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尋小學語文作文課堂的激勵機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在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有效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作文動機,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上,從而促進小學生愿意習作,熱愛寫作,把“要我寫”變為“我要寫”。而要有效地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鮮活有力的作文課堂激勵機制。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激勵
  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是師生活動、集思廣益的課堂。教師合理的、有趣的課程編排,不僅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作文在語文科目考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師在作文課堂中要有所偏重,通過激勵的方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高度。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點燃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做任何事情都能事半功倍。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其由于自身認知規律的限制,在興趣中獲取的知識更為牢靠。良好、輕松的課堂氛圍對激發學生興趣起到了正面的影響。那么,怎么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教師就要從多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積極向上的人格魅力。其次,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再次,要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要走到學生中去。教師營造的課堂環境對學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一個好的氛圍里面,學生是放松的、積極的,能夠與教師積極互動。試想一下,教師在課堂上談笑風生,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就不會出現教師單一、刻板地灌輸,學生依賴成性的現象。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學習的快樂,一堂課下來,學生還會覺得意猶未盡。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中引入古詩詞的鑒賞,和學生一起感受古典音樂,都能喚起學生的聯想,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感悟文學魅力,并培養了語感,達到了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二、教學不局限于課堂,將閱讀寫作融入生活
  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只想在教室里提高寫作水平是不切實際的。教師可以把作文課堂搬到公園,看看草長鶯飛,小橋流水。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很自然地就浮現在腦海中,這就是生活中聯想的力量。將寫作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寫作,二者相輔相成。寫作需要素材,素材是通過閱讀而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偉大的唐代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說博覽群書,把書讀透,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無時無刻不在閱讀,與學生分享閱讀方法、心得,也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閱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實際上很多知識的獲取是來自課堂之外的。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篩選之后給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書,學生閱讀之后再回到課堂討論、寫讀后感等等,教師在課堂上一一點評,做好總結工作。將這種模式不斷重復,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獲取不同寫作手法的運用,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寫作素材就可以信手拈來,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對閱讀寫作的喜愛,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性循環。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們可以把寫作看成是一門藝術,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進行文字的排列和組合,將一篇美文呈現出來。
  三、尊重學生的自我感受,合理智慧鼓勵
  小學階段是學生個性化很強的時期,尊重學生,在教學中是通過聆聽學生的觀點、采納學生的建議來體現的。有些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強行將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不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不給學生提出異議的機會,最終導致學生興趣不高。所以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感受。激勵可以使人變得更好,小學生很在意家長和教師的表揚,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進行一一表揚,這樣就能讓學生覺得教師對自己是重視的,從而覺得有所成就,感到快樂。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要給予表揚肯定,口頭語言表達就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教師的重視,比如:“你的想法很獨特,能說說你是怎么想到的嗎?”“連這本書你都看過啊,看來我得向你學習了?!薄澳愎P記做得很好,等下給大家傳閱下?!苯處熢谡n堂上一句表揚的話,就能達到讓學生繼續努力的效果。對于課堂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從另一方面鼓勵,比如說:“你這個想法還是不錯的,如果能把這里改一下就更好了?!币鄰恼嬉龑?,不要讓學生產生一種“我很笨、我什么都學不好”的想法。適當鼓勵可以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仍需要改進的地方,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不斷進步,遇見更好的自己。
  四、注重適時引導,推動學生自主思考
  教師在小學生眼里都是博學多才的形象,沒有教師不懂的知識,也沒有教師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的權威性和不可冒犯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形成了很強的依賴性,教師說的都是對的,教師對課本的講解都是標準答案,如果跟教師給出的答案不一致就都是錯的。學生的這種依賴心理直接導致了學生的盲從,不會自主思考學習。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上,教師要設置一個開放性題目,要學生參與到對題目的探討中來,使課堂的四十分鐘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小學教師在作文課上要求學生說說對荷花的認識,有的學生說“荷花很高雅”,有的學生說“荷花聞起來很香”,有的學生說“荷花在夏天開放”,有的學生說“荷花的藕和蓮子可以食用”。學生在對荷花的討論中,學到了關于荷花的不同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思考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小學語文作文課堂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教師通過營造輕松、平等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的感受,積極引導等多方面的措施,使學生獲取知識,提高作文水平。事物都是發展的,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注重帶領學生將作文課堂融入生活,并能在生活中運用課堂知識,兩者相結合,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馮亞瑾.原來作文課可以這樣給力[J].教育革新,2012(01).
  [2]孫曙光.“師生合作評價”課堂反思性實踐研究[J].現代外語,2017(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2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