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指導教學方式探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要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為目標,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出活躍的閱讀教學氛圍。本文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指導教學方式進行分析探討,期望對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 語文 高年級 閱讀指導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98-02
一、創建閱讀教學情境,加深文本意境理解
詩歌一直是閱讀指導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詩歌,為了引導學生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教師可采用情境創設法開展閱讀指導活動。教師可讓學生對詩歌進行反復誦讀,要求學生在誦讀時保證讀音準確,并且還要有一定的節奏,從而使學生在誦讀詩歌的過程中,能夠進入到詩歌里描寫的意境之中,進而讓學生體悟到詩歌的情感美。同時,大部分詩歌中都存在一些關鍵的詞和句,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理解作者的用意,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批注、勾畫等方法,標示出詩歌中的關鍵詞句。此外,教師在進行詩歌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并為學生展示與詩歌中場景相關的圖片,借此將學生帶入到詩境當中,增強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二、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領悟文本
在語文高年級閱讀指導中,教師要采取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共同理解文本的深刻內涵,共享集體思考和協作的成果。為了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教師可采用閱讀表演的方法開展閱讀指導活動。在閱讀表演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建表演小組,根據文本內容安排角色,既可以模仿文本中的對話語言進行表演,也可以對文本進行再創作,展現學生對文本的自我理解。如,在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由不同的組員扮演“晏子”和“楚王”,練習二人的三次“斗智”,通過語氣和語調的運用來展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各小組在閱讀和理解原文后,將晏子的聰明才智和楚王的無可奈何演繹得淋漓盡致,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三、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使學生能夠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閱讀目的、閱讀要求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不斷增強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主要閱讀方法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瀏覽法。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使信息量激增,而且內容的變化速度也比較快,讓學生對所有的篇目進行詳細閱讀,顯然不切實際。因此,針對篇幅較長且重要程度不高的文章,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瀏覽法進行閱讀,著重了解內容概況、主題思想和寫作方法即可。二是精讀法。對于篇幅短、質量高的文章,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精讀法進行閱讀,通過對全文的詳細閱讀,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從中獲取知識。三是讀思結合法。閱讀并不是簡單的看書,而是要在讀的過程中思考作者為何這樣用詞,想要表達何種內涵。對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讀思結合法進行閱讀,促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四、運用有效教學評價,增強學生閱讀信心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指導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具體策略如下:一是合理運用評價語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善于運用富有情感的評價語言,從而使學生從中獲得情感的熏陶。教師應充分發揮出語言的優勢,并投入真實感情,提高評價效果,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二是積極鼓勵。高年級的小學生有很強的自尊心,為避免影響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教師在評價時,應當以積極的鼓勵評價為主,從而使學生在接受評價時,能夠收獲成功的喜悅。需要注意的是,鼓勵評價雖然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起到激勵的作用,但過多的鼓勵和表揚,可能無法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不足,所以在鼓勵的同時,教師應針對學生閱讀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和引導,這樣可以增強評價效果。三是實事求是。為體現出教學評價的作用,教師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對于學生好的方面應給予肯定,并促使學生保持下去。同時,要指出學生閱讀中的錯誤,幫助他們糾正錯誤。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指導教學要明確教學目標,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幫助學生樹立閱讀自信心,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進而使學生突破閱讀障礙,深化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李英麗.趣味閱讀教學法對提升小學閱讀教學質量的探析[J].小學生(中旬刊),2018(11):121-122.
[2]李洪艷.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11):134-1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