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薄懊利愢l村”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頭戲,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天津市武清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依托現有基礎,探索建立一種有效機制,建設好“美麗鄉村”。2013年以來,武清區“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新要求,仍需進一步提質升級。因此,要加強頂層設計,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要堅持規劃引領,提升鄉村文化內涵;要拓展農業功能,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要傾聽農民心聲,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關鍵詞: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城鄉統籌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043-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薄懊利愔袊苯ㄔO中,“美麗鄉村”是重頭戲。十九大報告同時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薄懊利愢l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這為新時期美麗鄉村建設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武清作為天津市農業大區,如何依托現有基礎,探索建立一種有效機制,把美麗鄉村建設好、運營好,把上級政策發揮好,推動更多的村美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不僅是市委市政府交給武清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振興、打造新時代“美麗武清”升級版的落腳點。
  一、天津市武清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天津市武清區一共622個行政村,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區,也是天津的農業強區。五年來,“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截至2018年8月,武清區按照市委、市農委要求,622個行政村中,已建成144個“美麗鄉村”,力爭到2020年,武清區內的一半以上村,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準都可以達標,20%村建成美麗村莊示范村。主要做法和經驗如下:
  1.建立完善“美麗鄉村”建設各種制度政策。根據武清鄉村實際,因地制宜,出臺了村莊基礎建設資金統籌使用的方案,出臺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設標準規范,從資金使用、建設標準到考核都建立了一套規范的流程,確立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六化”標準:道路硬化、街道量化、生活污水垃圾無害化、能源清潔化、村莊的綠化美化以及生活的健康化。
  2.加大力度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武清區啟動撤村建居,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實現了安居樂業有保障,經過多年努力武清鄉村水、電、路、網絡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實施煤改清潔能源工程,政府投入巨資,對區內現有行政村全部實施煤改電、改燃工程,農村也使上了清潔能源,進一步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農村空氣環境質量。村內實現了硬化、亮化、美化,生活垃圾村收、鎮運集中處理,村容村貌發生很大變化。武清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綜合分析村莊的區域特點、交通條件、種植習慣、文化資源、歷史傳統,找準村莊優勢,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打造出灰鍋口、南辛莊等80余個“一村一品一特色” 的特色村莊。
  3.堅持文化引領,提升美麗建設內涵,開展多樣化的文明宣傳。武清注重建設農民的精神家園,在建設文明鎮區、文明村過程中,根據農村需求,依托區委講師團、區委黨校以及2 500多名基層義務宣講員的作用,開展形勢任務、文明家風、孝道傳承、鄉村禮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的宣傳教育。同時,征集“好村風好家訓”,舉辦幾十場次的“最美家風故事會”,并組織開展武清區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評選活動,宣講加上各種評選活動鋪天蓋地的展開,營造了鄉風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4.發揮新鄉賢的作用。通過深入調研找、上門真誠請、干部慎重推、熱心群眾薦等方式,成立了武清覆蓋全部村街的新鄉賢人才隊伍,充分發揮新鄉賢德高望重、率先垂范作用,推進鄉村善治。
  5.完善制度規范。通過制定武清區村民文明公約、文明家庭公約等14項規范,并注意規范的落實,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不良社會風氣的專項整治,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從而促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讓鄉村風氣為之一振。
  6.注重文化惠民。武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始終堅守文化惠民理念,開展了“百戲下基層,唱響新農村”“2131”免費電影放映和全民健身等活動,農家書屋、文體廣場在武清區內實現了全覆蓋。
  7.加強鄉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城鎮化過程中,城市文化沖擊著鄉村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好鄉土文化,是鄉村文化發展的一大重要任務,永良飛叉、李氏太極拳、寺各莊竹馬會等是武清特色民俗文化,武清不斷發掘其特色,對其保護和傳承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時,加大投入力度,注重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提升新生代農民傳承鄉土文化的積極性。
  二、天津市武清區“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剖析
  現階段,武清“美麗鄉村”建設雖有一定成績,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要求,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乏科學規劃指導。武清區內各鎮雖然都有建設規劃,但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戰略謀劃深入調研,科學性持續性還需進一步提高,在與上位規劃的銜接上,仍有欠缺。因此,“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指導性、前瞻性、科學性仍有待提升。
  2.思想上未達成共識。部分干部認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國家的決定,只要政府的各項政策和配套扶持資金都落實到位,“美麗鄉村”也就建成了。但村街一般經濟實力較弱,只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村莊保潔、道路維修等環境整治和急需的農田水利上。如果“美麗鄉村”建設只靠政府投資,恐怕難以承受。如果單靠村集體自行建設,難度更大。相關部門對“美麗鄉村”建設在目標、途徑、模式、辦法等方面未達成共識和合力,在推動上缺乏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   3.缺少支柱產業支撐?!懊利愢l村”需要一定的產業支撐,武清區不少鄉村仍然保留傳統的生產模式,產業組織化實施程度低。有的鄉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合”實“散”,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有些農業龍頭企業規模經營小,產業鏈條缺乏延伸,產業帶動效果不明顯。
  4.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武清區部分村沒有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集體經濟薄弱,想干事沒資金,只能維持現狀。再加上糧食效益比較低,多數農民選擇種植蔬果,大多數年輕人外出打工賺錢,造成大量年輕勞動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農村“老年人無力種地,中年人不愿意種地,青年人不會種地,將來誰來種地”的現象。再加上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比較嚴重,部分村級組織領導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和能力素質難以跟上形勢發展,這些無疑大大制約了“美麗鄉村”建設的進程。
  5.村一級道德教育缺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鄉村社會轉型,人們的價值觀念多元紛呈,而村一級的道德教育普遍存在著依靠經濟手段取代思想教育來推動農村工作的做法,致使農村大喇叭、星級文明戶、黨員聯系戶、五好家庭等一些有效的教育載體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村“熟人社會”漸行漸遠,鄉村民間樸素的信任,醇厚的道德風尚不可避免的日益式微,與現代鄉風文明的要求相距甚遠,亟須找尋有效鄉村道德教育機制,尋求新時代鄉風文明的涵養路徑。
  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武清“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徑研究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投入多、難度大、見效慢的工程,要實現鄉村美麗、農民富裕、生態文明,需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形成合力,下功夫推進才能見效。針對目前武清區農村發展現狀,美麗鄉村建設應本著尊重農民意愿,政府指導、村為主體、上下聯動、政策扶持的思路,采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示范、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辦法,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程。
  1.注重頂層設計,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切實完善有利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要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城鄉教育、醫療、法律服務、交通等公共服務差距逐漸減小,讓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2.強化規劃引領,提升鄉村文化內涵。既要用大手筆,又要下繡花針,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不能搞“一刀切”、模式化。要著眼于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要求,整合資源力量,確定發展定位和發展模式;要尊重生態美,注重特色美,打造整體美,注重細節美,在鄉村生產、農民生活、社會服務等功能區塊的定位布局上下足功夫,在深挖“美麗鄉村”的內涵與特色上下足功夫,從“美麗鄉村”的不同之處做文章,加強與上級規劃的對接,確保村街規劃可實施、能落地,切實尊重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千年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寶貴資源和依托,要加大對運河沿岸名木古屋等文化遺跡的保護和開發力度,豐富鄉村文化底蘊。
  3.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生產模式,難以形成規模經營,難以突出特色,難以形成差異優勢。政府應加大土地流轉方式的探索,突破用地瓶頸,幫助農民將土地資源向種植大戶、種植專業公司流轉,挖掘地域優勢,著力培育奶牛、蔬菜種植、生態養殖等特色農業,推進農產品的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加大扶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將美麗“姿本”變為“資本”,興起美麗產業,逐步使農民變成土地持股農民和產業農民。面對資金不足問題,可千方百計拓寬農業的融資途徑,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鄉村產業經營,破解農民增收難題。
  4.拓展農業功能,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挖掘和釋放各鎮街資源優勢,利用森林景觀、田園風光、鄉土文化,大力發展農產品采摘、農家樂等集吃、喝、游、購于一體的農業生態旅游,打造結構合理、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烈的鄉村旅游產業,真正做到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
  5.以農民為本,增加農民獲得感?!懊利愢l村”建設要充分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農民的聰明才智,特別是要選準、選好一個村級帶頭人,帶領全體村民將“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做到有聲有影,在電視上、廣播傳頌、在報紙上展示,善于利用新媒體,如微博、微信加大宣傳,讓黨的惠民好政策真正的為群眾知悉,激發他們的建設熱情,發動村民投身于“美麗鄉村”建設中。
  6.加強村莊整治,提高生活質量?!熬G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增強“生態就是財富”“生態就是民生”生態事關每一個村民幸福的意識,做好生態建設大文章。一是村莊景區化,厚植村莊綠色優勢,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綠化美化活動,尤其是重要交通路線、河道溝渠、村級活動場所以及村民的房前屋后的綠化美化建設。二是進一步加大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要以生產生活垃圾、排污水和養殖畜禽污染的預防和整治為重點,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鄉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36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