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產業 促發展 富村裕民 陳家店村新農村建設勢頭強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陳家店村是農安縣集中力量打造的新農村建設樣板村。該村位于合隆鎮西北3公里,幅員面積1030公頃,現有耕地792公頃,林地面積60公頃,水域面積5公頃。全村963戶,人口3560人。根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在廣泛吸取各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村實際,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即“兩發展一建設”,發展經濟、發展社會事業,進行農村社區建設。村支部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經濟發展和農民富裕為優先目標,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1.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發展蔬菜生產 陳家店村發揮長春市近郊的區位優勢,鼓勵和動員村民入股投資成立了農安縣眾一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蔬菜生產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蔬菜種植面積由原來的42公頃發展到100公頃。
2.建立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畜牧業 陳家店村畜禽養殖較普遍,養殖戶均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單家獨戶的生豬養殖出現了市場信息不靈、交易成本增高、配套服務少、養豬收入低等問題,養豬戶的經濟效益日益滑坡,生豬生產數量減少。針對這一問題,村委會決定以宏運種豬場為龍頭,以吉林大學畜牧學院為技術支撐單位,以村民入股的形式組建眾一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并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的牧業小區。牧業小區的建設實現了豬種良種化,飼料安全化,養殖生態化,保證了合作社生豬的高產、優質、高效,成為全鎮的養殖大村。牧業小區全面正式運營后,年可出欄商品豬3萬頭。
3.實現農業機械化,促進土地有償流轉 在成立眾一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同時,成立了眾一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投資近400萬元,建設了廠房、庫房、辦公室,購買了大馬力拖拉機及打壟、滅茬、中耕、除草、收割、秋翻等配套的大型農業機械。社員集資或以土地等形式入股,每年按入股額度分紅,入股農戶每公頃土地年末可得到紅利1萬元,現已實現土地流轉500公頃。農機合作社的運行,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4.投資興辦集體企業,吸納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 一是投資192萬元,興辦村磚廠,磚廠年產值600萬元,利潤100萬元,吸納180名勞動力就業;二是投資200萬元,建設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0平方米的村墻體材料廠,年產值100萬元,利潤30萬元,吸納20名勞動力就業。并申報聯合國投資10萬美元節能磚與農村節能建筑市場轉化項目。通過投資興辦村集體企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5.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 幾年來,累計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完成19公里水泥路、18公里砂石路;投資20萬元,完成村衛生所、農民夜校建設,并利用農民夜校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和文娛活動,豐富村民業余生活;投資5萬元,對全村7戶困難戶的危房進行了改造;投資35萬元,栽種樹木6000棵,對村屯進行綠化、美化。
6.建設農村新社區,實現農村城鎮化 陳家店村共有963戶,居住分散,村屯面積占地150公頃,土地浪費嚴重。居民人均占有耕地3.3畝,低于全縣平均水平。村兩委班子根據總體規劃目標,結合改造農村泥草房安居工程,走訪了全體村民,統一村民意見,決定集中建設新社區。一期工程已經實施,新建住宅樓五棟,可容納316戶。二、三期工程3~5年內全部完成,屆時,全村農民都能夠住進樓房。農戶以原來房屋與新建住宅進行置換,利用置換出的137公頃土地招商引資,帶動村級經濟發展。
(省新農村辦 供稿)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27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