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人們開始意識到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是相輔相成的。然而,目前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受網絡文化、課業負擔、閱讀趣味、方法指導等因素的影響,高中生缺少課外閱讀興趣,進而導致他們課外閱讀的效果不太理想。文章從全員參與營造書香氛圍、開展課外閱讀主題活動、強化課外閱讀方法指導、建立課外閱讀長效機制四個方面入手,探索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使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能夠相互結合,以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課外閱讀;指導策略;高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5-0009-02
一、加強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當前,無論是高中語文新課改的發展趨勢,還是語文高考改革大方向,都統一指向了閱讀的變化:與傳統的高考相比,當前語文課外閱讀“體量”增加,閱讀的文本樣式更為豐富多樣,課外閱讀的深度有所增加。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們對待課外閱讀的態度卻很淡漠,不少家長將教材以外的課外閱讀理解為“讀閑書”,教師將課外閱讀視為“分外事”,不予強調或點撥指導。盡管《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高中生的課外閱讀量做了明確要求:包括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再加之其他讀物,總量應達到150萬字以上。但是在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長效機制的建立等方面,依然缺乏明確具體的指導意見與評價標準。因此,無論是從語文高考角度,還是從學生成長角度來看,加強對高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指導都十分必要的。
二、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問題分析
當前,高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現狀令人擔憂,不少學生的閱讀數量不足,閱讀時間難以保證,閱讀方法欠缺,閱讀品位不高,他們對動漫、武俠、言情等通俗讀物的閱讀興趣更濃。而智能手機的普及,分散了學生較多的精力與時間,使他們無暇進行有目的、有價值、有深度的課外閱讀。于是信息瀏覽式的快餐閱讀代替了自主思考的深度閱讀,碎片化閱讀代替了經典閱讀。究其原因,是因為應試體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并沒有明確課外閱讀的書目、指導策略、反饋評價標準。教師將課外閱讀視為教學之外的事,學生不問,教師則不指導;學生問了,教師根據個人經驗指導,隨意而低效。學生欠缺課外閱讀意識,而學?;虬嗉壱埠苌賴@課外閱讀開展主題活動,這樣一來,就導致了當前課外閱讀低效狀態的形成。
三、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1.全員參與營造書香氛圍
加強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首先是要發動師生全員參與閱讀,倡導書香文化,營造書香氛圍,讓師生樂于課外閱讀,有時間閱讀。在實際調查中筆者發現,語文教師閱讀少甚至不閱讀的現象較為普遍,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參加大小會議等,占據了教師太多的時間,使他們無暇閱讀,更無法研究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而應試環境下的高中生則沉浸在題海之中,并沒有時間進行充分的課外閱讀。對此,學??稍谡n程安排、圖書投放等方面稍作調整,開設課外閱讀交流課或創立刊物,讓師生以座談形式或以文字形式分享閱讀心得;還可以班級為單位設立“圖書角”,由專人保管圖書,對圖書借閱形成大數據,以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偏好、閱讀時長等,進而推動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2.開展課外閱讀主題活動
學者或名家講座、讀書分享會、“書香伴我行”閱讀活動、詩詞大會等主題式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一方面大大豐富了高中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將課外閱讀以活動的形式落實了下來。當然,開展這種專題活動前要根據學校、年級、班級等的具體情況設計出相應的方案,具體到每學期的活動次數、活動內容、預設目標、評價標準等。比如,教師組織學生觀看《百家講壇》上的“易中天品三國”,讓學生從中大致了解三國故事,獲得解讀方法,并產生閱讀期待,而后借助“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精讀《三國演義》。在活動開展期間,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點撥與指導,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還可以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討,如:如何看待曹操的奸與雄?如何看待關羽的“忠義”?諸葛亮能三分天下,為何不能一統天下?……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曾在班內舉辦“閱讀挑戰賽”,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一本名著并且每天都要寫讀書報告(有一定的字數要求)?;顒拥拈_展,改變了班里的讀書風氣,使經典讀物代替了通俗讀物,使深度閱讀代替了消遣性閱讀。為了強化課外閱讀,教師不僅要開展課外閱讀主題活動,還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點撥指導。
3.強化課外閱讀方法指導
當前,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失當或缺失,嚴重限制了高中生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使學生的課外閱讀難見成效。如何強化課外閱讀方法指導?首先,階梯式閱讀,循序漸進。不同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認知與接受規律有所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而有所規劃、有所側重、有所區別,設計系統的高中階梯式閱讀方案。其次,貫通教材、讀本與課外讀物之間的聯系。教師根據階梯式閱讀方案,引導學生將他們在課內閱讀教學中掌握的方法與技巧運用到課外閱讀實踐中去。如閱讀《狂人日記》時,可讓學生結合教材選編的魯迅的文章來讀,教師再從人物形象、環境描寫、故事情節、主題內容、語言特色、寫作技巧等方面進行說明講解。而在閱讀《論語》《孟子》等古典書籍時,可以讓學生對它們所體現的思想內涵、語言特色等進行對比。最后,讀寫結合,以寫促讀。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做摘抄、寫批注、寫讀書筆記等方式,將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教師可以通過方法指導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形成個性化閱讀認知,在閱讀中發展自身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與思辨能力。
4.建立課外閱讀長效機制
為避免課外閱讀的隨意性、盲目性、低效性,教師在課外閱讀指導時,要建立課外閱讀長效機制,可組織學生參與閱讀打卡活動,及時追蹤閱讀進度;可成立閱讀互助小組,開展閱讀評價與分析,明確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可使用多元化的課外閱讀評價方式,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見解與發現。當然,對于難度較大的閱讀書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納入“個人閱讀工程”,采用拆分故事閱讀法,化整為零地進行閱讀,以完成閱讀任務。如學生通過學習《林黛玉進賈府》,對《紅樓夢》的梗概有了大致認識并將《紅樓夢》歸為愛情小說,而高中語文讀本上的《訴肺腑》等讓學生對《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故事情節等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他們跳出了“愛情”的范疇來看這一小說,對小說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期待。教師抓住這一機會,通過引導學生畫人物關系圖、了解故事情節等,讓學生從“經典”的角度來解讀《紅樓夢》。
總之,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而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吳亞強.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設計方案[J].文學教育(下),2018(8):102-103.
[2] 熊永富.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72.
[4] 彭懷永.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138+146.
?。ㄘ熑尉庉?nbsp; 農越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