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有關教育部門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國民科學文化素養的提高層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將課外閱讀與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已成為語文教師著重探討的重要課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要注重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構建完善的課外閱讀評價體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策略分析
  語文是一門應用廣泛的實用性學科,在國民教育領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探討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外閱讀課堂教學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的目標
  現階段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立足于閱讀教學,用大量的閱讀教學時間來幫助學生積累語文學習經驗與知識。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且學生進行閱讀的題材大多選自課內閱讀,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而在課堂上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恰恰彌補了課內閱讀教學的不足,有效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的原則
  高中語文教師若想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外閱讀教學效率與質量,首先,應在制定課堂教學計劃與教研目標時徹底突破以往傳統灌輸式閱讀思維模式的枷鎖,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整合,在對課內閱讀進行仔細研究與研讀的基礎上,用課外閱讀對課內閱讀題材進行延伸與拓展,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例如,在講解《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言文時,由于部分高中生不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邯鄲學步》《刻舟求劍》等故事情節較強的文言文,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語感與學習積極性。其次,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遵循經典性原則,在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盡可能選擇那些經典的、具有教育意義的讀物,真正實現課外閱讀教學的教育價值。最后,高中課外閱讀教學還要遵循可發展性原則,在課外讀物的選擇與應用上,立足學生的發展視角,選擇一些符合高中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課外閱讀材料,提高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的策略
  1.教師發揮引導示范作用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其行為習慣與價值理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若想有效提高課外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首先要實現自我完善,積極發揮引導示范作用。
  第一,教師要緊隨時代潮流,在思想上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培養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在向學生闡明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時,切忌采用批評命令式的教導,而應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用自身的知識素養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引導者的作用,當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難題時,要及時引導,使學生充分理解閱讀的內容,而非硬性地知識灌輸。
  第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其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閱讀素養,這樣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與精神的雙向交流。要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感興趣的讀物,來增加師生間的互動頻率,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前赤壁》相關的課外讀物時,可以事先對文章寫作的人物背景和時代背景進行簡要介紹,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思考,隨后將《前赤壁》與《赤壁》進行對比教學,以此提高課外閱讀的教學效率。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F階段大多數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課堂閱讀效率與閱讀效果較差,因此,如何利用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閱讀教材的種類進行篩選,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高中生的閱讀效率。例如,在講解《蘭亭集序》時,可以讓學生大聲地朗讀文章中的優美詩句,學生只有在大聲朗讀中才能對文章中的優美詩句有深入的理解,更好地品味其中的情感與韻味。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優美詩句進行摘抄,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行為。其次,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和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優選閱讀,通過對《巴黎圣母院》《邊城》等經典文章進行節選性閱讀,讓學生體會作品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師還可以進行計劃閱讀,避免學生盲目地選擇文章。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每月閱讀書籍的數量和題材類別進行指導和規定,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
  第四,在閱讀文章的選擇方面要遵循科學性和經典性原則。首先,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的環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場所不應僅局限于語文課堂,還可以延伸到家庭,教師要將課堂閱讀教學與家庭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比如,可以通過在班級張貼名人字畫、優秀文章等方式,為班級同學營造溫馨活躍的閱讀學習氛圍;也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家長閱讀交流會、家訪等形式與家長之間進行有效交流與溝通。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要牢牢把握經典名著閱讀的標準。現階段大多數高中生都沒有理清經典名著的范圍,這就要求教師先把握經典名著的范圍與標準,隨后對學生進行經典名著的閱讀指導,采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閱讀模式。例如,在講解《水滸傳》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等情節進行是非判斷,進行取舍性吸收。
  2.構建完善的課外閱讀評價體系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要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與評價,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階段的課外閱讀是一種開放性較強的閱讀,它不受閱讀環境、閱讀場所、閱讀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學校應根據社會的閱讀需求與自身的發展情況,構建完備的閱讀評價體系。與此同時,還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課外閱讀具有引導性和特殊性,若想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就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學評價方式,而要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的閱讀過程層面,并注重學生的個體閱讀差異。通過良好課外閱讀評價機制的建立,積極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其次,在構建課外閱讀評價體系時,要將評價主體由教師的個人行為擴展到評價群體的共同行為。通常來說,評價主體是由了解學生閱讀行為、閱讀速度、閱讀習慣的教師、學生、家長共同構成的,將其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可以使課外閱讀評價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行為。
  綜上所述,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教學有效整合,對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社會主義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等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不僅是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的必由之路,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師生關系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陳笑涵.淺析課外閱讀對高中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1).
  [2]楊曉燕.課外閱讀對高中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積極作用[J].考試周刊,2016,(74).
  [3]徐學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與創造性探討[J].考試周刊,2018,(27).
  [4]劉仕林.試析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對寫作水平的促進作用[J].新課程(下旬),2016,(7).
  [5]顧文偉.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認知[J].中學語文(上旬·教學大參考),2018,(1).
   (責任編輯 趙永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66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