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老城新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傳統工業城市發展外貿,需要有更為協調的行政監管體制和更為靈活的企業幫扶機制。
  
  蚌埠發展外貿的途徑是:從大趨勢中尋找機遇,由多個領域協作發力,在細微之處落實目標。
  
  受訪人:蚌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秦武
  
  《中國海關》:蚌埠是個老工業城市,其外貿發展方式有什么獨特之處?
  秦武:蚌埠這樣的傳統工業城市要發展外貿,必須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把握大環境發展帶來的契機。近年來,安徽省借助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機遇,著力以政策手段推動皖北經濟發展。作為皖北的商貿中心,蚌埠市也以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為基點,借力泛長三角區域發展的分工合作趨勢,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扶持進出口企業。
  《中國海關》:國際金融危機對蚌埠外貿的影響有多大?
  秦武:2009年1-11月是金融危機影響最為集中的時期,但這一時期蚌埠的進出口總額僅同比下降4.3%,降幅低于安徽省的平均下降水平。同期,蚌埠海關相關業務指標呈逆勢增長態勢,其中加工貿易手冊備案數增長27%,進出口集裝箱量增長17%,進出口報關單量增長27%。海關業務指標能直接反映出口岸功能的發揮狀況,可以說,蚌埠口岸在抗擊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增強了功能發揮。
  《中國海關》:導致口岸功能增強的原因是什么?
  秦武:這與政、關、企三方合作以及和諧口岸建設有著必然的聯系。近幾年,當地政府大力支持海關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和培訓,切實解決海關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海關則強調主動服務,努力做到“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全面提高執法能力和服務水平;企業也在不斷學習、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和信息,更加注重守法自律,并以此提升了自身的通關能力。從總體上看,蚌埠的進出口通關領域已經形成了政、關、企互助協作的“大通關”格局,這對提升口岸功能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中國海關》:“大通關”是一個全局機制,有沒有形成一些具體的措施?
  秦武: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蚌埠各相關部門協作實施了一系列推動外貿發展的舉措:一是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在進一步推動裝備制造及零部件、光伏、生物等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快對食品、紡織等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提高產品層次和附加值;二是落實扶持政策,繼續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計劃,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主業整合和戰略性重組,實施技術標準化戰略和品牌帶動戰略,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三是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抓住金融危機推動產業加速轉移的機遇,以優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大企業落戶蚌埠;四是推進“企業服務年”活動,從機關抽調人手派駐部分園區、企業,甚至為部分企業項目指派專人服務;五是推動銀企對接,支持各類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中國海關》:蚌埠海關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秦武:只說最實際的舉措:蚌埠海關主動向地方政府報送統計分析材料和調研報告,通報相關工作進展,為地方政府開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海關派員深入關區內三市八縣宣傳政策法規,在企業察實情、辦實事,做到了嚴格執法和優質服務并舉;同時,蚌埠海關從欠發達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實際情況出發,大膽借鑒企業管理模式,創建了“海關客戶服務制度”,由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組成“客服小組”,以對口服務、定期訪問、響應召喚、提前介入、跟蹤服務等方式,推動法規宣傳、政策咨詢和業務指導等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356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