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遇阻后國際經濟法的區域化發展趨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多哈回合談判是WTO成立以來發起的第一輪多邊貿易談判。這次談判從2001年WTO第四次部長會議啟動以來,歷經跌宕起伏的磋商和僵局、艱苦的討價還價,期間因參與談判的關鍵成員意見分歧過大,被WTO宣布無限期中止,后又在多種不確定因素下重新恢復,2008年7月29日,由于美國拒絕讓步,美國、歐盟和中國等7個成員就發展中國家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的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本文擬通過分析多哈回合談判屢陷困境的原因,進而對多哈回合談判遇阻后國際經濟法的區域化特點進行描述,最后對國際經濟法的全球化與區域化并舉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并嘗試提出中國的因應舉措。
【關鍵詞】多哈回合 TPP談判 TTIP談判 RECP談判
一、WTO多哈回合談判受阻的原因分析
多哈回合談判啟動以來,一波三折、屢陷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ㄒ唬┒噙吂茌牱秶^分拓寬,談判議題廣泛而且含混
WTO成立以來,多邊貿易體制管轄的范圍不斷拓寬,直到成員國的國內規則、文化偏好甚至倫理問題等國內規則領域,這些問題非常敏感,也使得市民社會和各種利益相關者越來越關注多邊貿易體制,這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一大挑戰。
而多哈回合的談判議題不僅包括農業、工業品關稅、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反傾銷等傳統領域,還涉及漁業補貼、貿易便利化、原產地標識及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全新的領域。由于談判議題廣泛而且含混,使多哈回合談判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最終造成多哈回合曠日持久、屢陷困境。
?。ǘ﹚TO內部的決策機制存在內在缺陷和矛盾
WTO的決策機制包括三種決策方式:協商一致、投票和“綠屋會議”。協商一致是其最主要的決策方式。但各成員在經濟規模、發展水平、能力建設上千差萬別,WTO要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讓153個成員達成協議決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無法協商一致時,該議題應由所有成員方投票表決,每一成員具有一票表決權。然而,投票這種做法又無法體現大國的份量。然而“綠屋會議”只挑選和邀請數量很少的國家參加,頗具爭議。許多發展中成員,特別是最不發達和弱小經濟體對此十分反感,往往采用拒絕達成協議的方式以示抗議,這是WTO遭受多次挫折的一個重要教訓。
?。ㄈ﹨^域主義盛行對多邊貿易體制造成巨大沖擊
在多哈回合談判中,由于各種區域優惠安排的存在,建立在最惠國基礎上的貿易自由化難免對一些成員的既得利益造成沖擊。例如,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中,多哈回合談判的結果使美國的服裝關稅由20%降至8%以下,一些非洲、加勒比海國家原來享有的特殊優惠相比之下減少了,便以“優惠侵蝕”為由要求補償,要求延緩美、歐發達成員對這些產品的降稅時間并減少降稅幅度。這些矛盾在多哈回合談判中尚未得到解決,嚴重阻礙了多哈回合談判的正常進程。
二、多哈回合遇阻后國際經濟法的區域化特點描述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一體化大背景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發展出新的趨勢,其加強要素的自由流通而建立的區域性的經濟聯合體不僅僅帶來了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同時也推動成員國社會福利水平提高。多哈回合陷入困境,經濟全球化受阻給區域一體化發展留下巨大的空間。目前全球經濟區域一體化呈加速發展趨勢,按照WTO的統計,區域性貿易協定(RTA)的實施數量進入21世紀以后,以平均每年10個以上的速度增加。
而當前世界自由貿易體制正面臨空前的碎片化趨勢,發達國家的發展進入微弱的增長期,全球經濟板塊和市場一體化格局正在重構。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為世界經濟注入中國元素,讓沿線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全面對接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
三、國際經濟法的全球化與區域化并舉發展趨勢及中國的因應舉措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日漸突顯出其對于世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成為與經濟全球化并存的當今世界兩大趨勢。國際經濟法作為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部門,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潮流,發生了相應變化,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審時度勢,中國采取了以下因應舉措,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ㄒ唬┓e極參與區域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制訂中國加入地區交易協議的總體策略規劃措施:根據當前地區自由交易協議的成長,我國應對RTAs(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的戰略選擇應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要立足大陸,促進兩岸經濟貿易來往的速度:第二,立足東亞區域,建構和相鄰國家的跨越地區或者多地區交易協議:第三,創建國際地區化的經濟貿易合作鏈條。
?。ǘ┲贫ń⒋笾腥A自由貿易區的空間布局
第一,構建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經濟一體化組織,打造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構成的核心層與中間層。與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中國臺灣在內的區域共建自由貿易區以及以中國一東盟自貿區為依托,大力發展與日本、韓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致力于構建中韓、中日韓以及東盟一中日韓自貿區。第二,循序漸進地與中東、歐洲、拉美、非洲等重點地區國家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打造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構成的緊密外圍。上海自由交易區域定位已經改成了中國上海自由交易區域,中國兩個字的增加突出顯示了自由貿易區域策略高度與作用范疇,從人口贏利、制度贏利轉變成制度贏利。
?。ㄈ┩七M國內經濟改革與開放
首先,制定有效的對外開放戰略,并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的完善與發展。其次,要深化改革,確定用協作完成共同贏利的新策略。政府應當在原有經濟制度革新的要本上,主動激勵公司經過合并等方法組成建立大規模的企業機構,依照當代企業體制的需求進行改革,加強企業資本治理實力,使其在世界競爭當中發揮出主力軍的用途。最終,應該主動推進WTO周邊交易制度的進步。在更加有效地加入周邊交易規范的制訂與積極合理運用周邊規范,在周邊交易制度進步中發揮創設性用途,以取得更有益的競爭資源,保護中國的經濟貿易權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