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媒體+教育”的發展機遇及途徑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媒體+教育”即通過新媒體工具,將優質的教育資源輸入到教育資源貧乏的地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及移動智能手機的廣泛運用,開辟了“互聯網+”時代。教育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的一部分,有教育資源地區不均衡的問題?;ヂ摼W與教育相結合,給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以合肥市芙蓉永紅幼教幼兒園為例,描述當前私立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并從政府政策、群眾反映等方面分析新媒體教育的發展機遇和可行性,并提出合理模式及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互聯網;教育;機遇;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0.042
  0 引言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結合起來,成為一體。受益于部分細分行業的良好市場表現,以及基于手機應用商店為核心的產業鏈生態的初步形成,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穩步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教育是國家極為重視的部分,部分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經濟水平,在教育設施上無法及時更新,很難獲得與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資源?;ヂ摼W與其他行業相結合的方式,為其他行業開辟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互聯網+”教育亦然。互聯網為教育提供新的傳播渠道,由“互聯網+教育”衍生出的“新媒體+教育”,受到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合肥市芙蓉永紅幼教幼兒園,在互聯網環境下積極嘗試多媒體進行教學,但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將新媒體運用到教育上,則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一部分教育資源地區分布和園區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如利用直播工具,向教育資源缺乏的地區直播幼兒課程,使該地區的幼兒能夠獲得和城市相當水平的教育。
  1 “互聯網+”時代教育發展問題分析
  1.1 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仍突出
  發達地區比欠發達地區有更好的教育資源,這種現象曾經在中國存在著很長時間。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教育資源地區不均衡的問題得到了明顯的解決,各種教育APP,讓教育資源得到了跨地區的分享。但目前APP的目標用戶集中在初中及以上年級的學科,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相對較少,幼兒教育及小學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仍然突出,師資力量不健全的問題嚴重。欠發達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教師流動性較大,許多幼師從業人員更愿意在發達地區發展,偏遠地區人才少,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1.2 入園貴、入園難問題引起重視
  學前教育資源不足,是目前學前教育面臨的客觀問題。高收費民辦園四處可見,公立園“學位難求”是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情況。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欠發達地區外出務工的人數流動,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引起國家重視?!盎ヂ摼W+”時代下,利用新媒體進行教育有望緩解這一難題。對于各偏遠地區的幼兒園來說,在公共區域利用新媒體教學,可以增加同一時間受教育人數,間接的減少地區教育成本,也是對于師資力量上一種補充。
  1.3 “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多樣化的要求
  傳統教育依靠教師資源口口相傳,學生長期從同一老師處獲取信息,這種方式讓學生獲取的信息具有局限性,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渠道單一所獲取的信息就具有片面性。而通過“互聯網+”教育,學生可以在網上聽取不同老師的課程,根據自己的所喜歡的授課方式選擇不同的老師,不同老師傳播自己的理解與解題新方法,方便學生從各個方面去理解知識。新媒體+教育既方便學生對知識的預習與鞏固,也滿足了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多樣化的要求。但在這種環境下,對學生信息甄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互聯網+”時代教育發展機遇
  2.1 國家政策支持
  “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學前教育資源的供給規模、教育經費的投入數額以及師資隊伍的供給數量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國要加強對出生人口的動態監測,科學供給幼小教育資源;實行城鄉差異化的幼小教育政策;強化公共財政對學前教育資源的支持力度,保障“全面二孩”的受教育權利。
  2012-2016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連年增長,占GDP比例連續五年保持在4%以上,國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不斷增長,教育機會不斷增多。新媒體教育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有著良好的宏觀成長環境。
  2.2 用戶接受度逐漸提高
  影響在線教育平臺的用戶持續使用意愿的因素有用戶滿意度、感知有用性和信任等。感知有用性對用戶滿意度和信任的影響比較明顯,導致其對用戶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也較大。新媒體教育用新型的教育工具,為用戶提供服務,用戶認可這種方式能給自己帶來有用的知識,便會持續使用。
  目前公立學校中有小學生約1億人,從小學到大學,有重點學校一路緊缺的特點,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有極高的重視,教育資源供不應求,課外加餐需求強烈。這樣的教育環境,促使群眾對于在線教育有著更高的期待。利用直播教學是一種資源的共享,在某種意義上間接增加了教育資源的供給,緩解矛盾。新媒體+教育,在學校等公共區域采用,有利于減少學校運營的成本,讓新媒體教育的接觸范圍更廣,還會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感。當前,用戶對在線教育的接受度不斷提升、在線付費意識逐漸養成以及線上學習體驗和效果的提升是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2.3 市場環境發展環境好
  在線教育此前也是經歷過大發展時期。經過20年曲折發展,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在2017年借助“直播”實現了規?;儸F,2018年市場規模達2517.6億元,付費用戶數達1.35億,未來短期內增速保持在20%左右。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2517.6億元,同比增長25.7%,預計未來3-5年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16%-24%,增長勢頭保持穩健。近期,在線教育投融資再創新高,截至2017年9月20日,在線教育領域公開的融資次數達到147筆,累計涉及資金75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的120筆。   在線教育平臺如MOOC等平臺除了銷售已錄制完成的網課外,也開始逐漸涉及銷售直播課程。目前大多數的在線教育平臺集中在K12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領域,早教則較少涉及,K12領域中的低年級教育同樣,正因如此,筆者所提出的在線教育有著明確的目標用戶。筆者所提出的新媒體與教育的結合對于擁有貧乏的教育資源的地區的小幼學生來說,有非凡的意義。二者目標用戶有重合的部分,但也各有側重,因此我們的新媒體教育的發展競爭壓力相對較小。由于偏遠地區網絡設施不健全,在某種程度上,需要學校提供公共區域及新媒體教學的工具。
  我們提倡利用直播的方式結合VR和AR技術,為教育事業減少人力的成本,也能給偏遠貧困地區帶來與城市幼童相同的教育資源,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
  3 新媒體+教育發展途徑
  筆者主張從微信公眾平臺開始進行宣傳,后期逐漸發展成APP的移動O2O服務平臺,以直播課程、視頻教學為依托,以線上教學與線下互動相結合為形式。
  3.1 微信公眾號
  依托于微信公眾號,定期發送關于新媒體教育的新聞、技術發展狀況,讓用戶更方便的了解新媒體教育相關資訊,潛移默化改變教育觀念。除了微信公眾號,在發展前期可以通過開發出微信小程序,直接的使用新媒體教育的部分功能并且縮減前期運營成本。
  3.2 APP方向
  直播的好處在于可以一對多進行,偏遠地區的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直播對兒童進行線上教育,而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學??梢越M織共同學習。APP上直播的教師資源,則可以來自于一些城市里公立學校,也可以來自于一些自發支教的志愿者,同樣也可以來自于一些平臺中的使用者。利用后期平臺和客戶優勢,實現孩子家長既是平臺消費者,又是平臺資源的生產者,使得有志于幼兒教育的人員加入進來提供特色的教育資源,實現就業創業。直播課程結束后剪輯成視頻課程,對優秀的視頻課程,設置收費,這是知識付費的運用,為直播的用戶提供收益。
  3.3 新媒體技術
  技術與平臺成熟后,利用VR和AR技術、電視會議、投影的一些特點,開發直播課程終端接收設備,改善直播課程的效果,建立網上虛擬班級,進一步增強互動性,同時更加接近于傳統的教室授課環境模式,避免長時間看屏幕對孩子視力的影響和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性。
  4 新媒體+教育對策建議
  對如永紅幼教幼兒園這樣的私立幼兒園或者地區偏僻的幼兒園來說,由于眾多幼教都更愿意留教育城市里薪酬待遇較好的學校,因此在線教育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矛盾。通過直播等新媒體,在后期技術成熟后可以采用VR和AR等技術,將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的課程內容輸送到偏遠地區或資源不豐富的地區,這一方式更增加了使用者的體驗感。對于技術與教育相結合而言有重要意義。兩個不同的地區可以設置對接園區,方便信息的交流;也可以選擇采用個人的直播來給孩子進行教學。新媒體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教育機構、用戶三方面的支持。
  4.1 政府部門
  在線教育已經獲得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在資本市場上飽受青睞。由于在線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達到扶持偏遠地區教育的目的,因而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給偏遠地區安裝合適的基礎設施,以配合新媒體教育的實現。其次,對于新媒體教育平臺(側重于扶持偏遠地區)的項目,政府也應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在融資、技術研發上給予一定的補貼。
  4.2 教育機構
  這里的教育機構轉指提供新媒體教育的平臺方,要不斷創新,盡可能的嘗試多種新媒體與教育相結合,給平臺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互聯網環境下教育機構的發展,需要流量,網絡經濟下,只有獲得更多的用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教育機構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平臺可以通過短視頻、網絡媒體加強宣傳。同時官方的信息宣傳渠道也十分重要,隨著移動網絡的發展,移動端的宣傳漸漸成為主戰場,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推出相關資訊,吸引用戶,同時PC端也不能松懈,需做好官方網站的維護工作,傳統的宣傳方式也可以適當增加投入。
  在技術上,僅僅局限于利用直播傳遞知識是不夠的,教育機構要不斷挖掘新興技術,同時要保證技術運轉正常,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梢酝瞥鲆恍┹o助教學的機器,既是為提供更好的教學效果服務,也能利用其來挖掘盈利點。
  在內容上,可以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及推送,挖掘優秀的課程資源,提高平臺的影響力,做好內容服務,才能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4.3 用戶
  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的園區可以適當的利用新媒體教育的方式實現資源的共享,將所擁有的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上。網絡經濟下,用戶量對一個互聯網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線教育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用戶的支持。
  采用直播教學是一種新興事物,而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基本無自主選擇的意識,主要還是家長主導,因而家長的教育觀念很影響平臺的被接受度。家長要積極接觸新事物,轉變關于教育方式的觀念,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方式的選擇。網絡時代下,信息資源極其豐富。傳統教育方式接觸面較小,在線教育則能很好的改變這種問題。通過AR和VR技術,實現教育資源的實時共享,家長可以和孩子在家中共同學習,促進情感交流。
  5 結束語
  在教育資源供不應求,且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下,新媒體教育無疑給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新媒體教育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跟隨時代的潮流,助力教育扶貧的同時,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滲入教育行業,精準抓住目標用戶,定位于小幼學生,開拓出教育市場中的藍海,避免與K12企業等正面競爭,同時為不同的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把握住發展的機遇。
  參考文獻
  [1]張勁松,章鳳君.在線教育平臺用戶持續使用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05):134-137.
  [2]王蕓,王建虎,王群利.“互聯網+”時代教育直播的SWOT分析[J].微型電腦應用,2019,35(03):26-28+34.
  [3]凌韻.在線教育呈規范發展趨勢[N].中國教育報,2019-03-23(003).
  [4]劉詠春.大數據時代在線教育的發展研究[J].傳播與版權,2019,(02):146-1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7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