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運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的案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財務報告是外界了解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徑,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尤為重要。但在實際操作中,上市公司往往會進行特殊目的的盈余管理來粉飾財務報表,以此向外界傳遞公司經營情況良好的假象。文章以中聯重科為例,探究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盈余管理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非經常性損益;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6-0076-02
一、非經常性損益的涵義及其與盈余管理的關系
(一)非經常性損益的涵義。我國證監會于1999年首次對非經常性損益進行了界定,將其定義為公司正常經營損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發性損益,之后又于2001年和2007年對這一定義進行了調整和完善。2008年,證監會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將非經常性損益界定為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正常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特殊和偶發性,影響報表使用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斷的各項交易和事項產生的損益。這次修訂將非經常性損益通常包括的項目由原來的14條調整增加為21條,更加注重交易事項的界定,要求上市公司對重大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在附注中披露說明。此次修訂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但采用列舉的方式界定非經常性損益,會給上市公司提供一定的選擇空間。
?。ǘ┓墙洺P該p益與盈余管理的關系。Thomas(1998)從理論上解釋了非經常性損益與盈余管理的關系,根據持續性將盈余分為長期、短期和零持續性盈余。長期會計盈余,是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能夠產生相同的盈余;短期會計盈余,是指盈余發生在當年并且只影響當年的經營利潤;零持續性會計盈余,是指既不影響當期營業利潤也不影響以后年度的盈余。短期盈余在評估公司當期和未來的營運能力時意義不大,但短期盈余的時間周期短、可操作性強,往往成為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首選,而非經常性損益恰恰是由這些持續性較短的項目構成的,這也是為什么上市公司通常使用非經常性損益來進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張曉彤等(2018)以新都酒店為例,發現上市公司為了避免退市,通常會使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來粉飾公司的利潤。孫燕芳、趙囡囡(2018)對2009—2016年間扭虧為盈的T族公司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發現非經常性損益對于T族公司扭虧的貢獻程度非常大。
二、中聯重科非經常性損益分析
?。ㄒ唬┌咐喗椤V新撝乜乒煞萦邢薰荆ㄒ韵潞喎Q“中聯重科”)創立于1992年,主要從事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是全球產品鏈最為齊備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公司年報指出,2017年公司通過戰略轉型、資源整合等,經營業績實現反轉。中聯重科2015—2017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中聯重科2015—2017年的營業總成本均大于營業總收入,說明公司的日常經營狀況不是很理想。2017年中聯重科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6.23%,營業總成本同比增長50.85%,而凈利潤竟然同比增長242.65%。也就是說,中聯重科并沒有實現經營性盈利,而是通過其他方式實現了巨額盈利。由上表可知,2015—2017年,中聯重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都是負值。在非經常性損益的粉飾下,2015年、2017年中聯重科的凈利潤由負轉正,2016年的凈利潤也由-16.78億元降低為-9.34億元??梢?,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并不如財務報表上那樣光鮮,而是在非經常性損益的調節下實現了盈利。
(二)利用非經常性損益的手段分析。
1.利用資產重組。由年報可知,2015—2017年,中聯重科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分別為1.1億元、6.11億元和107.57億元,呈持續增加趨勢,其中2017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同比增長高達1 660.56%。2017年中聯重科發布公告稱,公司以116億元作價出售環境產業有限公司80%的股權,獲得處置收益94億元。該環境產業公司2007年1—6月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 376萬元,說明該公司為虧損子公司,中聯重科通過向關聯企業高價轉讓虧損子公司的股權賺取投資收益,不僅將虧損轉移了出去,還為公司帶來了巨額收益。中聯重科通過對虧損子公司的處置獲得了大量的營業外收入,為2017年的凈利潤做出了巨額貢獻。
2.政府補助收入。2015年中聯重科取得了5.56億元的政府補助。其中與資產相關的補助為3 127.38萬元,占比5.6%,與損益相關的補助為5.25億元,占比94.4%。中聯重科將絕大部分的政府補助收入確認為了與損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加之這部分政府補助沒有計入遞延收益,而是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大大增加了中聯重科2015年的凈利潤。該部分收益占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98.68%,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2015年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將變為負數。
3.減值準備的計提與轉回。由于現行會計準則對應收賬款減值準備的規定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處,上市公司往往會通過減少減值準備的計提或減值準備的轉回來調節利潤。2016年中聯重科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賬款總額為54.14億元,公司對該應收賬款計提了3.73億元的減值準備,但2017年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賬款總額僅為6.48億元,并且公司年報中并沒有具體披露收回欠款的詳細信息??梢酝茢嘀新撝乜仆ㄟ^轉回較多的減值準備,形成了公司的巨額收益。
?。ㄈ┲新撝乜朴喙芾韯訖C分析。
1.保市動機。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將被退市警告,連續三年虧損將面臨強制性退市。因此上市公司為了避免ST,管理層會在經營狀況不佳時通過各種手段來進行盈余管理,以向外界傳遞公司業績良好的信號。由中聯重科的營業總收入和營業總成本指標可以看出,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并沒有好轉,存在利用非經常性損益將2015年和2017年的凈利潤扭虧為盈、同時減少2016年虧損額以避免退市的嫌疑。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三年的凈利潤均為負值。 2.報酬動機。從中聯重科的年報中可以看出,管理層薪酬是依據公司年度主要財務指標以及管理人員業績完成程度來確定的,以公司業績為衡量標準,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決定著管理層的薪酬水平。當上市公司營運狀況不好時,管理層為了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職業前景,往往會選擇進行盈余管理。
3.籌資動機。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的開展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公司通常會選擇增發新股來籌集資金。國家對于股票發行的數量有著嚴格的規定,因此上市公司只能通過提高每股發行價格來籌集更多的資金,而公司業績則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關鍵因素。當上市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時,管理層為了獲取足夠的營運資金,通常會選擇粉飾財務報表,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經營情況良好的信號,以獲取大量資金。
三、啟示與建議
?。ㄒ唬┩晟品墙洺P該p益概念的界定。我國目前采用的是定義加列舉的方式來界定非經常性損益,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會造成一些符合非經常性損益條件的項目被上市公司故意計入其他項目,為管理者有意進行盈余管理提供機會。此外,財務人員在進行判別時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可能會導致判定失誤及項目分類錯誤等。因此,有關部門應進一步細化非經常性損益的概念界定,或將非經常性損益提升到會計準則層面,明確其概念及分類標準,減少上市公司特殊目的的盈余管理。
?。ǘ┘訌姺墙洺P該p益項目的披露。目前我國僅要求在財務報表外對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進行披露,并沒有要求在利潤表中體現。此外對于如何進行表外披露也沒有具體細致的規定,導致現階段披露形式并不統一。因此,在報表附注或說明書中應當詳細披露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具體內容,并規范具體形式??梢詫⒗麧櫛韯澐譃榻洺P該p益項目和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兩個部分,并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每股收益等在利潤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ㄈ┨岣咄獠繉徲嬞|量。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出具權威的審計報告,對上市公司起到了重要的監督作用。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會計師事務所縱容上市公司進行特殊目的盈余管理的現象越來越多,這是由于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存在利益關系。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保持審計獨立性,完善行業監管機制,對執業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監督。此外,審計人員需要保持獨立、公平、公正的執業水準,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人員的監督力度,降低盈余管理行為發生的概率。
就上市公司而言,通過資產重組、政府補助、減值準備等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進行盈余管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公司不良的經營狀況。上市公司應選擇長遠之計,提高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優化結構、善于創新、整合資源,從根本上降低虧損,促進公司的持續發展。S
【主要參考文獻】
[1] Thomas J K.Valuation of Permanent,Components Reported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1998,(3):301-336.
[2] 張曉彤,孫瀟凱,孫海濤.基于非經常性損益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以*ST新都為例[J].商業會計,2018,(16):49-51.
[3] 孫燕芳,趙囡囡.基于非經常性損益的T族公司扭虧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18,(13):14-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