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營企業需要防范的法律風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袁鳳芝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民營經濟由蹣跚起步到飛速發展,已經由一種所謂的“邊緣經濟”發展成為推動中國市場化進程及技術創新的主力軍。但是,民營企業在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為了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亟待加以研究解決。
  
  一、民營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
  
  (一)產權風險。產權風險是困擾民營企業的第一個法律問題。從法律角度講,產權是人們對某種具有使用價值的資源的所享有一系列權利,其本質是排他的。產權的排他性,導致法律風險的潛在。產權中的法律風險是我國民營企業中的普遍現象。很多民營企業的產權并不清楚,尤其是戴紅帽子的企業更不清楚,還有的民營企業是屬于家族的,也存在產權問題。
  由于民營企業的特殊歷史背景,為了避免政治上的風險和獲得一些優惠,一些私企便戴上“紅帽子”,但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產權隱患便凸現出來,一些被掛靠單位當成自己的企業了,產權紛爭便不可避免。在民營企業中,產權問題最突出的是合伙制企業。合伙制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家族式企業。這種企業建立之初就沒有產權意識。另一種是幾個意氣相投的朋友合辦的企業。開始時合伙者之間情重于法,一心撲在創業上,沒有注意產權問題。一旦成功,問題就出來了。在合伙之初,每個人投資不同,在企業中的貢獻也不同。到底按什么進行分配,難免有沖突。合伙者之間對經營方向也會有不同看法,誰說了算又是沖突的一個來源。這些沖突的解決都涉及到產權問題。如果產權方面的問題不解決,民營企業難以做強,更無法做大。
  
  (二)企業設立的法律風險。一些民營企業從開始設立就留下了法律風險。這種風險一部分是由于國家對民營企業政策上的限定,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民營企業故意而致。這些企業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1.“夫妻店”公司。公司注冊為夫妻倆所有,公司財產與家庭財產混同,使得公司失去了獨立人格,最后可能要以家庭財產來承擔公司債務。2.幼子公司。即以未成年的子女的名字注冊為股東,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這種公司一開始就是無效的。3.“影子”公司。即實際出資人與名義上的股東不一致,當兩人出現矛盾時,兩人和企業都面臨法律風險,實際出資人的權益可能受到損害,名義股東可能要承擔注冊資本不實。不到位或者抽逃資本的法律風險。4. 借貸公司。一些企業名為投資,實為借貸,不參與經營,不承擔公司經營風險,約定每年保底分成,這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三)融資中的法律風險。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為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既難以通過銀行貸款方式獲得間接融資,有難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直接融資。民營企業在缺乏正規、有效融資渠道的情況下,只好尋求民間借貸、集資、違規借貸等方式籌資,有的民營企業甚至靠拖欠貸款來獲得正常經營所需資金,這就造成了一些潛在風險。有的企業為了融資而借高利貸,一旦遇到資金周轉困難,便可能被逼債,鬧個家破人亡。還有的企業為了多貸款,制造虛假文件騙取貸款,最后被定為貸款詐騙罪。
  
  (四)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風險。民營企業的商業秘密缺乏保障,是民營企業最擔心的問題之一。一些民營企業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營銷人員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以后,掌握了公司的技術秘密或者其他商業秘密。然后跳槽或被高薪挖走。跳槽時他們就會把技術秘密,甚至把一些客戶關系也帶走。對于廣告企業、展覽企業、高科技企業而言,商業秘密的泄漏或丟失,往往會造成一個企業走向衰敗甚至死亡。知識產權的問題也正在嚴重威脅著民營企業。最近幾年,中國民營企業在海外連續遭遇知識產權的伏擊。
  
  (五)勞動爭議風險。勞動爭議產生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各自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義務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三方面:一是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發生的爭議;二是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三是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有時勞動爭議還和商業秘密保護、反不正當競爭結合在一起。
  
  (六)合同法律風險?,F代社會商業貿易活動中,每一項交易背后都有合同法律關系的存在,中小民營企業不大重視合同簽訂前的風險防范。有些民營企業簽訂合同很輕率,也不存在董事會合同審批制度和總法律顧問把關制度。從而導致糾紛增多,矛盾出現后損失難以彌補。
  以上這幾方面的風險,是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如果民營企業家的法制意識不強,這些潛在的風險就會變成現實中的災難。因此,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民營企業家必須具有風險意識和守法觀念,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控制風險的對策
  
  市場經濟首先是法制經濟,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必須置于法律的框架下,企業存續、發展過程中的一切糾紛必須以法律的手段規范、調整和解決。任何期望通過政治的、家族的方式解決糾紛的想法都從根本上違背了法制經濟的根本要求。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控制法律風險的對策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一)避免公司與其出資人的人格混同。在公司組織和經營過程中,公司與公司出資人發生混同,即可能導致公司人格的喪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公司應從資產、經營和人事等各方面同家庭及出資人劃清界限,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規范經營,保住公司的獨立法人資格。
  
  (二)構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機構。民營企業的治理機構,要在堅持現代公司法人治理機構的前提下,結合民營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民營企業要形成以共同治理為特征,制衡與效率相協調的治理模式??茖W劃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各利益主體的權力和責任,完善企業內部各利益主體的相互制衡機制。
  
  (三)完善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制度。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符合法律規范的勞動人事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防范機制,是民營企業避免勞動糾紛,保持內部有效運作,增強對外競爭能力的重要保證。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可以約定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和事業限制條款以明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四)建立完備的企業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完備的企業合同管理制度,做好事先的合同審核工作,提高法律鑒別能力,對避免合同法律風險至關重要。民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合同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合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建立重大合同審查管理制度。
  
  (五)構建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構建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于民營企業特別是創新型民營企業來說十分重要。企業要從兩方面人手來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一方面是要維護自主知識產權,另一方面是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六)有效化解融資風險問題。造成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部分民營企業缺乏信用、缺乏擔保物等企業內部原因,也受到我國金融市場以及信用體制上存在的缺陷的限制。但根本原因在于民營企業信譽缺乏,產權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因此。民營企業必須引人優秀管理人才,提高經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重建企業信譽,增強融資能力。
  
  (作者單位:河南省漣陽市委黨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097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