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美元上的第一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邢海洋
1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4年我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為13.6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率為9.5%。19天前的1月6日,我國第13億公民在北京婦產醫院誕生。數字上的巧合并不預示著什么必然性,卻給計算提供了更多的直覺因素。2004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萬人民幣。
超過1萬人民幣并沒有給社會帶來多么大的興奮,因為,就是在一年前,我們已經因人均GDP超1000美元而歡欣鼓舞了一次。2003年,中國的GDP達到11.67萬億元人民幣,按美元匯率計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達到1090美元。1000美元的數字,因為有了眾多國際上的比照,被賦予了多種意義。意義之一,從此我們進入了消費性社會,主要消費由衣食向住行方面轉移,國民的個人資產也有了比較迅速的增加。消費結構升級隨之而來拉動的是產業結構的升級,經濟迅速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意義之二,1000美元是個相對大的基數,意味著我們的“工業化”的補課已經完成,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指望著像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那樣的經濟騰飛。不過,1000美元也是個坎,如果沒有社會的穩定和公平,1000美元之后,也可能是停滯不前,例子包括阿根廷和巴西等拉美國家。
韓國在1977年實現人均GDP1000美元,1995年便實現了人均10000美元,前后共用了18年。我國臺灣地區,人均GDP1976年超過1000美元,1980年超過2000美元,1984年超過3000美元,1990年近8000美元,1992年超過了10000美元,前后用時不過16年。日本呢,首次突破1000美元是在1966年,那時已經進入經濟高速增長的后期,即便如此,1968年又超過了西德,在經濟規模上成為西方國家中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日本1971年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1973年達到2964美元,日本人均GDP從1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再增加到3000美元所用的時間分別只有6年和3年。對立面上的是拉美國家,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30余年里,人均GDP只增長了2、3倍,現在只有3000~4000美元的樣子。
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仔細審視,看這個第一年,我國的GDP增長給出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答卷。
答卷之一,增長率9.5%。以此增長率,翻一番需7~8年時間,雖不及臺灣地區的4年和日本的6年,但算得上飛速發展,以此增長率計算,25年后自可增長到10000美元。在1000到2000美元間,日元匯率沒有變動,6年要實現增長一倍的目標,日本的GDP年均增長率是超速的,但隨后,1971年10國財長華盛頓會議對日本施壓,日元開始了升值,等于是本幣增值和增長率一道,加速了后進國家的追趕進程。
答卷之二,收入分配。日本在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過程中,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基尼系數明顯降低,收入分配均等化,整個過程,基尼系數維持在0.35以下。這主要因為戰后政府打擊財閥、農地改革、工會組織普及加之勞動力供不應求。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發展,勞動力充分就業,農村與城市的收入差距基本消失,勞動力的供給發生了根本轉變。上世紀60年代末,日本的失業率只有1%。四小龍在收入分配問題上也頗為類似,如我國的臺灣和韓國的基尼系數在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后都處在比較合理的0.35以下的水平。新加坡和我國香港的基尼系數雖居于嚴重的0.4左右,但都采取了積極的調節措施,如新加坡采取了中央公積金制度和社會福利保障。
去年,全年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產388億公斤,增長9.0%,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大部分增產來自秋糧,況且由于糧食增產,秋后糧價明顯下降。在一個農民收入被看作重中之重的年份,農民收入增長還是沒有超過GDP增長,只有6.8%,還不及城鎮居民的7.7%。如果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不妨再看一組數字:2004年重慶大學生起薪比2003年降低25~30%,而上海2004年本科生首月平均工資1680元,比起上海市各類畢業生2003年度年工資收入平均達到35072元來,顯然又大打折扣。
去年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后,很多學者指出,收入分配是否合理將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經濟騰飛就斷送在基尼系數上。我們的基尼系數能不能在短期有一個下降?這里不妨看看我國的GDP狀元蘇州的情況,這里2003年末人均GDP達4.77萬元,折算成美元就是5746美元,高出上海,成為全國各大城市中的狀元。但蘇州居民的收入水平只能排在長三角16個大中城市的第七位,大學本科畢業生月收入2000元左右,大專生、技校生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外來打工族的收入則只有幾百元。一個大學生一個月的工資,買不上半平米的住房,蘇州被打工者戲稱“地獄”。越是GDP增長快的地區,越是如此,皆因這里有工作機會,于是有大規模勞動力流入。
未來10~20年間,我國4億農民要進城,很難想象這樣的現實下,勞動力供求會發生逆轉。我們的基尼系數,也很難想象,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達到合理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37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