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全面文化管理TCM的內涵及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中國企業越來越重視構建和實施企業文化,只是大多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仍采用傳統方式。隨著企業的轉型,企業關注時間、人才、資金和技術等,卻忽視全面文化的支持和轉型。基于此,提出全面文化管理(TCM)理念,將企業文化的作用和力量發揮到最大化,實施更人性化。全面文化管理是中國企業進一步轉型發展,促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其以企業員工為核心,注重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企業的各個方面解決戰略和管理領域的工作問題或矛盾,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也能引領和滲透到企業戰略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
  關鍵詞:全面文化;文化管理工具;經營管理;人力資源;企業戰略
  中圖分類號:G124;F2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1-0044-02
  一、全面文化管理概念
 ?。ㄒ唬┦裁词侨嫖幕芾恚?
  全面文化管理,即TCM(Total culture Management),就是指一個組織以人本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提升員工凝聚力和管理效率實現戰略愿景的管理模式。
  進行全面文化管理就是根據企業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觀,制定企業文化發展戰略,有計劃地全面安排和部署企業文化工作,在與企業文化建設和落地的所有相關領域中都設定相應目標,明確相關方法和路徑,找出影響因素和工作方法,注重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企業的各個方面解決戰略和管理領域的工作問題或矛盾,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TCM具有全面性,引領企業戰略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如戰略管理、組織流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研發管理、生產服務管理等,是企業的全過程管理,從高層到基層、從戰略到細節、從理念到行為、從現在到未來、從內部到外部、從過程到結果,也是真正以人為核心的管理,更體現了大數據、信息智能和互聯網時代的人本管理。在全面文化管理時代,一切技術、物質、管理方法都是內生變量,而不是外生變量,企業文化將成為指南針、成為黏合劑、成為員工的“心靈雞湯”。
 ?。ǘ槭裁匆嫖幕芾?
  全面文化管理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和優化管理的必然趨勢。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度還不夠,企業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2005年國資委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促使主導中國經濟的各類國有企業逐漸重視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2012年國資委又下發了《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對走出國門經營的企業提出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和要求。這兩個文件對中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促進了中國國有企業廣泛開展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同時也帶動了其他性質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因此,這兩個文件可以認為是中國企業文化基礎建設時期的標志性文件。
  進入到21世紀以來,中國企業發展的內外環境都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不僅需要政策、技術和人才等核心要素的支持,更需要管理和企業文化的軟性要素支持,企業只有積極塑造與戰略發展相協同、相匹配的企業文化,企業的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才能夠高效實現。全面文化管理是中國企業轉型發展、提高發展質量的重要戰略性舉措。并且在全面文化管理中,文化這個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標的實現有關。
  二、全面文化管理內容
 ?。ㄒ唬┪幕c戰略
  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就像一枚硬幣,一面是戰略,一面是文化,相互支撐,難以割裂。而企業戰略的邏輯起點是使命和愿景,企業文化的邏輯起點也是使命和愿景,同根同源。一方面,企業戰略是方向、是目標,企業文化必須與企業戰略相匹配,才使得文化建設具有根本的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企業戰略是由企業管理層制定和規劃的,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決定了企業戰略制定的取舍與方法,比如,保守文化占據主導地位的企業,其管理層和員工的思想或價值觀都具有保守的特征,使得他們很難制定出富有冒險精神的戰略規劃。從某種意義上說,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就會產生什么樣的企業戰略。
  優秀的企業文化能為企業戰略的實現持續提供精神動力,這種動力就像企業內部的“永動機”,讓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一個企業如果立志要打造百年品牌,或保持基業長青,就不得不依靠企業文化提供的這種動力,以實現企業的牽引力、機制力和推動力“三力合一”,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完成企業愿景持續地提供支持。因此,在建設企業文化時,企業要確立并堅持支撐企業戰略的導向思維,高級決策層、中級管理層和執行層的所思、所做、所為,都應該以實現戰略目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換一句話說,有利于實現戰略目標的事必為,不利于實現戰略目標的事不為,這就是全面文化管理在戰略上的精髓。
 ?。ǘ┪幕c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文化也像人的精神和行為的關系,精神決定人的行為,支撐人的行為,而行為結果又會影響人的精神。對于一個要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堅持用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全面指導企業的工作和行為。正如阿里巴巴、騰訊等著名企業一樣,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把員工行為與核心價值觀的匹配性作為人才招聘、晉升和培育的重要標準,從而規范符合企業文化的員工行為。
  另外,在績效管理機制中,許多企業以核心價值觀作為評價員工績效的重要指標,尤其注重對中高層的評價。利用核心價值觀評價來塑造和約束企業員工行為,促進企業文化理念的落地,同時提升了內部管理效率。實踐表明,在采用關鍵績效指標、平衡記分卡、目標管理法及經濟增加值等績效管理模式的企業中,出現了績效管理達不到預期效果、考核結果不能公正地反映現實等情況,這主要是因為與戰略目標一脈相承的核心價值觀沒發揮應有的指引作用。因此,企業在設計績效管理體系時,要充分考慮企業文化的影響和導向作用,在卓越的績效管理中應該以“核心價值觀”為前提和基礎。   企業文化落地的剛性載體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項制度,這需要企業以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為突破口或切入點,用企業文化的理念和價值觀指引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規定,在企業內部形成統一和明確的行為預期和規范,并且致力于用價值理念解決人力資源工作中的沖突與矛盾。
  (三)文化與制度管理
  企業文化與制度是一種蘊含與相互作用的關系。文化之中蘊含著制度,制度中也體現了文化?!皼]有文化的制度”與“沒有制度的文化”都是有缺陷的,不利于內部制度管理。進一步地說,文化形成制度,即文化是制度形成的依據,制度是文化的具體化和結果,這樣企業才能產生巨大的內驅力。
  制度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好的制度實施能夠加強企業管理的規范性,但是諸多企業仍然存在“一把手文化”“領導獨裁性”等,阻礙公司建立良好的制度流程。在制度的價值方向上,企業不曾有意識地進行辨析。若某公司宣稱尊重員工、重視人才,但卻違法不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是對文化精神的公然違背,同時也是觸犯了相關法律。企業要進行制度層面的梳理,體現和保障文化的價值觀倡導。好的制度是無形的制度,若將文化轉化為員工的潛在能力和行為要求,實現文化體系的由虛到實,將制度和規定化實為虛。
 ?。ㄋ模┪幕c傳播管理
  全面文化管理還要建立系統的文化傳播體系,具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媒體傳播。設計和印發企業文化手冊、各類文化宣傳海報標語等,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傳播文化,如內刊、OA等。(2)培訓傳播。以培訓為主軸,通過各式各樣的宣貫和培訓,在企業內部開展系統化的企業文化宣貫工作。同時,開展企業文化講師培訓班,培養一支具有一定實力、熱愛內訓事業、忠誠于企業的文化內訓師隊伍,將之培養為傳播企業文化的薪火和種子。(3)儀式傳播。以文化理念為內核,舉行各種內涵豐富的儀式典禮,如年會、入職和晉升等,還要組織員工定期舉辦踐行企業文化的宣誓活動。(4)活動傳播。結合文化理念舉辦各類凝神聚力的文體活動、員工關愛活動和公益活動等。(5)器物傳播。建設企業文化展廳,向員工或事業相關者展示企業的特色文化,在各類辦公或工作區域營造文化氛圍。(6)文化運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不符合企業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思想、行為進行整頓,必要時采用考核、懲罰等措施。(7)主題年活動。每年組織開展某一類型的企業主題文化活動,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將文化理念融入到企業主題活動之中,比如營銷管理活動、周年慶主題活動等。
  三、結論
  中國企業的文化建設向全面文化管理的發展,是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必然趨勢。全面文化管理是在傳統文化管理的基礎上,將文化管理滲透到現代企業管理具體的核心領域,有效地形成一系列管理工具、方法和手段,實施落地管理,去解決企業戰略和管理難題,并在日常中滲透到其各個環節和各個階段的全過程中。
  企業實施文化全面管理,有利于發揮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發展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提升內部管理效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強化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也有利于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促進可持續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2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