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創新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屬于較為重要的組成內容,但同樣作文也是語文教學中較難的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有效的創新個性化作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次觀察主要從個性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各個教學途徑進行了探究及分析,旨在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促進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創新教學
語文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也是學生們難以克服的“困難”,現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一般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接受寫作技巧灌輸的狀態,作文教學過程中未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未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及獨立的空間進行思考及探究,導致學生們寫作水平較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作文教學中的單一、固定及灌輸性的教學策略,積極開展相應的作文教學課堂,因此,有效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創新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在充分分析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
在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立足于真實生活經驗、情感等基礎上進行寫作,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之前應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及寫作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探討,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寫作指導,在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進行看待,引導學生從自身感受出發開展寫作,突出特點,增添作文的色彩及新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讓每位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容
在小學作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展個性化寫作教學時應結合生活感悟,引導學生們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對寫作素材進行創新整合及二次創作,將質量較高的文化內容轉化為可以利用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們對于寫作的認知程度。如在進行《棉鞋里的陽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任務完成之后可以給予學生獨立的空間及足夠的時間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親身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關于自己家庭中父母對自己的愛、對長輩的愛及自己對父母、長輩的愛的具體事件,將其簡單地記錄下來并記錄自己的感受,為“記一件難忘的事”“我的××”等題材的寫作積累素材,幫助學生做好“學以致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三、引導學生在模仿中二次創新,提高個性化的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們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挖掘傳統語文書本中值得學習及模仿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掌握文字表達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詞句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及創造力開展個性化的創新,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及思維開展寫作創新,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
總之,在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實施分析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及引導學生在模仿中二次創新等途徑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韓召同.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個性化作文教學探討[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2):191.
[2] 劉公蘭. 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25(9):24-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2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