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閱讀的價值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小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但從教學實際來看,教師對小學生的閱讀指導較為缺乏,甚至是空缺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質量,筆者提出了保證學生好讀書、讀好書以及讀書好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語文課程標準》反映的正是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國家對課外閱讀增加量與提高質的要求。閱讀應該成為學生終身的習慣。小學正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課外閱讀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息息相關。所以,只有愛閱讀才能更愛語文,只有快樂閱讀才能更好地運用語文知識。
  一、好讀書:激發閱讀興趣,主動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有時候不是學生不愛閱讀,而是他們沒有合適的讀本或感興趣的閱讀方向。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上對學生加以引導,激發其閱讀興趣,那么學生也會以主動閱讀來回應。
 ?。ㄒ唬┰O置懸念,意猶未盡
  小學生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之深入閱讀。絕大多數學生都愛聽故事,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給學生講自己想要推薦的書籍中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是一個經典的片段,在學生意猶未盡時戛然而止,最后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或者是片段的出處,以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欲望。如推薦《三國演義》時,教師可講“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講到曹操試探劉備時便暫停,下節課請學生接著講后面的情節。如此,學生會對推薦的書籍充滿好奇心,而好奇心將驅使學生主動讀書。長此以往,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便會與日俱增,閱讀書籍的種類也會日漸豐富,課外閱讀對學生來說就不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個愛好。
 ?。ǘ┱n內拓展,推薦書目
  小學生所接觸的課外讀物有限,為了響應大閱讀的趨勢,教師心中應該有所教年段學生的推薦書目,并向學生推廣這些書目。例如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楊氏之子》時,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探索,就能跨越時代鴻溝,體會楊氏之子的聰穎,以及作家對其飽含的感情。要進一步探索魏晉時期的精神文化,教師可以推薦《世說新語》讀物,學生可以由表及里,體會古人的風姿及風骨。再如,學習課文《北京的春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在激起學生的興趣之后,向學生推薦《駱駝祥子》,讓學生領略老舍先生平淡卻雋永的文筆風采。以此類推,教師可根據每單元的主題推薦書目,也可根據課文推薦相關作者的同一類型的課外書籍,以一篇帶動一本,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組織活動,享受快樂
  相對于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習,小學生一般更愛多種多樣的活動。所以教師在推薦閱讀之后,還應該多組織閱讀活動來鞏固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想要提高學生的古詩詞興趣和素養,就可以組織“詩詞大會”“飛花令比賽”等活動,這種活動既可以展示學生的風采,也可以增強學生成為“詩詞達人”的信心?;顒拥男问娇梢载S富多樣,目的是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體會閱讀帶來的快樂。
  二、讀好書:傳授閱讀方法,高效指導
 ?。ㄒ唬┚x書籍,制定計劃
  雖然說學生需要廣泛、大量的閱讀,但并不是開卷就會有益。這個時候需要教師為學生“掃雷”,規避不利于學生成長的書籍。同時,推薦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以及閱讀能力培養的書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不同區域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愛好。一般來說,貼近學生生活的讀物更能得到學生的喜愛。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段特點選擇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書目。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前做好課外閱讀計劃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依據學生的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有助于閱讀教學的展開和推進,做到心中有數,眼里有學生。
 ?。ǘ┓椒ㄖ笇В鹃喿x
  好讀書和讀好書是讀書不同的境界,好讀書是興趣、愛好,而讀好書關注的是過程和方法。一般來說,課外閱讀課型分為閱讀推薦課、閱讀指導課、閱讀欣賞課、閱讀分析(講評)課、閱讀匯報課五種。每種課型因為其特點不同,教學思路也不一樣。如閱讀推薦課的思路首先是巧妙導入,激發興趣。然后是分步導讀,了解概貌。接著呈現精彩,誘生期待。最后是走進讀物,安靜閱讀。讀書還是讀經典名著、讀整本書最有效果,只有縱觀全文才能將人物、故事情節串聯起來,體會作者的寫作風格??赏ㄟ^四步走的方法指導整本原著閱讀。第一步,讓學生觀看前言后序,了解寫作背景、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第二步,采用瀏覽法、跳讀法閱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第三步,觀看目錄,了解故事情節。第四步,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參考譯文,作批注或摘記。
  (三)讀記聯合,讀寫結合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也就是說讀書必須做筆記來加強記憶。課外閱讀對學生的影響不應該停留在表面,而應該浸潤學生的心靈。讀書筆記就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使之讀有所記、讀有所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不理解、不會讀的字詞進行批注,還可以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養成讀記結合的習慣。讀書筆記內容既可以摘抄,類似閱讀推薦卡、摘抄好詞好句,也可以是總結,類似制作書簽和思維導圖。閱讀能為寫作積累素材,大量閱讀后需要學生去寫作、去運用,這樣知識才能內化成學生自己的東西。
  三、讀書好: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終身讀書
 ?。ㄒ唬┬〗M合作,多元評價
  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這需要持續的興趣來奠基。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跟進引導,采取獎罰分明的評價方式,這樣學生閱讀才更有動力。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每周量化各小組成員的閱讀成果,進行一次讀書匯報活動,把最好的小組評選為“悅讀小組”。小學生都喜歡在教師和同學面前展現自己,而且有集體榮譽感。有評價才有進步的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及時對小組的閱讀進行評價。當然,評價也要采取多元的形式,如各小組之間互評、組內自評等。教師的評價應該以鼓勵、稱贊為先,建議、意見為主,幫助學生揚長避短,走閱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ǘI造氛圍,自主閱讀
  環境影響人,環境創造人。所以,教師要在班級內營造閱讀氛圍,讓這種閱讀氛圍影響學生。首先,以身作則。教師自身就要養成愛閱讀的習慣,言傳不如身教,一個有書香氣韻的教師才有可能教出來儒雅的學生。其次,書香文化。在班級內設置與閱讀相關的專欄展示區。精心利用好圖書角的功能,選書要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閱讀喜好,特別要選出一個借閱書籍登記員和圖書管理員。適當地表揚借閱書籍數量名列前茅的學生,還可以獎勵他們一些小禮物?;蛘呗撓嫡Z文課本布置相關聯的閱讀任務。教師平時也可以布置家庭閱讀作業,并通過一些問題來檢測學生的自學自讀情況。盡量引導學生以一篇帶動一本,以一本帶動多本,不斷擴大閱讀量。
 ?。ㄈV泛閱讀,提高質量
  正如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在《論學問》里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所以,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腹有詩書氣自華,有閱讀量的積累才有質的提升與飛躍。一個人只讀一個作家的書或者讀一種類型的書,其思維會固化,只有接受不同類型、不同作家的作品,學生的思維才會更活躍、發散。例如,學生不能只讀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集,還要讀一讀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是符合新課標理念、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的培養的。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并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如冰心所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參考文獻
  [1]桂華.提高小學生(中段)課外閱讀水平的行為方式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3.
  [2]趙瑞霞.烏海市實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