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日益取得輝煌的成就,我國國際地位也逐漸上升,弘揚我國文化就成了擺在面前的有一個艱巨任務。語文作為我國漢語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國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工具,而寫作又是語文素養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做好語文教學的同時,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掌握扎實的基礎寫作,為以后更加深入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66-02
寫作不僅僅是作者借助文字表達內心情感和自身觀點的創作活動,更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方式,縱觀中華文明五千多年,如果沒有無數文人墨客揮毫寫作,那么我國文化會出現很大的斷層和缺失。因此教師要把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目標來推進,利用小學語文課堂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寫作技巧,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各種基礎能力快速提升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內,教師應當結合課外閱讀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增長學生的知識面,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幫助。
一、小學語文閱讀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閱讀是一個吸收的過程,而寫作又是一種很好的釋放過程,只有將兩者達到一定的平衡才能從閱讀中有最大的收獲,在寫作中進行最好的表達,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要明確這一要點。
首先從閱讀中學生能夠積攢許多相關的寫作技巧與寫作素材,學生在閱讀一篇好的文章時往往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對于其中的內容與結構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學生便能從閱讀中收獲許多有效的寫作技巧與寫作素材,同時在閱讀過程中,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與對于詞句的應用能力。此外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局限性,大多比較缺乏生活經驗與寫作素材,而閱讀便是一種很好的讓學生了解世界,開拓眼界的方式,從中積累有效的作文素材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發現寫作素材的能力,讓學生明白原來這些內容也可以這樣寫,讓學生更輕松的完成寫作。
再者通過寫作也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通過寫作的積累學生會慢慢培養一種創作者思維,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能將這種思維帶入從而更好地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水平。
最后通過課外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相比與課本中規定的內容來說更有吸引力,此外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能進行更多的自主思考,不用像學習課本內容那樣一直跟著教師的教學步伐,從而能更好培養學生的分析與思辨能力,這些能力也能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課外閱讀積累寫作所需素材
在當今社會,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已經成為了公民必備的一種基礎能力,對于人們未來發展有著很大幫助。小學作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啟蒙階段,寫作能力同樣也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教師要利用好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還沒有培養起來,很難從生活實際中積累具體的例子,此時課外閱讀就派上了用場。小學生閱讀的內容大多是一些記敘文,多用事例來表明一個觀點或者說明一個道理,這些故事就需要學生在日常閱讀中注重積累,形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庫,方便日后寫作使用。例如學習《白楊》一課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這篇課文之后應當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植物的作文,主題不限,根據學生自己愛好來選擇。如果學生在課前沒有課外閱讀的積累,一時間肯定難以下手。但是學生有前期課外閱讀積累之后,學生可以根據素材庫來選擇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主題,結合教師要求完成作文寫作。這樣的素材積累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就好像是廚師手里的食材一樣,只有具有完善的素材,才能寫出上乘的作文。
三、學習多樣化的寫作手法與鍛煉遣詞造句的能力
作文教學之所以要引入課外閱讀,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僅憑教師和課本,學生接觸到的寫作手法太過單一,不利于學生習作能力多元化發展,會限制學生未來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引入課外閱讀,一方面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豐富的素材,另一方面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作者多樣化的寫作手法,在寫作中加以應用。寫作手法作為串聯起整篇文章的核心,是需要學生在長期寫作訓練中加以培養的,如果說素材之于學生好像是食材之于廚師,那么寫作手法之于學生就仿佛是火候之于廚師,這二者的重要性也就毋庸置疑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學習借鑒作者各種新穎的寫作手法,讓自己的寫作更加出彩。
通過課外閱讀能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與遣詞用字的能力,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受限,雖然也掌握了一定數目的漢字,但仍存在許多生字和對于許多詞語無法進行合理的運用與理解,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是他們積累漢字與成語一個很好的方式。
此外詞句的規范性教學也是一個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讓學生正確地使用詞句是教師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例如,運用“忍俊不禁”這個成語時,許多學生仍會使用類似“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這樣明顯錯誤的句子,而課外閱讀中的書籍大多經過嚴格的審稿與校核的,所以不會出現詞句運用方面的問題,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會將如何正確地運用詞句的方式印入腦海,這對于小學語文中的作文教學也會很有幫助,同時通過模仿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也能利用詞句進行正確合理的表達。
四、注重仿寫訓練
語文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目,很多知識和能力都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具體體現,寫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中,寫作成為了每個人必備的基礎能力,平時我們要寫微博、發博客;工作中還要編寫各種軟文,日常還要寫作各種文書合同,可以說寫作已經成為了現代人離不開的一種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大量課外閱讀的同時,要注重讓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所謂的仿寫訓練是學生在最初接觸寫作時一種十分重要的寫作訓練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寫作時模仿作者的寫作思路,在不斷的模仿訓練中來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書籍內容片段,讓學生來仿造這一內容進行寫作,這一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對于這些內容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時也能通過成熟的內容片段的仿寫,培養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與對寫作結構進行合理分布的能力。仿寫訓練目前已經得到了理論界好的學者和實際教學中的教師的論證檢驗,反響良好,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教師應當保證每周讓學生進行一次仿寫訓練,這樣既可以檢驗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訓練,對于學生語文素養提高有很大促進作用。仿寫訓練應當作為一種長期堅持的寫作方法在教學中堅持運用,讓學生通過大量的仿寫來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手法。
小學語文是學生語言能力的開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則是學生寫作能力的啟蒙,對于學生未來是否能成為“筆桿子”有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僅憑課堂內和課本內的學習內容,學生很難掌握足夠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手法,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掌握更多樣化的寫作技巧,為接下來更加深入的寫作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余志芳.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25.
[2]李彩玲.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