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張旭

  摘 要:管理會計作為精益管理工具能夠為組織創造價值,加上財政部號召企業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知行合一的管理會計實踐成為眾多企業管理層追求的目標,如何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打造管理會計體系的框架、靈活運用管理會計的工具、方法以及思路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據此,從管理會計的內涵外延、融合的基礎,運用的原則及具體的運用思路四個方面提出構建管理會計體系的路徑,以期為管理會計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管理會計;精益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56
  1 管理會計的內涵及外延
  理論界對于管理會計作為精益管理工具能夠創造組織價值已經被廣泛認可,但實踐中對于管理會計的應用往往存在四種常態,不知道管理會計的概念也沒有在管理活動中嘗試使用管理會計工具提升企業價值、不知道管理會計的概念但能利用管理會計的思路提煉信息并進行初步分析為企業創造有限價值、知道管理會計的概念及作用但因組織架構等因素無法落地、知道管理會計的概念并能有效運用管理會計的思路、方法、工具等有效提升組織績效,上述四種狀態可歸納為“無知無用”、“無知而用”、“知而不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企業實屬少數,對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就是要在實踐中指導企業充分運用管理會計的思路、方法提供路徑依賴。
  管理會計引入我國后得到政界、學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2014年10月27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之后,號召企事業單位加快構建管理會計體系,引發了學術界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的廣泛討論,新思想、新理論層出不窮。王斌(2014)認為管理會計是基于權變的組織管理活動,是伴隨著管理者職能及管理者責任應運而生的產物,會隨著內外部組織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自19世紀工業成本會計作為管理會計的第一個分支誕生以來,管理會計先后經歷了四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分別是成本控制、管理控制、資源集約優化、價值創造,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源自于當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敖小波、謝志華等(2016)認為管理會計是通過運用管理會計方法對企業財務及業務的基礎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形成對管理者決策有用的內部報告。諸波(2017)認為是管理會計是業務與價值的統一體,本質上是一個業財融合的信息系統。能夠將作業管理與價值管理融合到一個管理體系下進行通盤考慮,探究業務本源。
  管理會計實質上是一個信息整合分析系統,對包括業務、財務等在內的信息進行集合、深度加工、分析、結論,滿足管理者決策有用的需要,最終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最終目的,本文探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管理會計的應用,管理會計與預算管理作為管理的兩大工具,具有融合的內在基礎。
  2 管理會計與全面預算管理結合的基礎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通過全面預算體系有效配置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同時通過將控制、激勵、評價等功能納入到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構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閉環,最終能夠提升企業的效益,為企業創造價值。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和管理會計都是為創造企業價值服務的,二者具有天然的融合基礎,目的的一致性使二者能夠有效的融合,發揮1+1≥2的作用。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運用管理會計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管理會計能夠拓寬全面預算管理的廣度。管理會計通過對財務及非財務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加工、分析等一系列活動后,能夠進一步開發出與經營、投資、績效管理等相關的管理模塊,同時管理會計業財一體化能為全面預算管理精準預算提供有力支撐,拓展業務預算廣度,并通過作用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對經營預測、投資決策、考核評價等環節進行資本及資源的有效配置。
 ?。?)管理會計能夠挖掘全面預算管理的深度。管理會計中標準成本、作業成本、全價值鏈成本等工具的應用,能夠發現并消除非增值作業,在編制企業的全面預算時對發現的非增值作業做減法,從而實現預算編制、執行的科學性、合理性。
  (3)管理會計能夠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高度。管理會計是財務工作人員站在企業戰略的角度思考問題,以管理者或股東的身份對企業經營結果進行全方位的復盤、糾偏或者貫徹,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參與性,使得管理會計培養的全局思維、戰略思維能夠應用于全面預算管理的編制、執行中,為全面預算管理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同時,管理會計在實務中因其滲透到企業各個方面難以衡量實際產出,在企業一切以效益優先的理念指導下,難以直觀判斷投入產出比的活動很可能被認定為無效的管理活動,在與全面預算體系融合后,可通過管理會計對全面預算進行廣度、深度、高度的進一步深化,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確性與準確性,并通過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探究管理會計的作用。
  3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管理會計的運用原則
  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運用管理會計的工具、方法、理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實現價值創造的目的,還需堅持以下原則。
  (1)戰略導向原則。全面預算管理和管理會計的終極目的都是為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二者都是管理層為了實現公司戰略而使用的具體的管理工具,全面預算管理是對公司戰略的拆分,執行過程中的糾偏;而管理會計是以財務或非財務與信息為基礎進行分析,為公司戰略決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在全面預算體系下應用管理會計工具需要以戰略為指導,以可持續的價值創造為核心,共同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有用信息。
  (2)融合性原則。企業的各項管理工具在服務公司戰略的前提下均具有融合的基礎,融合意味著效率的提升,比如管理會計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融合,是基于信息收集、初步加工與深度加工的融合,管理會計可直接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搜集到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加工,提升管理效率。  ?。?)適應性原則。管理會計工具的使用要與企業應用環境和自身特征相適應,比如零基預算和滾動預算,單就預算方法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用,比如一些規模小的或者生產銷售特別穩定的企業,成本費用延續性較大的企業,反而不適用。企業選擇的管理工具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特征相吻合,包括單位性質、規模、發展階段、管控模式、治理水平等。
 ?。?)成本效益原則。任何的管理活動都要付出成本,價值增值都是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考量的,一項管理活動施行的意義要充分的權衡成本與預期收益之間的關系,有序的推進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提下的運作。
  4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管理會計的應用
  管理會計能夠從廣度、深度、高度全面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確性和準確性,提高預算執行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夯實預算管理的基石。在實踐中如何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有效運用管理會計方法、工具,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為管理者決策有用提供有用信息。
  4.1 組織架構的保障
  在一般公司的財務部門設有資金崗、核算崗(包括成本、費用等核算)、稅務崗、總賬會計崗、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等,在不相容職位相分離的原則下,一般不允許兼任,管理會計因其“管理+會計”的特殊定位,需在財務部門配置專業人員,甚至在大型企業集團需在財務部下設二級部門或單獨成立與財務部門平行的一級部門“管理會計部”,專門負責管理會計的相關工作,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等編制不同的分析報表,以供企業管理層決策所需。管理會計需要的是具有復合型專業背景的高端人才,擁有財務、業務、市場以及管理等方面專業知識。專門的人員配置、專業的人才供應為管理會計的成功實施提供組織保障,充分釋放管理會計在對企業規劃、決策、控制以及評價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4.2 管理會計與全面預算管理的融合
  全面預算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編制預算,以“主觀努力+客觀實際”為基礎編制預算,即預算目標要以現實狀態下通過主觀努力可實現的為宜,要符合一定的業務假設前提,管理會計可通過對搜集到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判斷并消除企業非增值作業,通過編制滾動、作業、零基、彈性預算等方式,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和效率。即形成在戰略指導下進行管理會計信息搜集工作,此項工作包括一系列搜集企業的財務信息及非財務信息、短期信息及長期信息、內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等的過程,在信息搜集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深度的加工,判斷并消除企業的非增值作業,同時以分析結果為基礎,通過滾動、作業、零基、彈性預算等管理會計方法編制企業的各項預算,以提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
  4.3 管理會計評價預算執行結果
  預算執行的好壞能夠判斷企業在一個預算周期內的經營成果。預算執行結果能夠向管理層傳遞一系列的信息,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哪些作業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不符,或者哪些活動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均能通過預算執行結果反饋出來。上述信息亦可作為管理會計的信息來源,管理會計通過對預算執行結果對比信息進行分析提出改善預算編制的方法,形成“管理會計——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管理會計”的閉環管理,在不斷的糾偏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思路、模型,首要的是在組織架構上做好鋪墊,人員配備到位,同時要注重靈活運用管理會計方法,完善閉環管理的思路,堅持戰略導向原則、融合性原則、適應性原則以及成本效益原則,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斌,顧惠忠.內嵌于組織管理活動的管理會計:邊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來[J].會計研究,2014,(1):13-20.
  [2]諸波,李余.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構建與實施[J].會計研究,2017,(06):13-18+98.
  [3]敖小波,李曉慧,謝志華,等.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構建研究[J].財政研究,2016,(11):93-104.
  [4]Johnson HT,Kaplan RS.The Rise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J].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2007,15(3):36-44.
  [5]Nishimura A.Uncertainty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Opportunity,Profit Opportunity,and Profit[J].2019.
  [6]Keddie SL.Towar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for Trade-Offs[J].Social &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17,37(3):428-4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168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