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體系構建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對傳統財務分析體系僅局限于對財務報表表面數據分析,忽略對企業內部核心能力評價的缺陷,試圖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以完善傳統財務分析體系的不足。為此,在系統歸納梳理核心競爭力國內外研究文獻及發展環境基礎上,從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研發創新能力、現金平衡能力以及資本投資盈利率等四個維度重構了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同時,以陜西省35家上市公司5年財務數據對這一分析體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證明所構建的相關指標具有一定合理性和使用價值。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體系
一、引言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可持續長期競爭優勢的源泉與動力,是企業發展中形成的最核心、最根本且難以被其他企業模仿和替代的部分。傳統財務分析體系僅局限于對財務報表表面數據的分析,如何從財務會計視角對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有效量化測評必要而迫切。本文基于核心競爭力特質,從財務報表數據出發,試圖構建科學、有效的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來深化財務分析內容、優化財務分析方法、拓展財務分析領域。同時,將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體系導入企業運營各個環節以及各層次管理過程中,以此來對傳統財務分析理論、方法進行探索性創新。
二、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構建原則
一是重要性與實用性相結合。重要性原則強調了在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構建的過程中應該選擇最能夠代表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關鍵指標,在最大程度上反映與之相關的某項特征,而實用性強調了這一指標不能夠僅僅只可以應用或者反映個別企業的個性和特質內容,而應該具有廣泛性,對于各個行業、企業都可以較好地對企業核心競爭能力進行評價。二是系統性和針對性相結合。系統性要求對整體進行把握,將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放在一個體系內,考慮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而針對性更多是對結果較為注重,即要求所構建的評價指標要盡可能體現出核心競爭力的優劣強弱。三是定性分析與定量檢驗相結合。一方面,指標能夠在整體層面對企業核心競爭力水平做出定性認定;另一方面,要根據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具體運算,得出定量分析結果。
三、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構建內容
基于數量、質量、時間三個維度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核心性、領先性、協調性和動態性等特征,依據這四個特征,可從人力資本投資回報能力、研發創新能力、現金平衡能力以及資本投資盈利能力等四個層面構建起具體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ㄒ唬┤肆Y本投資回報能力指標構建(核心性)
任何企業的運作都是由人控制和進行的,所以人在很大程度上對一個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F如今,人力資源作為一項重要的企業資本日益成為企業間爭奪的對象,優秀的人才團隊以及高效的管理層能夠額外增加企業價值,并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替代,為企業保持長期良好發展態勢提供了先決條件,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產生的重要來源[1]。人作為企業人力資本的載體,是企業內涵、創新創造等智力資源的載體,也是活的無形資產,因此,本文將人力資本作為評價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性的一項指標。但由于目前的討論還十分欠缺,理論界和實務界還沒有對財務層面上的人力資源評價計量達成統一的認識。
本文參考杜邦分析體系中的核心指標股東權益凈收益率,將這一指標原理引入到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中,構建出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指標來量化反映企業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的計算公式為: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人力資本投資凈收益/人力資本成本=凈利潤/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針對這一指標的解釋可以從兩層出發:一方面,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人力資本投資取得的凈收益是勞動者的勞動創造出的剩余價值轉化而成的企業利潤,是對人力資本投資后形成的企業收益,所以使用凈利潤指標來表示企業得到的回報,也就是人力資本投資凈收益;另一方面,企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是員工進行一定勞動后取得的報酬,同時也是企業不得不支出的成本費用,從這一層面講,人力資本成本可以選擇以職工薪酬這一形態進行表現和衡量。
?。ǘ┭邪l創新能力指標構建(領先性)
研發創新能力指標,是指開發支出與無形資產的總計數與企業營業收入的比值。計算公式為:研發創新能力=(開發支出+無形資產)/營業收入。
這一指標反映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另一重要特點——領先性,能夠說明企業在技術和產品創新方面投入資金占收入比例的大小,從而表現出企業對于研發創新的傾斜程度。研發創新能力指標主要應用于企業正處在研發過程中的新產品、已經擁有的無形資產以及創新的能力,從而反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領先性及難以模仿的特征[2]。該指標數值越高,說明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越高。從長遠意義來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領先性決定了其難以模仿,這是企業進一步鞏固其競爭優勢的重要前提,也是必要的基礎條件。當然,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的隱含性、稀缺性及特殊性越大,企業擁有核心技術和能力的領先度越為明顯,其競爭對手的模仿和超越難度就越大。
?。ㄈ┈F金平衡能力指標構建(協調性)
財務上一般通過現金的收入、支出水平來衡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協調性特征?,F金平衡能力體現為營運資本與營運資本需求之差。計算公式為:現金平衡能力=營運資本-營運資本需求。該指標計算結果為絕對數數值,所以對計算結果的絕對值取對數,該指標越小,則說明現金的平衡能力越強。
其中,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即營運資本是流動資產總額減去企業各類流動負債總額后的差額,這些差額可以用來投資于非流動資產和清償非流動負債。因此,如果企業的營運資本為正值,則說明企業的投融資活動協調性良好,融資活動能夠保證企業投資活動的資金需要量;如果營運資本為負值,則說明企業投融資活動協調性不佳,流動資金不足以支持資產投資,或者企業需要通過舉借新債來償還舊債,在資金運轉上出現困難情況;營運資本需求=(交易性金融資產+存貨+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 如同其計算公式體現的性質,現金平衡能力指標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身創造或派生出的資金與開展經營活動所需資金之間的差額[3]。如果該指標計算結果為正,說明企業營運資本可以滿足順利開展經營活動所需的資金;如果為負,說明企業營運資本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需要通過外部融資來解決現金短缺問題。所以綜上所述,對于企業來說,現金平衡能力指標為正或為負、過高或過低都不是最好的狀態,界定為零效果最佳,能夠保證企業不會大量閑置資金,也不會發生資金短缺。
?。ㄋ模┵Y本投資盈利率指標構建(動態性)
資本投資盈利率是反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項動態性指標,隨著企業的變化發展,其資本規模及盈利水平也在不斷變化之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體現在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并外化表現為給企業帶來的利潤和收益[4]。
計算公式為:資本投資盈利率=核心利潤/投入資本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股本或實收資本平均余額+資本公積金平均余額)。
利潤的獲取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經營目標,也是企業最終的經營成果。隨著利潤的不斷增長,企業同時獲得了資本的積累、生產擴大的資金支持和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該指標數值越高,說明企業的資金積累越豐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強,發展空間和潛力越大,從而進一步反映出企業具備更強的核心競爭能力。
四、實證檢驗
?。ㄒ唬颖具x取及數據來源
滬深兩市陜西省上市公司共46家,并且主要以制造業企業為主,本文基于企業核心競爭力財務分析指標的構建及應用,選取其中35家公司作為樣本企業。主要考慮因素是:(1)剔除2家在所選期間被ST過的公司(ST興化、ST宏盛);(2)因研究時段為2012—2016年,剔除在所選期間上市未滿5年的公司共7家,比如,晨曦航空等;(3)剔除數據不符合規范的公司:陜國投A和西部證券。針對這35家上市公司(比如,寶光股份,600379SH;寶鈦股份600456SH等,囿于篇幅限制,具體35家上市公司列表從略)數據主要摘自2012—2016年對外公布的年度報告,年報數據來自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東方財富網的歷年披露。各項指標通過規范研究所得公式進行計算整理得出,實證檢驗需要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所用的軟件是EViews80。
?。ǘ┗貧w分析結果
本部分通過EViews80軟件進行分析,得到如下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表1中Coefficient所列數據就是本文中所構建模型的回歸系數,將回歸系數和常數項帶入回歸模型,即可得到如下回歸方程:
五、研究結論
1擬合優度?;貧w結果中判定系數為0722644,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較高。在擬合優度測試中,公式中設定的四個自變量能解釋因變量變化的7226%,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在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描述過程中,可以使用這四項財務分析指標進行反映和說明。
2回歸系數。四個自變量回歸系數的符號與實際的經濟意義相吻合,表明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四項財務分析指標存在正相關關系。其中,現金平衡能力與企業核心競爭力表現出了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研發創新能力以及資本投資盈利率三項指標的回歸結果并不十分顯著表明三個指標對于企業的影響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Klein J,Gee D,Jones HAnalyzing Clusters of Skills in R&D Core Competence[J].R&D Management,1998(1):37-42
[2]Gallon M,Klein DPutting core competence into practiced[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5):20-28
[3]Durand TStrategizing for Innovation:Competence Analysis in Assessing Strategic Change[J].Competence-base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5(3):127-150
[4]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79-91
〔本文系西安石油大學高層次人才支持項目“公司財務的隱形財務資本研究”(項目編號:0109-290088283)階段性研究成果〕
?。ㄠ囆≤?、候楓婷,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46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