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郭海霞
【摘要】 企業所得稅,顧名思義,就是對企業的各項所得按所得數額來進行征收的一種稅款。企業所得稅數額的大小與企業的經濟利益直接掛鉤,關系到企業切身利益。所以現代企業也非常重視對所得稅的繳納籌劃,本文將對企業如何進行有效的所得稅稅務籌劃進行探討,談談看法。
【關鍵詞】 企業所得稅 稅務籌劃 企業利益
所謂稅務籌劃,就是企業在國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國家提供的多種納稅方案,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從而讓企業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實現。而企業稅務籌劃并不等同于非法的偷稅漏稅,這兩者具有本質的差別。偷稅漏稅是國家明文禁止的違法行為,會受到國家的嚴肅懲處。而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是根據國家法律的規定進行的稅務籌劃,它是一種積極的納稅行為,是國家所提倡的。通過稅務籌劃降低了企業納稅的數額,從而讓企業為自身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資金,國家也會因為企業發展而擴大了稅收的基數,所以在長遠來企業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是有利于國家稅收增長的?,F在企業的各種納稅種類當中,企業所得稅在企業納稅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所以正確對所得稅進行稅務籌劃也成了各個企業稅務籌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企業納稅的種類很多,如營業稅、生產稅、印花稅等等,而在這些稅種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影響最深遠的莫過于企業所得稅了,因為企業其他稅種的稅務籌劃遠遠不像所得稅這樣與企業的實際所得利益掛鉤,只有在企業扣除了所得稅之后,才是企業真正的收益。比如:企業的生產獲益是100萬,通過稅務籌劃降低了30萬的應繳稅額,也就是說為企業增加了30萬的收益,但是這一部分收益還是會被算到所得稅的納稅基數里面。而如果直接籌劃所得稅數額,結余了30萬,那么結余下來的30萬資金,就不會再參與其他稅款的征收,就是企業真正獲得的節稅收益了。
二、稅務籌劃應遵循的原則
1、以合法為原則
我國是法治社會,不論企業運用什么樣式的稅務籌劃,都必須要以合法為原則。企業領導者要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建設,稅法中允許的可以盡量做得充分一點,但是不允許做的就堅決不能做,而法律規定應該要做到的盡量保證實施,法律規定不應該做的事情的就應該盡量的避免,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只有嚴格在國家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的稅務籌劃方案,才是國家允許和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才有可能變成現實。
2、要堅持全局統籌的觀念和原則
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基本原則和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擴大企業的經濟利益,實現企業總體的財務管理目標。所以在稅務籌劃當中,企業的總體納稅額也要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不能狹隘地只為了減少某一種稅種的納稅額而匆忙籌劃,卻在無形間增加了其他稅額的數量,企業進行這樣的稅務籌劃是達不到從根本上降低納稅總額的效果的。而且進行稅務籌劃還必須要有對企業長遠發展的預測性眼光,要為企業將來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如果為了節約眼前稅款,而對企業的后續發展造成了額外的障礙,從而影響了企業長期發展,這樣的稅務籌劃也是不成功的,甚至是對企業具有巨大破壞力的行為。所以企業稅務籌劃要堅持統籌全局的原則,在籌劃一種稅種的過程中要橫向兼顧其他稅種,而且還要縱向兼顧企業的現狀和企業的未來發展,這樣的稅務籌劃才是成功的籌劃,也才能得到有效的施行。
3、控制籌劃成本的原則
稅務籌劃與其他經濟行為一樣,在運作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之前,必須要了解稅務籌劃活動需要的成本和可帶來的收益,進而比較兩者之間的關系。如果是收益大于成本支出的,那么這樣的籌劃活動值得大力推行,但是如果支出成本還大于收益了,那么這樣的籌劃活動不但起不到增加企業收益的目的,反而會加重企業的經濟負擔,應該予以放棄。
4、要遵循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的原則
我國企業開始實行稅務籌劃的時間并不長,而成功的例子也不是非常多,所以對于剛開始實行稅務籌劃的企業來說借鑒一些成功企業的籌劃案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企業稅務籌劃關系到企業自身的發展,所以在借鑒成功案例的同時,也要注意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不能盲目相信成功案例的效果,更加不能教條主義。而我國有關于稅務籌劃所運用到的法規政策也有時常有更新,所以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的時候,也需要根據法規的變化而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從而達到合法合理的效果。
三、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的方法探討
1、合理成立子公司、有效降低企業納稅數額
根據我國相關方面的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分為分公司和子公司兩種,而根據國家新出臺的關于企業所得稅納稅標準來看,所得稅納稅人是以公司法人為限定的。而總公司旗下的分公司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所以分公司的一切權利義務都要由總公司一力承擔??偣驹O立的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可以根據稅法規定,單獨履行納稅義務。所以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的時候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式,來降低所得稅納稅數額,或者降低企業辦稅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但是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選擇,不是固定不變的,設立什么性質的子公司需要根據設立公司的所在地的稅率水平而定,一般情況下如果當地稅率較低,那么設立子公司則可以享受當地低稅率的好處。
現在市場經濟正在快速發展,而對于即將進一步拓展市場的大型企業而言,設立子公司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由于拓展市場的前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而直接設立子公司就要作為獨立法人履行納稅義務,總公司就無法將設立子公司所投入的成本拿來抵消銷售盈利,不利于降低總公司所得稅的納稅數額,所以應當先設立分公司,讓所有的納稅責任都由總公司承擔,這樣可以將分公司設立的所有費用歸結到總公司名下,用總公司的成本開支,抵消掉利潤所得,以此降低公司所得稅的納稅數額。等到市場開拓完成進入穩定時期之后,再將分公司登記為子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新成立的子公司享受稅法對新成立公司減免稅的優惠政策,能有效地整體降低小集團應納所得稅的納稅額度。良好地實現了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的目的。
2、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降低整體負稅率
現在國家為了鼓勵企業發展和創新,所以我國在成立的幾個經濟特區或高新技術開發區都實行了企業所得稅15%的規定。國家為了大力發展經濟,在經濟亟待發展的地區如發展水平相對較落后的中西部地區也都實行了稅收減免政策。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在享受稅收優惠的地區建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從而享受國家的優惠稅收政策,達到總體上降低納稅額度的效果。
3、對納稅基礎的籌劃
所謂納稅基礎,就是企業所得稅納稅數額的衡量依據,所以企業在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時候最主要的工作應該放在盡量縮小納稅基礎上面,這種縮小納稅基礎的籌劃方式就叫稅基籌劃。納稅人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方式來縮小稅基數額,從而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效果。一般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稅收額度和納稅基礎成正比關系。按照會計核算規定,屬于進貨中的合理損耗計入材料采購成本;屬于銷售中的合理損耗計入營業費用;屬于盤點中的合理損耗計入管理費用。但是,不管計入哪個科目,都是加大了成本費用,減少了利潤。
4、對企業所在地實行稅率的籌劃
企業所得稅納稅額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企業所在地的稅率。企業想要有效地降低納稅額度,就要充分考慮到國家對某些產業、項目和產品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積極跟隨國家的稅收優惠調整產業結構,享受優惠政策,這種籌劃方式就是稅率籌劃。所以在稅基一定的情況下,有效地掌握稅率籌劃的方法能夠降低企業納稅額度,企業可以根據這個原則,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低稅率行業投資來達到降低納稅額度的目的。
(1)通過轉移定價進行稅務籌劃
現在有些大型集團公司都在通過轉移定價的方式進行稅務籌劃,通過轉移定價進行稅務籌劃是指在有經濟聯系的企業之間以非正常的價格進行交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均攤利潤或者轉移利潤,從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的。這種轉移定價的行為在母子公司和總分公司之間運用非常普遍。一般是通過對人力、物資、無形資產等的互惠均攤等途徑實現。
(2)籌劃低稅率,降低納稅額度
為了國內經濟都能夠均衡快速的發展,我國政府對于一些特殊行業、地區等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稅收政策來引導投資人的投資方向。在我國實行的企業所得稅法當中,也規定了比如國家重點扶持項目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項目、節能節水項目的納稅優惠政策,有的政策規定前幾年免征所得稅,從第幾年到第幾年減半征收等優惠政策,企業如果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利用這些低稅率項目發展生產,就能夠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作用。
(3)對應納稅額的籌劃措施
企業可以通過直接減少應納稅額度的方式來減輕企業的負稅壓力或者接觸納稅義務,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減免稅額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比如企業如果購置并使用符合規定的環保節能設備等,可以按設備投資額的10%抵免當前的企業所得稅納稅額度,而且如果地面額度不及設備投資10%的,還可以把剩余份額轉移到下年度結算。企業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置辦符合標準的機器設備,不但可以改善企業的生產力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還可以有效地降低所得稅繳納額度,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但要注意的是結轉期不得超過5個納稅年度。
四、結束語
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手段多種多樣,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稅務籌劃工作,但是所構想的稅務籌劃方案是否符合國家規定還是要根據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籌劃方案的審查而定。而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則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最高標準和最基本原則,所以不管企業稅務籌劃的方法多么高明,如果一旦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違法,那么稅務籌劃不僅不能實行,連同企業也會被稅務機關處以重罰,付出沉重代價。所以那種不顧實際情況,為了避稅而避稅的做法,只是一廂情愿而已,任何籌劃方式都要以法律允許為原則,否則結果肯定會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 李春妮: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8(12).
[2] 蒙強: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的途徑與思考[J].會計之友,2008(34).
[3] 郭秀萍: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23).
[4] 牛草林: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誤區與防范[J].財會通訊,2009(12).
[5] 羅繼華:淺談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J].會計之友,2009(9B).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47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