評,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三、結論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現必將導致傳統觀念和技術的變革,大數據的到來對傳統統計理論與方法有多方面的影響與沖擊,對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產生了很大影響。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為社會輸送專業素養高的畢業生是高等院校的重任,因此,根據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需求,積極改革和發展統計學教學方法,從而推動統計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