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法在園林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法有利于學生空間思維的鍛煉和對園林空間設計的理解,通過對園林空間單元的劃分和不同尺度的嵌套,促進學生理解園林空間生成過程與機理,加強空間塑造能力,為園林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教學方法;園林設計
  園林設計課程的核心內容是景觀空間設計,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法是以景觀空間單位作為景觀組成與結構,過程與功能,感知與表意的基本組成單元,由單一或簡單的空間單元逐步拼接、復合形成整體景觀的過程,形成景觀的語言,是“模式”+“語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用扼要的語句和直觀的圖式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對抽象空間的理解和認知,為人們認識、理解、描述、塑造園林空間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1傳統園林設計空間教學方法
  傳統的園林景觀空間設計教學過程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輔以模型、實地考察和圖片展示等形式,往往形成語言和具象的形式相互脫節,二者很難融會貫通,建立完整的空間體系或格局,學生聽過很多,也看過很多,但是設計中還是無從下手,缺少對語言和實體之間的邏輯關系的理解,因此深化園林景觀空間設計教學改革極具必要性。
  2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法的應用內容
  2.1景觀空間語言化
  以往的園林設計以圖像思維訓練為主,直觀性好,但是缺少邏輯關系的聯系,讓初學者無所適從,圖式語言法將語言的邏輯思維納入到圖式模型中,明確圖式之間的邏輯關系,使景觀語言化。
  2.2景觀空間單元化
  圖式語言法將整體景觀拆解為一個個“空間單元”,根據每個單元有擁有自己的特性,單元和單元之間密切聯系并存在動態變化,運用各個單元重新組合,建立完整的景觀空間形式。
  2.3景觀空間語匯化
  景觀空間單元的不同空間、結構、特征用不同圖式表達出來,就形成了對應的不同語匯,如不同空間對應“字”,不同結構對應“詞”,不同特征對應“詞組”,明確空間內部和空間之間的關系。
  2.4景觀空間機理語法化
  運用圖式語言對空間單元進行拼接和嵌套,建立系統完整的空間聯系體系,通過解構和重塑,加強學生空間學習的認知、理解和應用的能力。
  3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法的應用措施
  3.1不同尺度景觀空間單元解構
  園林景觀空間設計從尺度上一般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尺度,從整體到局部,通過圖式語言法將景觀空間根據尺度構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級語匯,形成空間套疊關系模型。例如園林空間的宏觀設計,是整個園林整體布局的方向性的把握,包括主要功能區域的劃分,包括安靜休閑區、公共活動區、體育運動區、兒童活動區、老年人活動區以及青少年活動區等,可構成第一級語匯:各個功能區空間又可繼續劃分為建筑、場地和設施用地等不同功能空間,以及開敞、封閉、半封閉等不同類型空間,可構成第二級語匯;各類型空間具有不同特性,可構成第三級語匯,以此類推。
  3.2理解景觀空間形成過程
  時間是景觀空間過程變化的重要因素,園林景觀是園林場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的集合體,圖式語言體系的靈活性和豐富性,結合設計場地特征可以創造出更加具體、使用的景觀形式。
  3.3認識景觀空間邏輯關系
  空間的秩序性、鄉土性、尺度感和韻律感等內在的邏輯關系,某一園林景觀中的每一個圖式,與上下級圖式之間都存在承上啟下和互為補充的關系,而形成一個有層次的網絡結構:語言則具有明確的邏輯關系,二者結合形成具有園林特征的圖式語言體系。
  3.4完善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教學體系
  圖式語言對于空間設計特征和形式有明確的表達形式,在園林空間設計教學中,通過語言圖式法借助圖像(圖紙、模型、現場等)幫助學生直觀認識園林景觀結構、特征和形式,在通過語言邏輯思維整合園林景觀空間要素,建立系統的教學邏輯關系體系,將圖式教學和景觀語言教學合二為一,形成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的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教學體系(表1)。
  4結論
  景觀空間圖式語言法應用于園林空間設計教學中,對空間特征、規律和模式進行概括和提煉,將景觀圖式化和語言化,有利于學生對園林景觀空間的認識、理解和應用,通過景觀“模型”和“語言”的結合,將語言的邏輯思維關系與圖像的直觀印象加以融合,以圖式方法,將景觀空間教學內容以詞匯、語法和語義規則構建景觀空間設計框架,強調對空間特征的認知和挖掘,有利于學生在二者之間建立起聯系的紐帶,加強對園林空間的理解和塑造,是園林空間教學的有益探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64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