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理念在不斷更新,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也更加重視。一成不變的作文教學已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采取多樣化、多元化、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源動力,從而提高課堂質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方式
小學生既是作文教學的對象,也是主體,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讓小學生能夠展現自我。一般情況下,學生的作文表達都比較含蓄,教師需要引導和啟發學生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突出自己的特點,展示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這樣個性化教學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如何采取高效的個性化作文教學也是小學作文教師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一、積累作文素材,做到有米可炊
“作文”就是要進行創作才能成文,既然要創作,就離不開創作素材,這就需要學生不斷進行素材積累。學生只有豐富的作文素材作為支撐,在寫作時才能夠信手拈來,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發揮引導者與指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學生將閱讀、積累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小學生除了將課本中的知識運用到作文中來,課外的一些有價值的素材也十分可取。
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閱讀的難易程度來對學生平日的素材積累進行有效指導。首先應當立足課本,從課文閱讀開始積累,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時,教師會讓小學生先背誦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及詞語,并且理解句子和詞語適用的語境,這樣在寫作時不僅有話可說,而且還能夠使得表達更加精準。除此之外,還會為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讓其徜徉在閱讀的世界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素材積累。
素材積累的途徑有很多,教師在指導時要切合實際,讓小學生能夠切實有所收獲。很多人認為積累素材只要從課本中抄寫背誦就可以,其實不然,創作來源于生活,即使是作文也與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多去觀察,多觀察身邊的人與事、景色與生活,在平時的生活中做個有心人,這樣隨時隨地都能夠積累到作文素材。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多種感官被有效調動起來,整個人的情感體驗也更加豐富了?!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作文素材積累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要想在寫作中得心應手,就需要長期堅持積累,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點滴積累。
二、激發學生情感,做到個性體驗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寫作技巧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廣為傳頌的文章除了有相應的寫作技巧外,更多的是描寫一件事或是一個人時具有真情實感,在情感體驗上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要想實現個性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就需要學生進行有效的體驗,從而產生情感共鳴。
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對教師來講是一項挑戰,但是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作文的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情實感,這樣也就達到了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最佳效果。在學習《觸摸春天》時,教師就會用古人描寫春天的詩句來引入教學作文教學內容,如志南《絕句》中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敝熳郧濉洞骸分械摹靶〔萃低档貜耐晾镢@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弊屝W生先感受下文人墨客心中春的模樣以及對春的感受,然后再回到《觸摸春天》中,在文章中找尋春天的意象,讓學生從語句描寫的意象中感受春天的特點。
無論是賞析春天的詩句還是讓學生去品讀有關春天的文章,都需要學生親自去體驗、感受春天的魅力。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切身感受春天,讓小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嗅覺等去體驗、去感受,并且和《觸摸春天》中的春天進行合理對比。之后教師再對小學生進行提問,讓每位學生自己提煉用個性化的語句或是詞語來描繪自己認知中的春天與所見所聞的春天。教師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與其產生一定的共鳴,這樣小學生表達情感與認知的自信心也會更強,在今后的寫作中也就更愿意將情感融入其中,寫出的作文也會更加出彩,這樣個性化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三、訓練寫作能力,做到方式多樣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光靠理論學習是無法完成一篇文章的,還需要不斷進行實踐?!皩懽鳌本褪且獔猿謱?,小學生剛開始進行寫作時可能會有不知所措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通過多樣化的寫作教學方法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其能夠在寫作中有個性化的發展。另外,個性化的作文教學就是要讓小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作文,無論是在素材積累上還是在平時的寫作訓練時,教師都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寫作培養。
因教師有時嚴格規定在寫作時要統一格式,這就使得小學生在寫作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束縛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如在學習《父親的菜園》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來對家中的菜園或是路邊的花壇等畫面進行描寫,并且還要仔細觀察菜園或是花壇,在畫面描寫時融入自己的情感。這樣通過課文學習作為引子,逐步引申到作文教學中,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此外,平時的家庭作業中,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作文寫作,讓學生進行創作,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即興創作,而在課外,學生有相對較寬裕的時間來進行寫作思考,這也是鍛煉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鍛煉寫作能力需要學生長期堅持,所以寫日記也是非常有效的訓練方式之一。小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與喜好選擇適合自己并且喜歡的訓練方式進行寫作練習,這樣就不會枯燥乏味,而且有助于個性化的發展。
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越來越符合當前的教學需求,從小培養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激發其情感體驗,讓其想象力、創造力等得以展示,這樣不僅能夠提升作文課堂質量,也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國英.小學作文個性化教學的研究[J].學周刊,2019(09).
[2]梁發友.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