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人居環境重建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針對山地丘陵區空心村整治工程中人居環境存在的問題,闡述人居環境需要改造的內容,提出村莊道路重建和維護技術、水系利用與保護技術、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及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技術四個方面的人居環境重建技術,為空心村整治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空心村;人居環境;重建技術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8-108-2
山地丘陵區空心村環境生態脆弱,村民亂擺亂放,生活垃圾胡亂丟棄。因此,改善空心村人居環境十分必要。本文從空心村人居環境改造內容和空心村人居環境重建技術兩個方面闡述空心村人居環境重建工作,以期為空心村整治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1 空心村人居環境改造內容
1.1 改造危房,改善基礎設施
挖掘村莊原有特色,設計新建農房造型,滿足不同收入水平農民需求;實施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主要街道綠化、亮化;完善學校、醫務室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休閑文化廣場,設置公園,豐富村民生活。
1.2 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整潔
重點治理農村垃圾,將垃圾就地分類并做好回收利用;引導秸稈還田、合理處置農業生產廢棄物;整體性利用閑置土地,加大公共空間整治及改造力度,清理胡亂堆放,拆除私自搭建建筑。
1.3 推進宜居鄉村建設
逐步整治農房及院落風貌,保護和修復水塘及溝渠,保持村莊風貌與環境相協調;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整體帶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1.4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及環境
實施生態建設,增加有效耕地面積的同時保持耕地質量,提升田間基礎設施條件,降低干旱、洪澇、水土流失等不利因素,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效率。
2 空心村人居環境重建技術
2.1 村莊道路重建和維護技術
村莊道路承擔著通行、連接村莊內部、溝通村莊與外界聯系的作用,同時作為人們活動最頻繁的場所,兼有觀景、文娛休閑等多種功能。道路的設計需要結合當地實際和整個村莊的改造設計,突出個性和特色,使得空心村以及村莊道路改造易于實施。道路的改造類型包括就地改造、局部改造以及重新改造設計,需依據村莊的改造類型進行操作。
村莊選址基本合理,有利于將來發展。村莊內平房較多,住房質量較差[1]。村民建新房意愿強烈的村莊一般選擇就地改造,道路設計選擇就地改造或者局部改造類型。當村莊原址由于某些原因難以進一步發展村莊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適合繼續作為村莊建設用地時,需進行易地改造。易地改造時應當經過科學的可行性分析,解決好搬遷動員、居民生活、新村籌建、生產經營等具體問題,制訂完善的搬遷計劃與后期發展規劃,對新選地址制訂科學規劃與居住環境設計,避免再現舊村存在問題,以免造成更大浪費。
2.2 水系利用與保護技術
在山地丘陵地區,河(溪)流和溝渠等形式較為普遍。目前,空心村整治中水系利用與保護主要包含3種基本形式:①在位置較高的地方修筑水庫,位置較低的地方開挖水塘,整體形成“高儲低滯”的循環式生態治水模式;②根據水渠、水庫、水塘等不同類型水體的要求,提出不同方式的生態護岸技術;③建立健全水系管理機構,形成水系維護制度,全面提高村民對水系的保護意識。
水庫、山塘在鄉村景觀中屬于靜水區域,具有生態、美學、休閑等多重功能,其建設以恢復自然生態為主。在修建水塘和水庫時,根據防滲漏和積蓄水的需求,常水位以下的護岸采取生態混凝土和保水材料進行構筑[2],常水位以上以及洪水位以下采取自然石塊堆砌的生態處理方式,洪水位以上采取自然土堤,也可在自然石塊縫隙中以及土堤上種植植物。
空心村水系的管理和維護主要是設立鄉鎮一級獨立的管理機構,用于對鄉村水系開發利用進行審批、建設、管理監督,制定水系維護制度對水系進行后期維護,如泄洪補水制度、定期清游除雜制度以及水域衍生帶保護制度等。
2.3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主要有廚房沐浴洗滌和沖廁等,污水中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強,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低[3],且水質水量波動大??刂妻r村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加快污水治理進度,對保障空心村人居環境十分重要??招拇迳钗鬯幚砑夹g按照處理原理可分為3類:生物處理技術、生態處理技術和物化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分為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和厭氧生物處理技術[4]。好氧生物處理分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2種?;钚晕勰喾ㄟ\行成本較高,且存在污泥膨脹問題,不適合在農村地區使用。生物膜法易于維護管理,且沒有污泥膨脹問題,可以在空心村整治用地受限時考慮采用。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產泥量少,不需要曝氣充氧,是一種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處理技術,且能夠滿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要求。
生態處理技術有人工濕地、土地處理和穩定塘[5]。人工濕地是將土壤和人工介質按一定比例混合作為填料主體,在主體表面種植水生植物,凈化效果好,維護管理方便,運行成本低,但進水負荷要求較低,占地面積較大,因此適用于空心村生活污水處理。
物化處理方法中混凝技術較符合農村要求,優點是能夠根據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質有選擇性地選取絮凝劑,高效去除污染物[6]?;炷夹g對金屬離子、無機磷、懸浮物和膠體物質去除效果好,但對氮和有機物的去除能力較弱,運行成本相對較高。
2.4 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技術
農村生活垃圾不斷增多,垃圾品種由單一生活垃圾向建筑垃圾、工業垃圾等多個品種轉變[7]。做好垃圾處理直接關系農村的持續發展和文明形象。農村生活垃圾的物流去向主要有4個方面:廢品回收、轉化為有機農肥、填埋和焚燒。
農村廢品回收應統一分類收集和處理運行規范,統一垃圾分類收集操作標準[7],引導村民了解垃圾分類并掌握垃圾分類的基本方法,并有序建設垃圾車、垃圾桶等設施設備。
經兩三個月堆放發酵腐熟的垃圾堆肥可變為質量優質的有機肥料,其化學成分與農家肥的人糞尿基本相同。垃圾轉化為有機農肥的方式既能減少垃圾產生量,又能降低種植成本,增加農民收入,使垃圾重新進入自然物質的良性循環,促進資源的再生產。
垃圾填埋是目前我國最常用的方法,垃圾衛生填埋能夠保護環境質量[8],防治垃圾二次污染。該技術是處理垃圾的首選技術,填埋必將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占據主導地位。
垃圾焚燒可放出熱量,轉化成可以利用的熱能。經焚燒處理的生活垃圾減重80%和減容90%以上,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具有重要意義[9]。焚燒爐選址最好選在偏僻的山坳,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鄧輝,李大娟.淺析重點農區空心村整治模式[J].大科技,2015(34):218,219.
[2]鐘春欣,張瑋.傳統型護岸與生態型護岸[J].紅水河,2006(4):136-139.
[3]譚學軍,張惠鋒,張辰.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與處理技術現狀及進展[J].凈水技術,2011(2):5-9.
[4]徐揚,彭舉威.我國村鎮污水處理技術研究[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3(10):22-24.
[5]鐘林,鄭蕾,丁愛中,等.人工濕地在我國污染河水治理中的應用及去除效果統計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66-73.
[6]姚新衛,方薇.淺議農村污水處理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3):1140.
[7]江淑梅.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對策[J].科技資訊,2008(1):135-136.
[8]林雄平.淺析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J].城鄉建設,2012(12):1.
[9]王麗莉,邢艷明.城市垃圾焚燒處理工藝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1(21):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