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課外閱讀指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素質教育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其中,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尊重真理,富有責任心的健全的人格。課外閱讀把追求學問變成學生自覺自愿的行動,有助于實現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的目的。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更是世界范圍教育成功的經驗。小學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從小學開始就要進行閱讀,僅閱讀教材中的知識是不夠的,需要學生不斷進行課外閱讀才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一、處理好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之間的關系
  課外閱讀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但這并不是說課堂閱讀就不重要,因此,我們要正視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主要閱讀教材課文,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教材課文時培養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有了閱讀的能力和興趣后,學生才能夠閱讀課堂以外的書籍、報刊。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做到想閱讀什么就閱讀什么。課外閱讀很重要,但是也不能盲目,要在課堂教育的基礎上開展課外閱讀,以課堂教學的講讀為主,課外閱讀起到學習的輔助作用,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相輔相成。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有時由于篇幅的限制,將某作品節選一部分放到教材中,學生在課外就可以找到相關作品,閱讀全篇。課堂閱讀是學習閱讀的方法,課外閱讀是對閱讀方法的應用,學以致用,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二、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
  課外閱讀不是盲目的,閱讀漫畫也是閱讀,但是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小學生在選擇課外閱讀的材料時,可以選擇教材中節選的作品,找到相應的全文來進行閱讀;或者在課堂上教師講的是某作者的作品,學生在課后可以選擇這個作者的其他作品進行閱讀;有的教材中內容比較深刻,學生難以理解,此時學生就可以在課后查找關于該文章的資料進行閱讀,幫助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在課堂上教師會對閱讀方法進行專項訓練,為了鞏固知識,學生可以在課外閱讀時用上這些方法,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選一些優秀的文章進行閱讀,然后一起討論,相互學習。
  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氛圍很重要,學校要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例如在走廊和文化墻上設計閱讀內容,為學校的建筑物進行命名,讓整個學校彌漫著書香氣息。教師可以在教室里設立一個讀書角,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有趣的書籍帶來,大家一起共享,或者是交納班費,購買一些有意義的書籍,放在教室里供學生閱讀,有時候學生還可以一起討論,挖掘書中的樂趣。
  四、課外閱讀活動形式多樣化
  將語文課前五分鐘定為學生的閱讀時間,前三分鐘全班同學一起朗讀教材上的段落或者古詩詞,后兩分鐘挑選兩名學生來闡述自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早讀或者午讀時學生可以自由大聲地朗讀課外材料,教師偶爾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讓學生保持閱讀的熱情。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和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教師和家長可以用生動形象的方式介紹某本書的作者,或者是書中精彩的環節,但只是點到而不說全,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課后自行閱讀,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五、注重課外閱讀檢查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采取事先布置,讀后檢查的方式,檢查的方式有多種,例如報告會。教師定期舉行課外閱讀報告會,讓學生報告自己這段時間閱讀了什么書籍,感悟是什么;讀書筆記。書寫所閱讀文章的摘要、簡介、感悟等。結合語課外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量,但是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很強,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去閱讀有意義的課外書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水平,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家長有耐心,更需要學生有恒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6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