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搜集信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輸入信息、分析信息、輸出信息,對于成長過程中的小學生而言,這三個方面的能力他們都缺乏。筆者認為,在開展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開展的聽讀說寫四項活動,目標就是在幫助學生擁有理解與表達的能力,讓學生生成積極地情感與思想,而這一目標實現的根本就是學生能夠很好的處理信息。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者,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加強作文教學,因為,在學生寫作文的過程中,需要同時積極預設了信息處理的三個階段。對于學生擁有語言能力有極大的幫助。那么,如何才能開展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呢?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者,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主要目標就是教會學生傾聽與說話。不要小看這兩個環節,會傾聽,學生才能積極地收集語言學習,也就是說,他們會觀察,能發現,能歸結,能感悟,才能傾聽。會說話,學生才能將語言信息進行積極的編組,精確優美或者說是有感染力的表達自己的思想。由此可見,讓小學生會傾聽,會說話其實是極為困難的。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語文可以充分展現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如何才能實現這些教學目標呢?筆者給出的建議是,開展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本文中筆者就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好作文教學進行了分析。
一、讓學生明了為什么而寫
筆者認為,在應試教育氛圍中,學生生成厭學情緒,變得越來越叛逆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不知道為什么而學,迫于壓力而學,自然會讓學生反感。在小學生參與的寫作教學中,也是如此。因此筆者建議,我們要讓學生明了為什么而寫。記得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關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學生為什么要學作文?;卮鹚坪醪⒉浑y,當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寫作文?!比~老先生這番話言簡意賅,點明要義。學會寫作的本領,等于掌握了社會交際的工具。這種工具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日趨重要,對于任何人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終身受益。也許這就是作文教學的目的吧。
二、和學生的心靈對話
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小學生適度模仿,畢竟他們還能力不足,尤其是在錘煉語言方面,他們的能力更不足。學生可以模仿相關的技巧,但是,不能模仿虛假的情感。只有學生能夠投入自己的情感而寫,學生才能寫出有感染力的作文。如在交流《一件討厭的事》這篇文章時,我不僅僅停留在文章真實才能感動人的教育上,還在班級中針對這件事展開了討論。在七嘴八舌的議論中,邴建雷同學流淚了,班長流淚了,曾經那樣說過邴建雷的同學流淚了……整個過程,我始終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傾聽,再傾聽,心緒被學生感染著、激動著。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善待學生錯誤的理念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生,學生受到教師責任心的感染,從而認真、負責地從事學習,相信會逐漸形成有責任心的人格;而觸動孩子們自己心靈的對話,在他們的心靈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讓他們漸漸學會欣賞、學會分享、學會贊美、學會感恩。
三、應用好教材資源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在模仿,而這里的模仿往往是有優化載體的,我們在應用這些載體的過程中,要注意融入多重教育目標,讓學生提升學的效率,獲得更多的觸動。筆者認為,模仿過程中最佳的載體就是教材資源。如在教學《氣象學家竺可楨》一文時,筆者在“日記數量”后的“日記情懷”板塊中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當四十多本日記呈現在我們面前時,當我們一頁一頁地翻閱竺可楨的日記時,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天氣嗎?僅僅是大自然的變化嗎?那么,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們還看到了什么?請從文章中找到依據?!彪S后的精讀文本中,竺可楨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學生,霎時間,學生情不自禁欲以文字傾訴感情: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日記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從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日記中,我還看到了他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學生的敬仰、愛慕之情在字里行間盡情地表露著。
四、引領學生投入生活
能夠打動人心的作文,必然有滿滿的生活元素。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最困擾的事就是不知道寫什么,有了題目,但是腦海里一點兒信息也沒有。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最佳方法就是引領學生投入生活。讓學生擁有觀察的眼睛,能夠發現生活中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能夠抓拍表象中的內涵,讓學生生成想寫的欲望?!吧钭魑摹笔恰巴ㄟ^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在培養語言能力同時,通過以生活內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深化對生活認識,使學生形成主體性的人格”。在作文教學中,要廣開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學生能夠做到關注生活,有感而發。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陽光,即便是同學中間的沖突、矛盾、誤會、爭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種生活的樂趣,這些都是自己思考寫作的好題材,而不能把它當作是一種煩惱,一種包袱。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現自我,盡情地抒發自我情感,敘述親身經歷,描繪內心世界,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能烙上情感個性的印記,涂上獨特心靈的色彩。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在多個方面為學生做好啟蒙,通過啟蒙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內心去感悟生活、感悟世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長為生活中的一員。在小學階段我們幫助學生擁有語文學習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寫作,因此,筆者認為,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者,我們要注意從生活出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逐漸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許娟娟.淺談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教學指導策略[J].網絡論文,2013(2).
[2]翁云.中年級起步習作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交流版,201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