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融資產進行盈余管理的案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企業會計準則第 22 號——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中按照業務模式與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劃分將金融資產分為三類,其中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會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也為上市公司操縱盈余留下余地。以雅戈爾企業為例,論述該企業如何利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來進行盈余管理,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加強資本市場的建設,完善會計準則等應對措施。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金融工具;盈余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2-0088-02
一、引言
資產與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會對凈利潤產生影響,公允價值后續計量中更多自主權將給管理層實施盈余管理行為提供可乘之機。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大多出于平滑收益,扭虧為盈,盈余投機等動機,出于不同動機下的盈余管理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其他綜合收益產生不同的影響。適當的盈余管理為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過度的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者利用信息不對稱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因此,應考慮如何完善企業會計準則,加強企業會計信息披露,遏制過度的盈余管理。
二、案例分析——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一)雅戈爾基本概況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戈爾)的前身是寧波青春發展公司,1993 年 3月由寧波青春服裝廠、鄞縣石矸鎮工業總公司、寧波盛達發展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注冊資本為35.81億人民幣,截至2017年公司的資產總額為669.19億元,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公司達 75 家。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品牌服裝、地產開發、金融投資,三大業務相互融合協同發展。
?。ǘ┮怨蕛r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進行盈余管理的分析
按照會計準則的規范,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投資收益”;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前者會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后者會將利潤隱藏在“資本公積”中,因此,管理當局利用該類金融資產構建了日后平滑利潤的“蓄水池”,待日后資產出售時,“蓄水池”中的未實現利潤將傾瀉而出,使凈利潤產生突變。
雅戈爾2017年經營性業績分析如表1所示,約虧損了2.5億元,但2017年雅戈爾財務報表上卻能夠扭虧為盈,是因為變賣了所持有的金融資產,產生巨額投資收益;同期將原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變更為以權益法計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使得股價大幅上升,有理由相信該企業可能利用金融資產進行盈余管理,掩蓋真實的經營業績。
作為上市公司,利潤的好壞可能促使一個企業股價的上升或者下降,關系整個企業后續營運能力、競爭能力的發展。表2所示雅戈爾企業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的比例較大,該企業利潤主要來源于對金融資產的投資處置。根據上文對經營業績的分析,雅戈爾企業可能為了扭轉虧損與自身利益,利用金融資產掩蓋了真實的經營業績,利用高超的財務技術混淆投資者的視線,企業利潤表不能反映真實的業績,會計信息失去了可靠性會導致投資者或債權人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從而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雅戈爾主營業務虧損需要用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來彌補,這種本末倒置的發展為該企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服裝制造業經營業績的虧損是該企業進行盈余管理主要原因之一。企業利用金融資產掩蓋自己真實業績,公允價值計量原則可能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帶來了機會,降低會計信息的有效性。但是利用公允價值計量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如何使公允價值計量原則在資本市場上提高其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
三、以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進行盈余管理提出相應意見
(一)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
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從自身出發,加強內部控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讓企業管理層之間形成強有力的相互約束和監督,強化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監管職權時還要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并強化其職權。
其次,還要健全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企業內外部審計功能,聘請獨立董事,成立審計委員會,避免過度的盈余管理。
?。ǘ┘訌娰Y本市場的建設,完善會計準則
加強資本市場活躍與開放程度,完善資本資產市場的制度規范,拓寬信息渠道,加強相關人員素質,確保公允價值真實性;完善會計準則,按照持有目的與意圖分類的金融資產為企業管理者帶來了盈余管理的機會,因此,明確金融資產分類,在新修訂的會計準則中可以將以公允計量的兩類資產期限進行明確的規定,以減少會計政策的模糊性;也要注重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以上措施對于實施以公允價值計量,有效控制企業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會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企業會計信息可靠性無法保證,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帶來了機會。但盈余管理也不都為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適當的盈余管理是為了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但是過度的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人員利用外部信息不對稱蒙蔽投資者不恰當的行為。從投資收益占利潤總額與經營性業績來看,雅戈爾利用金融資產掩蓋真實經營業績,虛假的利潤、過度的盈余管理損害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因此,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需要完善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結構等來保證其有效性,避免企業過度盈余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 耿建新.金融工具會計端倪的一角冰山——國際 9 號和我國 22 號準則之確認與計量[J].會計研究,2017(4).
[2] 李文耀.公允價值計量與盈余管理動機:來自滬深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評論,2015(6).
[3] 呂 南,饒 盛.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分類現狀考察[J].財會月刊,2014(1).
[責任編輯:王 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3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