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中的執行力問題及對策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執行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發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一個企業的成敗。如果沒有良好的執行力,不論企業的藍圖勾畫的多么美好,都是難以變成現實的。從執行力出發,分析了執行力不強的三方面表現,剖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四個方面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企業執行力的對策建議,以期對提高企業的運營管理有所裨益。
關鍵詞:企業管理;執行力;制度;考核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26
市場上,不論企業規模多大,即使是小到僅有數人的企業,其管理者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一種困惑:我們擁有了較為先進的產品和技術設備,也引進了許多知識型員工,加上科學制定的各項發展戰略和規劃,如此齊全的配備下,為什么執行的效果卻差強人意。優秀的企業并不缺乏偉大的戰略,真正需要的是執行力。許多企業由于執行不力而失敗、虧損,它們在給我們帶來慘痛教訓的同時,更給我們帶來警醒:執行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如果沒有人將企業經營者的意圖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貫徹下去,那么企業運營會陷入停滯。
1執行力的內涵
執行力是企業的組織行為,其概念最早由美國一位資深的企業家提出。結合近些年國內外學者對于執行力的研究,我認為執行力通俗地說,就是員工按照管理層指示和要求去做,在一定時間內較好的完成既定目標的一種能力。執行力到不到位、執行質量高不高與企業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那么,執行力高低如何判斷?判斷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看有無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二看完成的質量是否合乎標準和預期;三看完成的目標和任務是否符合既定的要求。
正如通用汽車公司CEO杰克·韋爾奇曾經說過:“企業目標達成的關鍵就在于企業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笨梢?,執行力在企業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執行力強不強、執行標準高不高、執行效果好不好等問題,已經成為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2企業執行力不強的表現
通常,執行力不強的企業,管理者缺乏對“人”的管理,不注重員工價值的發揮。同樣的,在這樣企業中的員工,他們對于執行的態度大多處于一般情形,不認為執行到位是一件應該做到的事,而秉持著馬馬虎虎的低標準工作態度。如此狀態中的管理者和員工,何談執行力。執行力不強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執行無效,該做的沒有做。部分企業中的員工,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對自我的要求都不嚴格,他們經常會視企業的規章制度于無形,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偏好工作,我行我素,導致工作中紕漏不斷。
二是執行低效,做了但沒有做好??梢苑譃閮蓚€層面理解:第一個層面是員工意愿是想把工作做好,想把制度執行到位,但是由于個人能力原因導致心有余而力不足,難以執行到位;第二個層面是伴有敷衍了事的心態,對于工作安排,滿足于差不多就行的結果,導致執行力難以徹底貫徹,執行效率低。
三是執行負效,做了不該做的。這是執行力不強造成的最壞結果,非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造成了負面影響。有的員工從心底里就對制度持抵觸的態度,漠視制度、逃避制度、違反制度,甚至影響周圍員工的執行力和工作成效,造成工作結果和預期大相徑庭。
3企業執行力不強的原因
針對上述執行力不強的情形,深入剖析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制度本身存在不合理之處。企業管理員工的一個很重要抓手便是“制度”,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建立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機制。但是,制定制度的初衷是為了約束員工的某些行為,以達到企業想要達到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常常出現事與愿違的效果,原因是有些制度本身制定的不合理,甚至出現朝令夕改的現象,員工想要執行卻不知道該如何做或者按哪一個版本,必然在心理存在盲目、厭反心理,最后導致員工在執行時無所適從或敷衍了事,使得制度流于形式。
二是監督檢查考核機制不完善。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許多的管理制度,但是卻沒有執行相應的監督檢查制度。使得一項工作干好干壞一個樣,或者不明確這項制度應該是由哪個部門負責,多頭管理問題存在。在這樣的條件下,會使得之前的許多制度被束之高閣,成為擺設,無法充分發揮制度應有的約束功能。
三是管理者勤于制定而疏于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是企業管理者的責任,是檢驗制度成效的關鍵,有的企業管理者在規章制度等的執行中,有布置無檢查,或者監督力度越來越小,虎頭蛇尾;檢查前緊后松,或者管理者嚴于律人但寬以待己,沒有良好的說服力。
四是員工紀律意識不強。制度是對員工的約束和管理,有的企業員工紀律意識、大局意識不強,片面認為制度就是一個緊箍咒、是一個負擔。在出現規章制度和個人利益相矛盾甚至出現沖突的時候,毅然選擇只顧自身,視企業規章、利益于無形,導致違反規章制度行為的發生,執行工作自然也就難以到位和有效。
4提升企業執行力的對策建議
?。?)完善規章制度,嚴格監督檢查。好的執行力需要明晰的組織架構,合理的、可操作的制度。因為不具執行性的制度是形同虛設、毫無作用的。因此,企業制定制度時,一定要進行充分的考量,要本著規章制度是為了幫助員工更好的工作這一出發點,是提供方便而不是為了約束和限制員工,盡量避免讓制度成為員工的負擔;同時,制定制度時也要經過認真的論證,充分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而不能僅依靠管理層拍腦袋、一頭熱就倉促出臺,盲目讓員工去按照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執行。最后,有了制度還要時刻關注其是否被有效執行。有效執行是衡量制度成效的關鍵。
?。?)建立有效的評價考核體系。有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是如果沒有被執行,那么制度也就等于虛設。因此需要嚴格監督檢查,建立科學而有效的評價和考核體系。如果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就不會有人去認真負責,工作就得不到有效執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依靠考核和懲罰機制。有效的績效激勵是企業保證團隊執行力的源泉,企業設計科學的“利潤分享”體系,將員工的收益、獎金和企業的利潤、發展規劃捆綁在一起,必然能夠讓員工從“要我做”的被動境界轉變為“我要做”“我想做”的主動境界。
?。?)教育引導員工轉變思維,提高認識。針對部分員工紀律意識不強等主觀因素帶來的執行力低等問題,可以通過企業不定期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增強員工執行工作的自覺性,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日常工作中,從管理層到員工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企業執行文化,一級帶一級,層層帶動,幫助員工樹立“每個員工都是企業的主人”的觀念,鼓勵員工和管理層真誠溝通、各司其職、優勢互補,最終增強企業管理的執行力。
5結束語
綜上,執行力是一門復雜而龐大的管理技術,甚至是藝術。執行力到不到位、執行質量高不高與企業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企業應加強對其關注并積極采取措施“提升執行力,塑造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耀強,李瑾.企業文化力[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5.
[2]楊楠.領導力和執行力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12):16-17.
[3]張瑞霞,李強.淺析企業管理中執行力缺失的原因及提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22):128.
[4]杜心怡.淺議企業內部如何提升管理執行力[J].科技風,2018,(03):2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3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