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停車”的SWOT分析與對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共享停車”因為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效應,因而可以納入準公共產品的范疇,并需在利益平衡原則下協調責權利關系?!肮蚕硗\嚒奔染邆淅砟钚鲁?、社會效益明顯等優勢,也具有存在安全隱患、管理成本較高的劣勢。“共享停車”迎合了時代潮流,且有一定的市場前景,但也面臨政府扶持不足、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等發展瓶頸,其順利推行有賴于更新治理理念、完善制度建設并創新管理舉措。
關鍵詞:共享停車;SWOT分析;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4-0122-02
近年來,“停車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的出行。在“共享”理念的引領下,“共享停車”業務在一些城市開始試運營。它的出現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但同時也面臨諸多疑慮和發展困境。
一、“共享停車”的產品屬性及其實施要件
?。ㄒ唬肮蚕硗\嚒钡漠a品屬性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1954年曾提出公共產品的經典定義:“每個人對這種物品的消費,都不會導致其他人對該種物品消費的減少。”但由于這一界定對邊際條件的限制過于嚴苛,所以后來的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對公共物品的概念進行解析和延拓,并為其區分與定位提供了新的考量尺度,即某一產品的公共屬性與其正外部效應正相關。
“共享停車”服務雖然由私人企業提供,但它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資源和時間的互補,從而有利于減輕“停車難”的交通壓力。這對于節省社會資源、改善交通狀況都是大有裨益的。鑒于“共享停車”能夠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因此可以將其界定為一個具有正外部效應的準公共產品,也就是說政府對其進行必要的扶持是合理的。
?。ǘ嵤肮蚕硗\嚒钡氖袌鲆?
作為一個在市場上投入使用的準公共產品,“共享停車”的順利運營必須具備如下幾個關鍵要素。
1.車位需求方。車位需求者的存在是“共享停車”的邏輯起點,因而較為穩定和一定規模的需求量是首要前提。此外,車位需求者具備守時、守信、守則等素質也是減少矛盾、促進和諧運營的基本要求。
2.車位供給方。車位供給者的響應也是“共享停車”順利實施的必要環節。提供車位的穩定性與便利性對于這一服務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車位供給者的責任與理性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3.物業管理方?!肮蚕硗\嚒贝嬖谥欢ǖ陌踩[患與管理成本,這會增加小區等車位提供單位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因而必須得到物業管理方的理解與支持。
4.政府。由于“共享停車”具有一定的準公共性,因此政府理應對其提供承擔必要的責任。政府作為“共享停車”中的推行方與監督方,需要制定相關政策扶持其發展并對其實施監督與引導。
5.軟件平臺?!肮蚕硗\嚒钡捻樌麑嵤╇x不開車位信息的準確提供。因此,便捷、穩定而又安全可靠的“共享停車”軟件平臺也是必不可少的。它需要通過完善的技術和人性化的服務來整合車位信息,并及時應對若干供需變化。
?。ㄈ肮蚕硗\嚒钡膶嵤┰瓌t
根據上述分析,“共享停車”的實施需要多元主體的緊密合作,而這種合作關系的達成需要在諸多利益相關者之間尋找一個相對合理的利益平衡點。例如,在供需雙方之外,負責車位管理的物業管理方若不能獲得相應的收益,勢必會成為推行“共享停車”的阻力;而“共享停車”信息的高額上線費用,也決定了軟件平臺理應從配套投入中獲取一定的回報。
責權利的劃分、風險和成本的分擔都需要在一個合理的框架內予以解決,而這個合理框架當首推利益平衡原則。該原則是指通過法律等權威力量來協調各方面的沖突因素,使相關各方的利益在共存和相容的基礎上達到合理的優化狀態?!肮蚕硗\嚒钡膶嵤┥婕暗蕉嘣黧w的利益問題,若不能在各主體所能接受的最小收益上達成一致,其實施勢必會遭受嚴重阻礙。因為利益沖突往往無法通過社會的自發調整來解決,所以政府的主導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共享停車”實施的SWOT分析
?。ㄒ唬┳陨韮瀯?
1.有利于形成雙贏局面。車位供給雙方通過“共享停車”軟件來分享信息并達成分時出租交易意向,既方便了有車位需求的人停車,也能使出租者獲取一定的收益,可謂兩全之策。
2.有助于改善交通狀況?!肮蚕硗\嚒睙o疑會提高車位的利用率,減少“有位無車”的現象。這既有利于節約社會資源,又有助于緩解停車壓力,改善占道停車和違章停車等交通秩序問題,從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ǘ┳陨砹觿?
1.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若在居民小區內實施“共享停車”,必然會增加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小區的頻次,很可能會造成一些人身及財產的安全問題,引起其他業主的擔憂甚至抵制。
2.管理成本較高。為了提供優質服務,實施“共享停車”應當收集并核實所有停車位供給信息,還要對利益相關者進行民意調查。可以想見,這一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此外,“共享停車”需要實時獲取停車場的車位信息才能對停車位實施及時的線上匹配。由于停車場運營權分散,各種設備、管理水平等參差不齊,使停車資源完成從線下到線上的轉換成本較為高昂。
?。ㄈ┩獠繖C遇
1.“共享”理念成為時代潮流。隨著“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產品的誕生,“共享理念”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潮流。人們已經普遍認可“共享”的便利性與實用性,這對于“共享停車”的推行也會起到積極的正遷移作用。
2.企業投資意愿增加。近年來,“停車難”問題的網絡熱議使其成為一個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并使一些企業從中看到了商機并產生了投資意愿。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已經在杭州展開了“共享停車”試點行動。龍頭企業的加盟,有望推動“共享停車”的深入發展。
3.APP技術較為成熟。自從智能手機進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以后,各個企業對APP的技術投資日漸增加?!肮蚕硗\嚒钡募夹g框架有許多類似的軟件可以借鑒甚至移植,不會產生研發瓶頸。 (四)外部威脅
1.政策扶持不足。由于目前試點運營的城市仍相對較少,許多地方政府對相關政策的制定還處在觀望和猶疑狀態。“共享停車”的身份定位不清、政策保障不全,使得利益平衡原則的貫徹執行缺乏相應的制度依據和法律保障。
2.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肮蚕硗\嚒钡钠脚_建設缺少強勢的引領者,僅僅依靠支付寶的試點還不足以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未來“共享停車”是否會對更多的企業產生足夠的吸引力還有待考察?!肮蚕硗\嚒彪m然已經在青島、成都、北京等地試運營,但對大多數民眾來說還是個相對陌生的事物,宣傳的有限性必然會影響“共享停車”的推行。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響應程度較低,使得很多城市的試點效果并不理想。
綜上可見,“共享停車”雖然具有一些內部不足和外部限制,但其自身優勢與外部發展機遇也相當突出。若能合理經營,“共享停車”的未來發展前景還是較為樂觀的。
三、“共享停車”實施的現實困境與對策建議
?。ㄒ唬肮蚕硗\嚒睂嵤┑娜焙杜c不足
1.權責利分配機制尚不完善。由于制度保障不足,一些權責沖突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例如在成都,許多“共享停車”的使用者表示,對于“共享”時段內發生的車輛刮擦事故,或是供給者提前強行結束“共享”時間等問題尚無明確的責任歸屬,給使用者造成很大困擾。
2.利益主體信息不對稱。利益主體彼此間的信息交流不對等,必將導致對彼此的信任感缺失,影響“共享停車”的正常推行。而軟件平臺對雙方信息真實度加以認證的成本又得不到合理的補償,因而這一征信癥結難以徹底根除。
3.軟件技術存在掛漏。一些停車管理系統的定位功能不夠精準,停車場地較難尋找。如北京的使用者表示,在初次到達指定的停車位時,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影響用戶使用質量。
?。ǘ肮蚕硗\嚒蓖菩械膶Σ呓ㄗh
1.更新治理理念。政府應進一步秉持服務理念,強化多元主體合作共治的治理范式。作為治理伙伴中的長者,政府應當在利益主體間明確各自的權責分配關系,使多元利益主體既合作又監督,形成良性互動關系。
2.完善制度建設。政府應建立與“共享停車”相應的基本制度規范,以規制各主體的市場行為,同時保護各主體的合法權益。此外,政府還應增加必要的資金投入來鼓勵和調動各方參與實施“共享停車”的積極性。
3.創新管理舉措。政府、企業和物業管理各方都應集思廣益,創新“共享停車”推行、管理與完善的具體舉措,包括信息交流平臺、導引信號等基礎設施、征信監管、激勵與懲戒機制,等等,以此建立一個網格化的運營與治理環境。
參考文獻:
[1] Paul A.Samuelson.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11):387-389.
[2] 丁福興,周 琴.師范教育的公共產品屬性辨析——兼論其免費供給的適切性[J].學術論壇,2011(4):190-193.
[3] 何 博,李妙玲,羅瑞珍.共享經濟理念下共享停車位的推廣策略研究——以廣州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8(19):483-484.
[4] 沙云飛.“滴滴停車”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網絡新媒體技術,2018(16):10-12.
[責任編輯:胡 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