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所謂的個性化閱讀,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尊重學生對于文章知識閱讀的理解,但是同時也要做到尊重文本,要讓學生是在尊重原作者意愿的前提下,進行文本內容的理解,從而稱之為真正的個性化閱讀。因此,本文將立足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指導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94-01
對于我國學校教育教學來說,其中語文課程教學,是基礎教學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的開始,我國便給學生設置了語文課程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學校教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為明確的一點,就是要讓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要形成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因此,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也有許多教師貫徹落實這一觀點,就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許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就一直采用著個性化閱讀的方式,展開課程教學。然而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其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教學的有效推進,和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認真回顧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尋找,從而才能夠有效推進和落實個性化閱讀在課堂上的發展。本文將結合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指導策略展開研究。
一、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響應社會對于語文教學的需求,從而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對學生展開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式,推動課程教學。然而在落實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其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得到及時的發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的發展。
1.沒有做到尊重文本。
第一,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誒呦做到尊重文本。對于課程教學來說,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同樣也是學生知識的來源。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課程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在充分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課程教學??墒?,在很多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的時候,對于個性化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教師認為個性化教學,實際上就是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對于課文的理解。因而,很多學生提出了不正確的理解,也沒有得到教師的及時糾正。這樣一來,就使得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尊重文本,從而形成的閱讀理解,也不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2.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第二,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落實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閱讀教學。個性化閱讀教學,主要指的是學生的個性化,而不是教師的個性化,所以整個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的意愿為主。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還是以自己的意愿為主導,只是偶爾在進行課程問答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但是在學生做到的時候,教師也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標準答案式的回答。從而構建的課堂教學,完全體現不出個性化,也不利于學生與課堂教學的發展。
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方式
正是因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其中存在著上述所講的問題,所以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更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從而來推動個性化閱讀教學,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個性化閱讀課堂教學。
1.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首先,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想要落實好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就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對于學生來說,不同的學生之間,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生在對知識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就要從學生的差異性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理解,來進行閱讀的教學,體現課堂教學的差異性。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匆匆》的時候,這篇課文主要是給學生傳達了時間的流逝,從而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課文題目“匆匆”說說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學生闡述自己意見的時候,剩下沒有說的同學,教師可以讓他們以自我歸類的形式,進行意見的歸類,從而針對不同的類別的看法,教師便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從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不同學生的對于課程的學習,落實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
2.結合文本內涵,進行引導。
其次,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就需要從文本內涵的角度著手,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引導,從而來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實現對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當然,這里所指的閱讀引導,并不是要將學生引導到標準答案上面,而是讓學生對于閱讀思維的理解,能夠以作者寫文時的目的相符合,從而來推動個性化閱讀教學。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手指》的時候,這篇課文主要是給學生五個手指各有長短,從而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的優勢劣勢各有不同,指導團結的重要性。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教授完之后,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因此,這個時候,就會有學生說:“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夠干更多的事情?!比欢瑯右矔袑W生說:“我認為,五根手指都很自信,并且愿意展現自己的優點,所以我以后也要自信,并展示自己的優點。”而教師在聽了這個學生的回答之后,教師也不能說學生的思維想法錯誤,但是這一觀點,確實與教材文本索要傳達的思想內容不符合,所以教師不能夠把這種想法當成是個性,就忽略不計。而是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告訴學生:“雖然說課文中有描寫不同手指中的長處,但是最后還是要手指合力才能夠完成任務,就像你們喜歡的英雄打怪獸一樣,每個英雄都有他厲害的地方,但是遇到特別難的怪獸的時候,就需要團結,從而才能夠取得成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從而落實個性化閱讀教學。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重要的教學內容,為了讓學生形成更好的閱讀課堂體驗,教師需要采用個性化閱讀的方式。其中為了落實好個性化閱讀,教師需要平衡學生與文本,并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文本閱讀的引導,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志梅.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26):191-191.
[2]袁再明.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好家長,2018(24):160-1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