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層統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社會快速發展,基層統計人員所起到的作用逐漸增強,統計人員素質關系著企業及事業單位的發展,這就需要統計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根據形勢變化對自身做出適當調整,能夠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做好統計工作,為決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很多單位、政府部門都面臨重大變革,其中統計工作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對于基層統計人員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這樣不僅可以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還能發揮出統計人員自身價值,確保統計工作順利進行。
一、基層統計從業人員隊伍素質與能力方面的欠缺
從目前基層統計人員隊伍情況來看,整體素質相對偏低,很多統計人員沒有受過全面、系統培訓,就從事統計工作,盡管可以完成簡單的統計任務,但遇到專業性較強的任務時常常不知所措,無法找到解決辦法,使得統計效率不斷降低。具體體現為:一是缺乏專業性。很多統計人員年齡偏大,不能全面了解統計知識,更是缺少統計內容與其他工作的聯系,使得工作質量得不到明顯提高。有的統計人員不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仍然運用傳統模式來工作,不僅浪費大量時間,還使得統計人員面臨較大的任務量,導致其工作壓力較大。某縣級統計單位的一次調查顯示,該單位40歲以下人員在工作中經常使用計算機辦公的占73%,偶爾使用的占22.7%,很少使用的占4.3%;而40歲以上人員工作中經常使用計算機辦公的占39.6%,偶爾使用的占56.8%,很少使用的占3.6%。二是職業素質不高。一些統計人員只是為了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沒有對數據進行仔細核查,使得數據質量不能得到保障,這樣不僅增加了風險因素,還給單位發展帶來一定阻礙。
二、基層統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一)道德素質
統計工作會涉及到眾多數據以及信息,如果統計人員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為了個人利益出現泄漏數據現象,這樣不僅會給單位造成嚴重損失,還會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道德素質是統計人員必備的一種素質,當統計人員具有道德素質時,會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遵循職業相關原則,對自己行為進行有效約束,避免做出違反規則的事情,從而確保單位利益不受到損害。職業素質具體體現為:一是敬業愛崗。高素質的統計人員應該熱愛自己的工作,通過工作來展現出自我價值,這樣不僅可以使統計人員保持較高的熱情,還能使其腳踏實地做事,有效完成上級領導交代的任務。二是作風樸實。優秀的統計人員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在處理平時工作時,要堅持實事求是這一原則,保持客觀態度,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忠于單位,把單位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在統計工作中,統計人員要自覺為公眾服務,對公眾利益進行充分考慮,真正為單位、公眾辦實事,從而提高單位社會效益。
(二)專業素質
統計工作內容較為繁多,專業性相對較高,需要統計人員有著較強專業技能才能勝任這份工作,統計信息對于經濟決策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統計人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統計工作,通過平時學習不斷儲備統計知識,從而高效完成統計工作。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統計人員所要掌握的知識面逐漸增多,單一的統計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單位的需求,需要統計人員具備以下專業素質:一是掌握宏觀與微觀經濟學知識。通過經濟學知識的學習可以讓統計人員對經濟形勢有一定把控,根據經濟環境變化做出適當調整,這樣可以使統計人員樹立長遠眼光,對單位進行全局把控,這對于單位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統計人員會對宏觀經濟進行全面研究,掌握其變量情況以及各項指標等,這樣可以促使領導者從全局角度來制定決策,確保決策的精準性。微觀經濟學涉及到彈性理論以及資本市場等內容,在把控全局的基礎上從微觀進行調整,從而提高統計工作質量。二是掌握統計知識。一名高素質統計人員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對業務技能進行熟練掌握,在學習統計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領域的知識進行學習,如會計、金融等,這樣才能掌握統計工作相關規律,對其運行情況有著充分了解。
(三)管理分析能力
對于統計人員而言,要把學到的統計知識與工作緊密結合,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對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全面培養,形成創新思維,提高工作質量。當面對復雜的統計工作時,統計人員要學會抓重點,對難點進行攻克,加強對統計信息的分析,并從專業角度進行判斷,這樣不僅可以找到問題解決辦法,還能有效分析經濟現象,增強領導層對單位情況的了解。并且統計人員要參與到重大事件的管理中,對事件進行科學預測,從而成為領導者得力參謀。統計人員要對單位機密進行嚴格保守,積極維護單位整體形象,以做好統計工作為前提條件,提高統計信息的準確性,從而為決策者積極參謀,提出有價值的意見。
(四)溝通協調能力
很多事業單位或者政府部門都有專門的統計機構,這就需要有綜合素質較高的統計人員作為依托,這樣才能確保統計工作順利開展。單位會有眾多部門,需要統計人員與各部門人員進行有效交流,因此,統計人員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事情進行有效調整,為統計工作的開展做出充足準備。在溝通期間,統計人員要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充分表達,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以理服人,從而為單位樹立良好的形象,推動單位發展。在信息時代,統計人員面臨較大挑戰,其工作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需要統計人員對信息軟件進行合理應用,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這個過程中,統計人員要有較強的危機感,做好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工作,這樣既能降低風險因素,還能使自身業務水平得到提高。
三、相關策略
(一)樹立全新的管理觀念
在新經濟環境中,基層統計人員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從全局角度進行規劃,把統計人員自身目標與單位發展目標緊密結合,這樣不僅能提高統計人員的創造力,使其具有較高的熱情,還能使統計人員對單位產生較強的歸屬感,從而為單位帶來較大利益。首先,管理者要加強對知識型管理的重視,對知識型工作人員進行有效挖掘,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使知識型人才全身心為單位工作。在21世紀,企業、單位間的競爭根源是人才、科技,其中人才包含知識型員工,這就需要管理者給予高度重視,對知識型員工進行有效激勵,最大限度內滿足知識型員工的需求,從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加強對柔性管理的重視。單位在對統計人員進行管理時,傳統方式以硬性管理為主,該種方式過于強硬,已經無法適合新時期單位以及員工的需求,所以,管理者要對柔性管理進行大力應用,提高管理的靈活性。 (二)加強對員工潛能的挖掘
在新經濟時代,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使得單位需要考慮的內容也逐漸增多,這就需要統計人員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對各個領域知識都有一定掌握,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崗位,達到單位規定的要求。首先,單位要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對單位表現突出的統計人員進行考察,把其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再從市場中引入高素質人才,這樣不僅可以使統計人員整體水平得到提高,還能為其他工作人員起到榜樣作用,使人力資本得到增值。其次,加強對現有統計人員的培訓,充分利用單位資源,把單位文化滲透到培訓內容中,讓統計人員自覺受到感染,使統計人員主動性得到提高。在培訓過程中,要讓統計人員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使統計人員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這樣既能使統計人員個人素養得到提高,還能滿足新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統計人員要注重實踐,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工作中,進而提高實踐能力。
(三)加強對激勵機制的構建
通過構建激勵機制能夠使統計人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單位領導要加強重視程度。有的統計人員工作能力較強,管理者可以通過升職對統計人員進行鼓勵,這既是對統計人員工作能力的認可,還能讓統計人員擁有一定權利,使其有著清晰的發展方向、奮斗目標,從而留住人才。目前精神激勵是事業單位常用的一種激勵方式,該種方式更加契合員工的心理,很多員工注重發展前景,從長遠角度制定個人發展計劃,這就需要管理者對這一現象進行考慮,讓統計人員感受到被單位所重視,進而提高自身創造力。
四、結語
作為基層統計人員需要具備多種素質以及能力,這樣才能有效應對市場帶來的挑戰,充分發揮自己技能的基礎上更好的為單位服務,成為復合型人才,因此,管理者要加強對統計人員的重視,掌握提高統計人員能力的相關策略,從而使統計工作得到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欣.淺談基層政工干部需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辦公室業務,2017(04).
[2]趙俊霞.淺談基層統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J].現代營銷(下旬),2017(02).
[3]李峰.淺談基層信訪工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現代國企研究,2016(04).
[4]朱雨.淺談如何提高煤炭企業文秘人員素質[J].企業導報,2016(13).
[5]李鳳華.現階段農業統計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統計與管理,2016(08).
[6]張芝華.統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02).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郊區蔭營鎮政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22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