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時代孕育新技術,創造新機遇,帶來新挑戰,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催生下,新興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傳統的新聞輿論生態面臨挑戰,輿論媒體的主戰場已經從紙媒、電視、廣播、網站轉移到移動終端——智能手機上。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當前的一項緊迫課題。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29
1 媒體融合概念解析
媒體融合是指平面、影視、廣播、網絡等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數碼技術平臺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功能一體化優勢互補,多元互動的全媒體新聞傳播方式。
2 秦皇島媒體融合發展現狀
秦皇島因勢而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媒體融合發展模式,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成立新媒體中心;秦皇島日報社于2016年12月成立融媒體中心,探索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資源優化整合平臺。融合了秦皇島新聞網、制作發布平臺(含秦皇島日報微信,秦皇島晚報微信微博,秦皇島新聞網微信微博)、運營推廣管理平臺和秦皇島外文網絡平臺(秦皇島外語頻道),擴大了融媒體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 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和難題
當前,秦皇島媒體融合情況總體上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媒體融合發展思維形成共識,發展方向明確。二是新媒體發展初具規模,人員構成穩定。三是新媒體產品發布常態化,盈利模式逐漸形成。
但是,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面臨一些障礙和難題。
?。?)資金投入力度不足,一采多發機制待建。融媒體建設既需要將媒體原有的采編系統和新媒體采編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和結構打通,還需要通過建立大數據庫和融媒體內容生產平臺來保障融媒體中心的運營,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因缺乏建設資金投入,報社融媒體發展所必備的軟件系統沒有引入,沒有做到數據融通、多元創作及版權監控;硬件設備也不足以支撐現階段多頻聯動、多軌道輸出、多形態發布的發展需求。資金匱乏已經成為阻礙推進融媒體建設步伐的最大障礙。
在移動優先的融媒體時代,如何運用大數據分析系統和智庫系統在海量的信息和數據堆疊中分析大眾輿論場的特點、聚焦點、傳播形態,繼而判斷當下需要著力關注的選題,讓融媒體各平臺迅速展開“一鍵式”權威發聲,直抵人心、吸引用戶,才是我們當下最應該關注并著力實現的課題。
?。?)內部結構亟需調整,體制機制有待優化。融媒體建設不是簡單的媒體形態相加,而是需要打破固有機制實現相融,否則就會“形合而神離”。融媒體建設需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內部組織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從而能夠使其更加適應融媒體建設的整體節奏,有效起到助推而非阻礙作用。此外,融媒體中心建設過程中出現流程不一、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問題,難以充分激發全媒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如新聞采編過程中部門間存在溝通成本大、采編效率低等問題。因此只有真正實現組織架構、體制機制的一體化,深入分析融媒體語境下各部門協調溝通能力、內部流程管理、用人機制、管理體制、考核機制等的發展模式,才能實現各種媒體形態的相加相融,增強內部凝聚力和協調力,有效推動融媒體的建設發展。
(3)融媒人員嚴重不足,疲于工作難出精品。秦皇島日報社融媒體中心現有的30名員工除了要負責研發運維“秦皇島新聞網”(省級重點新聞網站)、“秦皇島外語頻道”、“掌上秦皇島”客戶端、“秦皇島日報”微信公眾號、“秦皇島晚報”微信公眾號、“秦皇島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秦皇島晚報”微博、“秦皇島新聞網”微博、“口袋輿情”APP等自有官方網端微平臺,還要運營與第三方合作的“新華社現場云”“ZAKER秦皇島”兩個直播平臺,并托管運營多個微信公眾號。在保證各既有平臺日常推送的同時,還要策劃創意性欄目,并完成340萬年度經營任務以及配合營收任務的網上廣告和政務宣傳業務?,F在,融媒體所有員工都處于一崗多責、“5+2”“白+黑”、 365天無休的工作狀態。工作量大,員工疲于應對難出精品。
(4)產品創新意識不夠,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創新意識是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活力源泉,面對產品內容市場的同質化問題需要通過創新來打破僵局,開辟道路。運用新媒體、新思維、新技術突破創新,順應新媒體傳播規律,用嶄新的內容形式,豐富的呈現形態為產品市場帶來活力。打造立足本地的、具有鮮明垂直化特色的互聯網產品,以報網聯動的方式把產品運營的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不放棄紙媒用戶,沉淀核心用戶,以用戶為導向進行產品的推廣和運營。
一方面,秦皇島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員工疲于應對大量常態工作對融媒體產品內容缺乏創新意識,在融媒體產品制作項目中,產品策劃缺少方向性,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傳播效果。媒體融合發展中對創意策劃類人才需求明顯。
另一方面,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缺乏專業技能人才的情況,產品研發軟件類人才,產品策劃類人才、設計制作和視覺呈現類人才、運營推廣類人才、熟練運用新媒體語言的新聞采編類人才嚴重短缺,大力培養和引進極具有專業能力又具備融媒體創新意識的全媒型人才是當務之急。
(5)網宣與營收雙間挑,融媒建設負重前行。在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融媒體既要圓滿完成網上宣傳任務,還要完成年度經營任務。例如,秦皇島日報社融媒體中心2017年營收100萬元,2018年營收280萬元,2019年要實現營收340萬元。雖然2018年營收位于河北省各地市報社融媒體中心營收任務前列,但是運營收入難以滿足融媒體發展全年的整體支出,仍然需要由報社財務“反哺”。為此,面對機遇與挑戰,在沒有足夠資金投入和支持的情況下,融媒體建設只能負重前行。 4 秦皇島媒體融合發展對策
全面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建設“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新聞輿論工作面臨的新挑戰,秦皇島應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建成新型主流媒體,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1)融媒建設資金支持。省、市黨委和政府要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針對秦皇島融媒體建設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撥付專項建設資金,購進專業技術、設備,推進媒體融合建設進度與效果,改變融媒體建設負重前行的艱難局面。
(2)人才引進政策支持。省、市黨委應加大融媒體人才引進政策支持力度,根據融媒發展需要,招聘具有專業技能的產品研發軟件類人才,融媒產品策劃類人才、設計制作和視覺呈現類人才、新媒體運營推廣類人才、熟練運用新媒體語言的新聞采編類人才等,助力融媒體建設的長遠發展。
?。?)深耕主業堅持內容為王。對于新聞媒體來說,內容永遠是根本,是決定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移動終端及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智能手機將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服務、社交、溝通等功能一體化,具備了全媒體功能,成為人們便攜的傳播終端。媒體融合就是在深耕主業的前提下,將原來分散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部門的采編資源、內容、采編隊伍、采編發流程、傳播渠道、技術方案、廣告資源、市場接口等,融合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上來解決。建設一個“中央廚房”式的綜合技術平臺,成為媒體融合后的內容加工基地,承擔所有新媒體領域的技術支撐,并負責產品設計和市場對接。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在重視技術引領和驅動的同時,必須堅持“內容為王”的宗旨,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跨界融合創造新經濟增長點。媒體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到媒體發展的方方面面,從理念、資金、技術、隊伍、管理、經營、內容、渠道、平臺,到未來發展方向無不包含在內。誰在媒體融合發展中占領新聞輿論主導權,誰就能占領輿論主戰場。融合后的媒體要結合自己的優勢和影響力,改進原有的收益模式,改變單一的廣告+發行等營收方式,通過廣告+發行+增值服務+信息服務+技術服務+跨界發展的多元化收益模式,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5 結束語
不日新者必日退,媒體革新圖存的必由之路,群眾在哪里,媒體的引導力、傳播力就要延伸到哪里。只有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因勢而謀、應勢而動,才是生存之道。
參考文獻
[1]郭小暢.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融合發展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4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