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乳腺癌術后即刻乳房重建關系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乳房重建對乳腺癌患者而言具有積極意義。它能夠恢復患者的乳房形態,也能夠修復患者缺失乳房后的心理損傷。有相關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乳房缺失會導致患者在抑郁、焦慮、憤怒、壓力等方面的評分有所降低。而乳腺癌術后即刻乳房重建能夠更迅速地修復乳房缺陷,減少患者面對乳房缺失時產生的心理壓力,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乳腺癌;術后;即刻乳房重建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在術后面對自身缺損的乳房,在心理上會產生一定的創傷。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乳房重建治療是很多乳腺癌患者術后的選擇。一方面可以恢復乳房形態,另一方面可以修復女性因生理缺陷而受到的心理損傷。乳房重建分為即刻乳房重建和延遲乳房重建。即刻乳房重建的優勢在于它是與乳腺癌手術同時進行,因此患者不會經歷乳房缺失的痛苦感,在術后便能恢復正常的身體曲線。
  一、乳房重建時機
  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式一般是乳房切除手術。這種治療方案使得患者的乳房缺失或是損毀。而大部分女性面對缺失的乳房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心理影響例如抑郁、焦慮、憤怒等,這種負面情緒也會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為了幫助患者更快地回歸社會,乳房重建治療能夠修復患者受損的乳房,使兩側乳房保持對稱一致,修復患者的正常體態。乳房重建治療根據重建時間不同可以分為即刻乳房重建和延期乳房重建。
  二、乳房重建方式
  (一)乳房假體植入。目前常見的乳房假體有鹽水假體、硅膠假體等。其中鹽水假體產生包膜痙攣的概率遠低于硅膠假體,而且切口較小,能夠決定乳房大小。但是由于鹽水假體具有液體感,出現振動波紋,導致乳房外形不自然,容易破漏,可能會導致后期乳房塌陷,而且破漏的液體中可能有霉菌團流入身體時會對機體造成損害。硅膠假體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材料,由于近幾年的科技發展,硅膠假體也更新得越來越快。硅膠假體的優勢是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型號)
  植入乳房假體的方式有一次性假體植入和擴張器-假體植入。一次性假體植入是指患者在完成乳房切除手術后進行一次性永久性或可調的假體植入。適用于乳房體積小、無明顯下垂且皮膚肌肉保留較多的患者,一般要進行多次的手術才能有較好的效果。擴張器-假體植入是要通過將擴張器植入到病變皮膚下面是皮膚細胞分裂增殖,間接擴張皮瓣,然后再植入乳房假體。適用于乳房切除較多、皮膚延展性較差的乳腺癌患者。但是此類手術方法較為復雜,對醫生的要求較高,可能會出現皮瓣供區并發癥。
  (二)自體組織移植乳房重建。自體組織乳房重建是指利用自身組織例如臀部、腹部的皮膚、脂肪、肌肉移植到胸壁達到重建乳房的目的。根據有無供應血管分為帶蒂肌皮瓣乳房重建和游離肌皮瓣乳房重建。
  帶蒂肌皮瓣乳房重建一般使用橫向腹直肌肌皮瓣背闊肌肌皮瓣。其中橫向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優點在于能夠轉移的組織量大而且血供良好,但是由于腹壁變薄,可能會導致腹壁疝。背闊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是最早的自體組織乳房重建方案,其優點在于:①部位隱蔽,切除后的背部影響小。②具有豐富的血管、神經組織。③胸背血管較長且走向穩定,解剖相對可靠。④重建后該部位的血流恢復快,血供不足的情況少見。但是背闊肌肌皮瓣較少較薄,僅適用于乳房體積較小或由于大量的化療和放療導致皮膚延展性較差的乳腺癌患者。
  游離肌皮瓣乳房重建常用的血管是胸背血管和胸廓內血管。使用游離橫向腹直肌肌皮瓣的優點在于該方案的全皮瓣壞死率低于百分之五,缺點就是易導致腹壁疝。腹壁下動脈穿支游離皮瓣是利用腹壁下動脈的深部穿支,僅分離皮膚和皮下組織,該方案手術時間長,對醫生的技能要求較高,但優點就是能夠有效減少腹壁疝的發生。除了這些常見的治療方案外,還有適用于肥胖病人的腹壁淺動脈皮瓣和臀上、下動脈穿支皮瓣,在進行臀上、下動脈穿支皮瓣手術時,要避免損傷坐骨神經。
  三、乳房重建新進展
  乳房重建技術一直在更新發展當中。乳房假體植入從以前危險的液體石蠟植入到如今危害度極低的硅膠假體植入,硅膠假體外表也經歷了從光面到毛面的轉變,醫療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無害的乳房假體,降低乳房假體植入對患者機體的不良損害。還有擴張器-假體植入的新發展,在《鈦化聚丙烯網片在乳房重建中應用的研究進展》中提到擴張器的材質對乳房重建的影響,目前臨床上較多使用鈦化聚丙烯網片作為擴張器進行乳房重建,該材料的優點有:不致癌、抗過敏、化學惰性、抗張力、感染風險低、成本低、彈性及延展性穩定、術后患者滿意度高等。臨床上可推廣鈦化聚丙烯網片在乳房重建中的應用。肌皮瓣、脂肪肌瓣的應用也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乳房重建技術。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在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前,還有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開發建立乳房三維重建及乳房體積測量的系統軟件用以術前指導和近紅外組織血氧參數無損監測儀對圍術期肌皮瓣進行監測,反映皮瓣供血情況。還有彩超、螺旋CT血管造影等技術用于術前血管檢查。
  結語
  在乳房重建技術還未推廣發展之前,乳腺癌患者只能接受乳房切除手術。乳腺癌患者的乳房缺失一度成為社會話題,這類女性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如今,醫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乳房重建成為可能,減輕了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將來的某一天,乳房重建技術成熟之后,乳房重建的效果得到發展,乳腺癌患者就能夠更加坦然地面對這個疾病,減輕心理負擔,維持健康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喬丹,崔明,叢雷,宮政,李雯,王建.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方法的臨床新進展[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02):225-227.
  馬林曉曦,黃乃思,郭亮,曹阿勇,柳光宇,胡震,狄根紅,沈鎮宙,邵志敏,吳炅.單中心乳腺術后乳房重建的影響因素[J].中國癌癥雜志,2018,28(02):140-145.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BCS),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乳腺外科醫師專委會(CSBS),吳炅,胡震.乳腺腫瘤整形與乳房重建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國癌癥雜志,2018,28(06):439-480.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5版)[J].中國癌癥雜志,2015,25(09):692-754.
  王蕾蕾,劉兆蕓,于志勇.組織擴張器在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中的應用現狀[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6,8(01):47-51.
  TAYLOR C W, HORGAN K, DODWELL D.Oncological aspects of breast reconstruction[J].Breast, 2005, 14(2): 118-130.
  DOLEN U C, SCHMIDT A C, UM G T, et al.Impact of neoadjuvant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immediate tissue expander breast reconstruction[J].Ann Surg Oncol, 2016, 23(7): 2357-2366.
  鄒林翰,史福軍.乳腺癌患者自體組織乳房重建的臨床新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8,3404:517-520.
  郭瑢,吳炅.乳腺癌乳房整形外科應用現狀與進展[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8,1003:141-146.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BCS),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乳腺外科醫師專委會(CSBS),吳炅,胡震.乳腺腫瘤整形與乳房重建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國癌癥雜志,2018,2806:439-480.
  王志剛,雷澤華,喬正榮,李遠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乳房即刻重建與延期重建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6:81-84.
  施勇,溫濤,黃凱明,王科,鄭晶燕.腔鏡輔助兩切口保留乳頭乳暈乳腺癌術后即刻背闊肌乳房重建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05:37-40+44.
  何雯霏.即刻乳房重建聯合乳腺切除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及臨床可行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5:143-144.
  藍洪波,曾家耀.乳腺癌術后即刻背闊肌皮瓣乳房重建術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學,2017,3904:523-526.
  姜子榮,明鵬,許志平,宋彬.保留乳頭乳暈的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即時乳房再造的相關問題探討[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01:237-238.
  鄒偉偉,白玉,王希龍,賈中明,韓勇,程凱,孫洪光,楊振林.胸大肌筋膜在乳腺癌乳房切除后即刻乳房重建中的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7,2611:1447-1452.
  王會東,張軍,王涵.乳腺癌術后即刻乳房再造療效臨床研究[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7,3905:354-356.
  趙怡,張舟,賀文,周咸亮,王群,章駿.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即刻背闊肌皮瓣乳房重建與傳統改良根治術的療效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21:2158-2160.
  孟暉,李琳,陳驥揚.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術療效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1910:814-816.
  李莉,納智明,趙遠,羅雪婷.乳腺癌術后即刻乳房重建手術方法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2:107-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7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