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具有關鍵性作用的課程,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兩個核心目標。利用閱讀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是現階段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重要環節,課外閱讀在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上作用顯著,因此本研究中筆者將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研究,希望本研究觀點可供參考。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
引言:
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一直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點工作內容,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效果不佳。寫作能力提升要求學生具備很好的邏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基礎,課外閱讀可以在這些層面的能力提升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積極利用課外閱讀契機。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小學生嚴重缺乏語言組織能力,對身邊的事物觀察了解不夠,導致學生在語言表達、組織上會出現很多漏洞,會出現成語亂用、出現語病等情況。同時,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范圍狹窄,知識面不夠寬闊,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往往都是做的表面功夫,所寫的內容都是比較相近的。如此長久發展,致使學生在寫作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并導致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情緒,使學生逐漸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并做好教學計劃,有效地進行教學[1]。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2.1課外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習興趣激發對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產生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忽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诖?,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就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體會閱讀學習的樂趣,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機結合[2]。例如,在學習課本中的某一篇目時,一些課外閱讀活動就有必要增加。如在學完朱自清的《匆匆》后,可以找一些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來閱讀,檢驗閱讀成果可以以“朱自清作品欣賞會”或“朱自清散文朗誦會”等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學習完《景陽岡》《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課文后,可以對名著中精選的有關章節進行閱讀;對于如《葉公好龍》《賣火柴的小女孩》《將相和》等故事性較強的寓言、童話、歷史傳記,可以分類開展故事會;而距學生生活較遠的內容,比如《圓明園的毀滅》《十六年前的回憶》等,則應倡導學生對有關資料多搜集,再進行拓展性閱讀。
2.2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課外閱讀學習過程是學生逐漸突破課內閱讀教學范圍局限,實現自我能力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利于學生語言積累,然后助力語言理解能力提升。教師在指導學生突破閱讀重、難點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征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和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氛圍中,實現對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2]。比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魯迅的《狂人日記》,就需要首先讓學生了解魯迅所生活的時代,同時也要為學生簡單介紹魯迅此篇小說中所涉及的一些常識和歷史,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地理解魯迅當時的寫作背景,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入一個閱讀的場景當中,更好地去理解這篇小說中的內容。
2.3在課外閱讀中能夠積累寫作技巧
在課外閱讀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積累寫作素材,也可以習得寫作技巧,通過借鑒和模仿,最終實現對寫作技巧的內化。如在《伊索寓言》中,我們看到故事將人物的思想與動物的形象相結合,《龜兔賽跑》在我們的認識中,烏龜和兔子賽跑,得勝者毋庸置疑應該是腿子的,那粗壯有力的后腿,一彈一跳就能夠蹦出很遠,而烏龜卻只能慢悠悠地在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但是故事的結局卻在人們的意料之外,我們看到,最后的結局是烏龜贏了兔子。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能夠激發人們的好奇心,故事的結局恰恰引起了學生們的思考和感悟,這種將琵琶反彈的效果值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效地借鑒和嘗試。
2.4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的文章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小學生的作文很多都有缺乏感情色彩的通病,而課外閱讀就可以使學生的文章更加富有感情色彩[3]。對于課外閱讀,學生們往往是抱著十分的興趣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更為深切地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從而將這種感情表達方式借鑒到自身的寫作之中。就好比上文中寫到的對“夏天”的描述,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獲得寫作感情的過程,可以使他們認真感悟課外閱讀作品,從而獲得情感共鳴,進而將這種情感加以借鑒。學生們不僅通過課外閱讀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還將這種情感體驗運用在作文之中,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4]。例如,我們的學生在閱讀《寓言故事》的過程中,他們就借鑒了寓言故事的那種寓言體寫作手法,比如學生對螃蟹的的描寫:“螃蟹從一開始的只活在自己的殼里,不敢探出頭來示人,害怕跟人接觸,怕遇到傷害,到后來由于一些因素,螃蟹暴露在陽光下,起初它是害怕的,也是被人嘲笑的,但是時間久了螃蟹慢慢適應了外界的環境,享受被陽光哺育的感覺,開始和別人交談正視他人”。這篇文章描寫了螃蟹從一開始的性格內向,排斥外界到后來變得樂觀觀并融入環境的一個變化過程。同時也有一定的寓意,把螃蟹擬人化,通過對螃蟹內心的描述來展現自己的觀點與感情。使作品十分生動,表現出了學生們真摯的情感。
結束語:
綜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在很多程度上需要閱讀教學作為支撐,傳統的教學模式影響下,我們比較關注課內閱讀理解,但是新的教育理念影響下,我們對閱讀教學的關注不僅僅停留在課內,提升課外閱讀質量,促進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也是我們需要承擔的教學任務。本研究中筆者將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研究,旨在提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麗華,梁艷玲.淺議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J].新課程:教研版,201,12(02):521-522.
[2]阮南.淺談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2(10):265-266.
[3]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上旬,2015,11(10):158-159.
[4]張榆.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小作家選刊,2015,32(12):136-137.
?。ㄋ拇ㄊ〕啥际信碇菔宣惔烘傂W 6119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