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萎縮 國安社區發展遇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路高歌猛進的國安社區打上了“休止符”。近期,記者調查時發現,國安社區的門店正迅速萎縮,店內大量的商品短缺。國安社區CEO趙晨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國安社區一共關閉了45-50家門店,公司正在對貨品進行調整,2019年3月后營業的門店將陸續恢復正常。分析指出,國安社區一直難以攤薄線下成本,且沒有適應市場化運作的節奏,正逐漸被活躍的新人局者超越。
光環退去 或關店或缺貨
頂著光環出生的國安社區,并沒有在社區商業這個無聲的戰場上立于不敗之地。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國安社區的部分門店在陸續關店,距離較近的門店將業務進行了合并,還有部分門店已經改頭換面變為便利店等。1月28日,記者在百度地圖上搜索發現,與國安社區相關的信息有203個結果,其中部分門店被標注“已關閉”、“已搬遷”等字眼。
國安社區曾發布公開資料稱,截至2018年6月,國安社區在京門店的數量達到300家。趙晨希稱,國安社區已經關閉了約45-50家門店,多數因為門店當初的選址位置不佳,或者店面形態不好不利于布局,目前留下的門店多為大店。經粗略計算后,半年內國安社區閉店量占到15%。
國安社區天通苑南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稱,近半年內國安社區的實體門店關閉了很多,尤其是面積較大的“倉店”。比如天通苑南店,門店空置了很多貨架而且也沒有即時補貨,可選的品牌與商品很有限。對此,店員解釋稱,門店訂貨卻不來貨,大倉不給配送,門店預定的商品較多時,大倉只配送個別幾樣商品。趙晨希對此解釋稱,公司正在對門店進行調整,將改變門店下訂單進貨的方式,改為倉庫每日向門店配貨的方式?!罢{整將在春節后完成,預計從2019年3月開始,門店缺貨的狀態將得到改善?!?
更換門頭 鄰近門店合并
國安社區正在營業的門店還有貨可賣時,已有眾多門店改頭換面或直接閉店。記者發現,國安社區天通苑店已改換門頭變為愛科生活品質生活體驗中心。記者查閱企查查發現,愛科生活的全名為北京愛科海訊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持有國安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份,同時,國安社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持有國安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份。此舉意味著,國安社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愛科海訊貿易有限公司為國安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兩大股東。
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國安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為趙晨希,他同時還擔任國安社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和經理。1月28日,百度地圖信息顯示,有關“愛科生活”的相關結果為112個。趙晨希解釋稱,國安社區的定位一直是服務于社區,愛科生活以銷售高科技、智能商品為主,而國安愛科門店的名稱依舊為國安社區,但門店定位為社區校園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運營的國安社區門店進行了合并。據了解,2018年3月,安定門外大街的一家國安社區并入到了和平街門店。不僅限北京,國安社區在京外的門店同樣在縮水,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天津河東區的國安社區直沽園與第六大道門店進行了合并。更有消費者直接在微博反映,家樓下的國安社區門店開業還不到半個月就關門了。
運營挑戰 缺乏核心優勢
國安社區從創立初期就定位于社區,當國安社區不復當年開店時的“氣勢洶洶”時,與國安社區定位相似的企業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社區商業越發熱鬧。傳統商超與即時配送企業實現了捆綁,以服務門店或前置倉周圍的社區居民。比如多點是物美門店的延伸,家樂福、沃爾瑪、山姆會員店以及眾多連鎖超市,在近幾年紛紛入駐京東到家,后者借助1小時送達服務聚攏著周圍的居民。
與此同時,依托于商業巨頭的零售新物種亦憑借強勢的姿態爭奪著市場。背靠阿里的盒馬鮮生進京后便快速開店,京東旗下的7FRESH以及蘇寧旗下的蘇鮮生,均在北京的市場大展拳腳。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線上服務與線下零售并搭載眾多社區服務的蘇寧小店早已按下了開店的加速鍵,自2018年1月28日蘇寧在京同時落地兩家蘇寧小店后,一年內門店數量增至500家。
無淪是傳統商場與即時配送企業相聯手,還是新生的零售物種快速涌現,均擠壓著國安社區這位最早探路企業的生存空間,與風生水起的新貴們相比,國安社區當前則聲若蚊蠅。
社區商業領域的資深電商專家彭成京對記者稱,國安社區是社區商業的早入局者,但后期的發展并沒有跟上市場發展的節奏。國安社區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明顯的核心優勢,又無法降低人力、房租、運營的高成本,線下的體量過于沉重。盡管國安社區和蘇寧小店同樣有強大的靠山,但國安社區缺少市場運營的基因,蘇寧小店實則是增加蘇寧接觸用戶頻次的場所,憑借線下門店挑動線上的活躍度,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趙晨希對后入局者將對國安社區產生沖擊進行了否認,他表示,國安社區不同于蘇寧小店和盒馬鮮生,他們服務于年輕的消費者,國安社區的服務圍繞著家庭生活,以服務老人為核心。國安社區調整完后,將形成金融、生鮮和健康三大板塊,門店會逐漸降低快消品的占比,提升米面糧油的占比。
彭成京強調,社區仍是藍海,但想要盈利還得經歷漫長的過程。社區門店的訂單只有達到一定密度后,才能攤薄成本,而且服務社區的門店需長時間運營才能獲得穩定且黏性較高的用戶群。但資本更希望快進快出,在短時間內將門店快速復制實現收益,而這又與布局社區門店的節奏相矛盾,資本方自然難以深耕社區商業市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