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筑企業所得稅相關問題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建筑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作用巨大,具備較強的調節經濟能力,對于拉動內需,穩定經濟有顯著貢獻。同時,建筑業作為我國的對外輸出業務的典型代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彰顯了中國建造的強大實力。是對外展現大國風貌的重要產業。然而,建筑業作為一個傳統產業,存在勞動力密集,管理結構復雜,技術革新慢等缺點。這些缺點導致建筑行業的發展存在許多問題。文章從企業所得稅相關方向探討建筑企面臨的若干問題,并提出未來可能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建筑業 企業所得稅 問題
  一、建筑業企業所得稅涉稅問題
  我國現代建筑業經歷了80多年的發展,從建國初期依賴手工,便攜工具,發展到目前的大型工業機械設備、人力并重的產業局面。企業普遍的特點是區域流動性大,人力資源管理落后,重度依賴資產,建筑技術有待革新,并由此衍生出來利潤率低下和資金鏈條緊張等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在企業所得稅環節發酵,導致納稅復雜,稅務負擔相對較高,所得核算不清晰。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鞯囟愂照鞴苷卟町愐l的總分機構異地經營征收繳納問題
  目前,地方政府出于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考慮,在國家稅法原則下,對企業所得稅的征管細節調整各有不同。導致建筑企業異地經營的所得稅差異,主要包括:
  一是稅源管理差異。對于省內跨地區總機構直接管理的項目部(以下簡稱“總機構項目部”)企業所得稅預繳的規定,貴州、湖南等省份規定省內企業總機構項目部在經營當地就地預繳收入0.2%的企業所得稅;山東、廣東等省份稅務局允許省內建筑企業總機構項目部匯總繳納,不必預繳。此規定的差異將導致部分省份省內多地經營的建筑企業存在納稅程序人力成本增加的問題。
  二是稅款退還差異。由于稅源問題和稅率問題,常常導致基于預繳制度的企業所得稅管理,存在項目部需要交納稅款,匯總到總機構后,有退稅問題。不同區域的稅務機關對于稅收法規的執行程度偏差導致對于稅款退款來源的定義不同,部分執行機構要求在預繳當地退還多交稅款,部分稅務機關要求在總機構所在地退稅。暫時只有遼寧省的稅務機關以條文形式明確了稅款有項目所在地稅務機關退還。
  (二)勞務市場、基礎原材料市場不規范引起的稅務執行成本問題
  建筑企業勞力的主要來源是勞務隊等小型或者個體經營實體。這些勞力提供方可能存在稅務機關登記信息不全、納稅主體缺失、未按時依法申報等情況。導致一方面建筑企業取得的發票存在虛開或無法取得發票,并存在稅收發票和合同主體不匹配的實際執行問題.從而導致該部分支出的人工成本無法獲得相應的稅收抵免。另一方面由于勞務隊等小型或者個體機構稅未按時依法申報。導致稅務機關無法取得比對數據信息,驗證建筑企業的稅務成本真實性,導致后期稽查中。要求對建筑企業稅收金額進行調整,從而提升了整體稅收負擔。
  (三)海外經營導致的征稅問題
  目前建筑業海外經營普遍存在,大量企業通過“一帶一路”和其他政府支持平臺,取得海外訂單。海外經營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項目核算問題,部分企業僅通過國內公司的海外事業部統一管理海外項目,容易出現各國的收入成本核算不清晰的情況,在稅務檢查時出于未分開核算等原因導致境內所得稅抵扣無法扣除在海外已經繳納的稅款。
  二是部分企業對于中國與所在國的稅收協定情況不熟悉,由于合同簽訂地點、簽訂雙方、簽訂方式、項目所在地點等原因可能導致企業無法適用所在國稅收優惠政策及無法完全享受境內抵免。
 ?。ㄋ模┤谫Y模式導致的稅務成本認定問題
  一是不規范的融資問題。部分中小型建筑企業采用民間融資或者企業主個人融資的方式,導致無法取得相關的稅務合法票據,融資成本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二是非傳統融資模式的稅收風險。通過信托模式進行融資。實務操作中部分信托公司作為融資的中介方(直接購買信托產品的購買方。包括居民個人才是信托融資的資金提供人),以代收代付利息名義無法提供利息發票,造成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風險。
  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模式中要求企業設立特殊目的的載體SPV。目前由于設立形式的不同,SPV的稅務地位認定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SPV和建筑企業(項目公司)的所屬關系法律界定不明確。可能存在納稅主體和開票主體不一致的問題,進而可能會導致融資成本無法在建筑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ㄎ澹┙ㄖに噯栴}導致的稅負問題
  自動化建造技術,云計算,大數據,3D打印,高分子建材等高新技術在建筑行業的研發使用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因此建筑企業無法通過高新技術認證取得相關稅收優惠。
 ?。┖怂隳J脚c稅收實務錯配導致的階段性稅負問題
  建筑業的收入以完工百分比法進行核算,一方面目前實務中,大多資金支付延遲甚至無法收到以及繳納各類保證金的問題,因此工程款收款進度遠低于稅法規定的收入確認進度。另一方面由于成本根據當期計量確認,如計量的成本因發票缺失導致無法稅前列支(資金短缺無法及時支付與分包方,可能造成分包方不愿按照計量提供發票),導致次年總包企業所得稅清繳時需要納稅調增,造成稅金費用增加。從收入確認方式看,稅收收入確認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然而無法及時取得發票的實務問題導致成本列支缺失,造成納稅調增。實質上是將成本推向了類似收付實現制確定。收入成本之間的錯配導致按實際收款金額計算的稅收負擔遠遠高于稅法規定的書面稅率,進一步加劇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形成不良循環。
  二、建筑企業所得稅涉稅問題的解決思路及方向
 ?。ㄒ唬├眯袠I平臺和政府——企業渠道協調稅收政策調整
  建筑業的流動性和跨區域管理問題早已存在。行業協會可以作為提供建筑企業跨區納稅實際問題的調研平臺和溝通渠道,通過政企通道向國家稅務總局反饋行業現狀,降低稅源管理問題導致的稅收風險,比如明確預繳稅款退稅渠道等。從而有利于國稅總局從全局擬定稅收征管的實施方案,消除地區差異,提供實務中關于稅收區域性不平衡導致的稅負過高問題。  ?。ǘ├玫谌狡脚_革新勞務管理
  建筑企業可以依靠當前的第三方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將勞務服務外包給專業管理平臺。此舉在有效降低管理難度,集中精力提升主業的同時,也消除了稅務成本認定的問題。相對于個人或者勞務隊,第三方機構能有效地被稅務機關識別稅務信息,避免第三方虛假開票稅務違法行為導致建筑企業承擔稅收損失。
 ?。ㄈ┰O立專業化海外部門降低納稅難度
  一是企業從事海外業務時要明確設立海外實體。一方面可以有針對地了解當地稅制,享受在當地投資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深入了解雙邊稅收協定,另外一方面避免因為集中核算可能帶來的收入成本分配不清楚,減少管理問題帶來的稅務風險。此外海外獨立實體盈利可作為股息匯回,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易于操作,減少申報風險。
  二是設立專責及時申報股息對應的境外所得稅金額,專職處理國內企業所得稅減免的納稅申報表。避免因為享受了海外稅收優惠政策,但在境內申報時錯交。
  三是設立海外稅務部門及時處理稅務爭議。國家稅務總局設立有國際合作平臺,在海外多交錯交的稅款和與項目所在國稅務機關關于稅收協定執行的爭議可以通過該渠道解決。
  (四)稅收策劃與融資項目并行
  建筑企業融資應考慮結合涉稅風險。第一,合理利用小微企業融資專項扶持政策,通過正規持牌金融機構獲取保證金貸款等,化解稅收風險。第二,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在各有爭議的融資方式下,增加通過銀行托管的手段,確保相關稅前扣除憑證的取得。第三,對于類似sPv等特殊目的融資實體。應提請合作的政府部門與當地稅務主管機關進行備案登記,明確融資的模式、渠道,并及時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爭取簽訂稅收備忘錄,消除模糊爭議事項,避免后期納稅調整。
 ?。ㄎ澹┲鲃永眯∥⑵髽I折扣和高科技企業的優惠
  一是對于規模產值較小的建筑企業,可以通過勞務外包減少從業人數,采用經營租賃而非融資租賃或者購買方式取得施工設備的方式控制資產規模等方式,取得小微企業身份,進而合法合理取得小微企業優惠。
  二是建筑企業可以通過技術革新獲得高科技企業資質。關注“建筑節能技術、固體廢物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建筑垃圾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的關鍵技術”等高新技術范疇。企業適當進行研發投入,在提供建筑品質,打造獨特競爭力的同時實現納稅優化的目的。
 ?。┨剿魇杖氪_認模式
  建筑企業可以與稅務機關探索稅收征繳新模式,例如,采用目前房地產企業采用的預繳清算模式。按照實際收款,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收入金額預繳所得稅,項目完成后,再根據實際成本和收入進行清算,避免因成本收入錯配。而導致前期稅負過大問題,同時也減少稅款申報和退稅的實務工作量,避免稅負畸高問題,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59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