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效的激勵機制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企業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階段時,而且企業創新優勢又不明顯,需要在更高效和更便宜兩個維度上提升企業的核心價值,為了建立高效導向,需要打造基于精益思想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建立公平合理的效率評價方法,實施基于核心人才的心智激勵、基于工效團隊的工效獎金激勵機制,引導核心人才和工效團隊主動性開展效率提升工作。
關鍵詞:工效;效率;激勵導向;企業文化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1.048
當企業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階段時,而且創新優勢又不明顯,企業需要在更高效和更便宜兩個維度上體現自己的核心價值,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就成為了關鍵成功要素,加上青壯年勞動力呈現下降趨勢給人工成本帶來的上升壓力,如何通過精益思想武裝頭腦,建立工效導向的激勵機制,引導組織開展主動性效率提升工作,發揮人力資源的效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 打造基于精益思想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精益生產方式和批量生產方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思想,面對同樣的決策可能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如何才能真正將精益思想入腦入心,重塑管理主體的心智模式,讓高效成為一種慣性思維,將精益思想作為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得以打造,設計出公平的效率評價機制,實現基于價值貢獻的激勵機制。通過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塑造提效降本的管理導向,圍繞管理者的主責主業,系統性自上而下設立關鍵績效指標,并關注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和沖突性、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之間的權重等。通過完善的宣傳動員機制,在年度指標發布大會、干部大會和員工代表大會等場合,在思想上、行動上引導組織主動開展提效工作,全面營造提效降本的工作氛圍。
2 建立公平的工效評價方法
我們知道公平本身就是最好的激勵,在公平的環境中,人們會產生高的工作績效。為了能夠公平地對工效進行準確性評價,首先要定義和拆分基于產量和任務的兩類工作;其次要建立一個基于工序編制人數與定額產量的關聯數據庫,并輸出一套精準的整機工效定額數據庫;再次要明確目標工時和工效的評價方法和公式。
定義工時類別:根據工作特點,可以將工效作業內容分為派工類和加工作業類兩大類,派工類工作就是為支撐生產加工作業而發生的各類工作任務,如更換機種、生產樣機等。加工作業類工作就是以“產品增值”為核心的各種加工和操作,即完成產品或零件的各工序加工。
整機工效定額管理:成立編制定額項目組,針對產品的機型,分產品系列、加工類型、自制/外協等差異,按機型、生產線、部件制定出編制人數與班產定額。通過五步法梳理出整機單臺工時,先逐個工序梳理工藝編制人數與工藝定額產量,計算出單臺單序工時;然后根據工藝路線加總歸集計算出分線體的單臺代表部件工時;再根據不同線體的定額權重,計算出綜合性的單臺代表部件工時;最后將構成每個整機的單臺代表部件工時加總,得出整機的單臺工時。
目標工時與工效的計算方法:目標工時由基于工藝定額的單臺工時乘以產量得到的加工工時,加上基于任務的派工工時組成。工效的計算公式為目標產量除以目標工時所得的小時產出,可以根據需要計算出目標工效和實際工效。
3 建立基于工效的激勵機制
在公平的評價機制下,我們還需要更重要的激勵措施——金錢激勵,這是因為金錢具備重要性、可見性這兩個最基本的特征。為了實現激勵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兩類激勵方式:一類是針對核心人才的心智激勵,這是因為人的心智決定行為的選擇,決定了人們決策前的邏輯判斷習慣,心智的不同,直接導致行為結果不同;另一類是針對基于目標工時的綜合工效獎金激勵。
對核心人才來講,金錢激勵最重要,但精神激勵會更重要,因為核心人才的動力來自于內驅力,而內驅力則來自于內在工作價值的認可和成就感,與此同時,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股權激勵、期權激勵更是必不可少的激勵措施,以避免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以工效作業的部門或團隊為激勵單位,建立以目標工時為導向的工效獎金激勵機制,應該遵循標準產量下的獎金總額管控原則、標準產量下的津貼總額管控原則、派工工時比例管控原則、責任工時損失追繳原則,進而體現出“價值創造”和“多勞多得”的薪酬分配導向。工效獎金總額一般情況下,由單臺工時、效率水平和產出三個要素來決定,團隊為了獲得較高的金錢激勵,可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工藝效率、管理創新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益管理提高產量和減少工時投入。
工效獎金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為目標工時總額范圍內超出基礎定額工時的價值貢獻而支付的獎金,產量和人數一旦固定的話獎金總額也就固定了;第二部分是為月度總產出而支付的產量獎金,產量越多獎金越多;第三部分是為派工任務而支付的補償式獎金;第四部分是外部責任追繳成功而支付的補償式獎金。
在核心人才激勵的前提下,工效獎金激勵機制可以引導員工提高小時產量和高效完成派工任務,同時也會給高效作業者帶來更高的工資收入。固定產量下,鼓勵員工用較少的時間,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以便有時間獲得休息機會,或者生產其他工序產品而獲得額外計件收入。有助于引導員工通過兼崗、兼序、重新作業組合等工作獲得較高計件收入。
變革永遠在路上,我們需要不斷的迭代升級,打造適應企業發展的激勵機制,引導組織主動性開展效率提升工作,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陳春花著.管理的常識:讓管理發揮績效的7個基本概念[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