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化在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對高職實訓課程教師少學生多教師分身乏術問題,將信息化教學方法應用到實訓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滿足高等職業院人才培養的要求。
  關鍵詞: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信息化;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74
  1前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制造業中越來越需要高水平技師,每一位技工在零件尺寸測量方面的學習與磨煉,是相關技術人員必須經歷的?!豆钆浜吓c測量技術》課程作為裝備制造大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涉及到比較多的專業術語,有比較強的專業應用特點,在專業基礎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門一般開設于第二或第三學期,其中零件尺寸測量是學生應重點掌握實訓內容。
  本門課程內容中涉及的專業名詞術語、抽象概念、符號代碼等比較多,且涉及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等等知識面比較廣泛,所以開設本門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完成了《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的學習,已經具備了機械識圖、制圖能力,并且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學習了游標卡尺、千分尺的基本知識和讀數方法?,F代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特點,他們喜歡使用電子產品,但較少用于學習;喜歡動手操作,但是沒有實操經驗;思維活躍,但是對不感興趣的事物,沒有學習熱情。而目前在實訓課的教學很多學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由于課堂時間短,教師少學生多等諸多問題導致學生對實訓技能操作掌握不好,所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解決該問題。
  2信息化方法應用實例
  2.1制定教學目標
  根據《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高職院校機電專業人才培養培養目標和當代大學生的特點,確定了本節課程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初步了解公差配合概念,掌握量具、量儀的種類、原理、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等,并且能夠根據圖紙選擇量具、量儀并確定合理的測量方案。
 ?。?)能力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規范的使用游標卡尺等量具、量儀測量零件尺寸,能夠正確統計測量數據,并學會判斷零件是否合格。
 ?。?)素質目標。要求學生逐步形成規范使用工量具的意識,養成愛護工量具的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機械行業從業人員應具備職業素養的意識,進一步提高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2.2確定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節課程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并掌握各種量具、量儀的規格、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 選擇合適的量具、量儀測量零件尺寸,確定測量方案。
  教學難點:規范的使用量具、量儀進行測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置知識學習的先后順序。
  結合本班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發現本節課的教學瓶頸。
 ?。?)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造成對量具、量儀的認識不感興趣,被動學習。(2)普高生幾乎沒有實操經歷,且作為95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為缺乏,工具使用時上手慢,不知道如何選用合適的工量具。(3)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導致操作難規范。
  2.3信息化方法應用
  針對以上問題,借助網絡教室,依托“課堂派”教學管理平臺,采用動畫、視頻、實時投屏錄播、微課、仿真模擬動畫、視頻連線、線上測試、線上交流等信息化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課上根據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設置學習情境,采用任務驅動,分組協作的教學方法,實現做中學、做中教。
  教學難點集中在量具和量儀的規范操作,實訓課上學生問題多教師分身乏術是較難解決的教學瓶頸。投屏錄播、自制微課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真正達到了師傅手把手帶徒弟的效果,解了決簡單操作卻難以規范的教學難點。
  為了解決實訓課上學生人數多教師少的問題,一些學??梢圆捎媒淌覍崟r錄播系統。實時錄播系統可以同步錄制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視頻或者音頻,學生可以通過IE瀏覽器登錄錄播系統服務器收看直播的影音及圖文信息,也可后期點播視頻信息。雖然實時錄播系統可以解決教師分身乏術的問題,但是實時錄播系統價格昂貴,并不是每個學校每個教室都可以配備的,所以在《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實訓課上,采用手機投屏王軟件解決這個問題,包括蘋果投屏王和安卓投屏王。例如蘋果錄屏王可以使用蘋果手機或蘋果iPad上的AirPlay進行無線投屏。將手機放在操作臺上拍攝教師現場示范操作,在保證手機和電腦在同一WiFi條件下,調出蘋果手機的控制中心,然后單擊AirPlay選項,然后選擇設備可連接完成投屏,即可將教師現場示范操作投屏到教室多媒體的屏幕上。實訓課堂上采用投屏軟件不僅解決了傳統圍觀學生不能全方位觀察的問題,而且經濟有效的改善了這個現狀,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效率。
  另外,教師自制《規范操作》微課,上課前將自制微課上傳到“課堂派”教學平臺上,課堂上供學生實時觀看,相當于為每個學生配備了一名師傅手把手指導,讓學生作為參照,找出同組同學的操作錯誤點,在“找茬糾錯”游戲環節中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要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結束語
  本節實訓課程依托“課堂派”教學管理平臺,將投屏錄播、自制微課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實訓教學中,解決了學生問題多教師分身乏術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達到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同時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提升了教學質量,為高等職業院校完成培養目標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高虹.淺議高職院?!豆钆浜吓c技術測量》課程實訓[J].理論與研究,2012,(12):63.
  [2]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
  [3]龔彩云.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以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5).
  [4]鄧文艷.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8(3):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31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