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舌尖上的家鄉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美食”無疑是非常吸引幼兒的,而“本土美食”則能夠在吸引幼兒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本土文化,進而培養出幼兒對家鄉的情感。本文首先闡述了本土美食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促進意義,找到培養的角度,而后以“發現美食”“了解美食”“美食交流”獲得對家鄉的認知與了解,促進家鄉情感的提升,并為幼兒搭建交往的平臺,促進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美食;社會性發展;家鄉情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東方古國,不同的地區、氣候、民族,使每一個地方都具有一定的本土特色,“美食”在文化的烘托下則更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美食不僅僅用來食用,在社會性發展教育過程中,還可以從本土美食文化的角度,引導幼兒了解美食,了解家鄉文化,并在美食的引導下獲得交往能力。
  一、 “吃”與成長——以“吃”促社會性發展的意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社會領域里提出:“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睆挠變簳r期就開始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使幼兒“發展自信與自尊”“遵守規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中班幼兒處于自我意識與交往行為的交匯處,教師要抓住日常活動、游戲、教學的機會幫助幼兒提升社會交往能力。
  以家鄉某一種特色內容——美食為媒介,挖掘美食,打開豁口,引導幼兒了解美食文化,促進幼兒對家鄉的了解,在不斷了解家鄉美食與美食背后的文化中,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產生愛家、愛家鄉的情感;同時,以本土美食為交往的媒介,使幼兒在美食的引導中,與他人互動、合作,獲得社會適應的能力。
  二、 探索文化——了解美食之味,挖掘美食文化
   (一) 發現美食,挖掘本土特色的美食
  由于幼兒們平時食用的食物大部分經過幼兒園的營養設計,在幼兒園里很少感受到家鄉特色的美食。而在家庭中,大部分的家常菜也沒有明顯的本土特色,幼兒對本土美食基本上沒有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起來挖掘美食,挖掘出本地的特色,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對家鄉美食的初步了解。如:十月份,在月主題“香噴噴的桂花”的引導下,班級中所有人開始尋找與家鄉王莊或常熟相關的桂花美食,并制作了“美味菜譜”,讓幼兒首先在收集菜譜中了解簡單的特色文化。
 ?。ǘ?家園攜手,引幼兒了解美食之味
  幼兒園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家長資源的引入不僅解決了幼兒園的實際困難,也讓家長能自然參與到課程、活動中,讓幼兒快樂感受,并引發自豪、認同與歸屬感,如:在進行了“美味菜譜”的制作后,還收集到相應的圖片與之對應,幼兒看著這些讓人垂涎欲滴的圖片好奇:“這些菜一定很好吃,是什么味道的呢?”對味道的好奇和美食的誘惑帶來了幼兒的探索熱情,于是我與班級幼兒一起設計了一次“品嘗計劃”,將家長邀請到這個計劃中來,每月品嘗一種健康又美味的本土美食,不僅了解他們的外形,也了解他們的味道,為幼兒獲得美味感受提供條件。
 ?。ㄈ?親子同樂,促使幼兒挖掘家鄉文化
  美食是“本土美食”,挖掘本土美食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挖掘“本土文化”,每一個獨特的菜品中,都有可能蘊含著與家鄉人文、氣候、傳統等相關的文化內容,在幼兒簡單了解菜品,對家鄉美食有了一定的情感后,教師需要引導幼兒了解這些菜的“內涵”所在,使幼兒更加了解家鄉。這種了解,對中班幼兒來說,是新奇的,也能夠提高幼兒的記憶、表達、認知等能力。如:結合了“品嘗計劃”,我們還引導家長帶領幼兒一起挖掘菜品背后的故事,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在品嘗前、后了解這道菜品故事文化,并在來到幼兒園后,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故事,進行集體的文化分享,幼兒在挖掘美食文化的過程中,了解到家鄉的各種風土人情,發現美食背后的故事,感受家鄉的“真”和“美”,衍生對家鄉的熱愛。
  三、 交流感受——美食提供依托,織出交往之路
   (一) 互品美食,在分享中感受歡樂
  “對大家都喜歡的東西能輪流、分享”是《指南》中對中班幼兒的合理期望,是判斷幼兒“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標準之一。分享本土美食不僅可以帶來幼兒精神上的滿足,感受到交往的快樂,給幼兒帶來社會適應與心理成就感,也能夠促進幼兒對食物更多元的了解。如:借著十月國慶節活動,班級中舉行了一次“本土美食分享會”,家長和幼兒共同選擇食材并制作,于當天帶來1到2種適量的美食,以自助餐的形式開展,家長和幼兒可以自己選擇吃什么,也能夠給別的孩子介紹自己帶來的美食所蘊含的內涵、故事。在美食分享會中,幼兒增加了對本土美食的了解,也獲得了相互之間的分享,每一位幼兒都在分享會中獲得了快樂的感受。
  (二) 同制美食,在合作里感受成長
  美食的制作對幼兒來說是充滿了趣味性的,與幼兒一起制作本地美食,不僅能夠使幼兒獲得對本地文化的了解,更能夠使幼兒記住這些制作的過程,這對于幼兒未來在游戲中進行模擬活動,是非常具有游戲能力提升性的。如:“拖爐餅”的制作探索,首先實地觀摩,看美食店師傅如何制作“拖爐餅”,并品嘗剛出爐的美味,給幼兒帶來了不一樣的美食體驗。制作熱情也隨之高漲,在游戲里時常模仿,請廚房幫忙進行前期的和面,幼兒則簡單嘗試了少量的和面,大家一起揉面、發面、搟面,嘗試將面做成餅,學習像包包子一樣包餡兒,給面皮刷飴糖、撒芝麻,成品雖然不夠完美,但快樂溢于言表。隨后的制作更發揮出想象力,設計制作出“草莓拖爐餅”“茶葉拖爐餅”等,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在美食制作、相互合作中不斷成長。
  四、 效果與思考
  而今,班級中許多幼兒時常都會在游戲區中認真介紹各種食譜上的美食,對客人介紹:“這是我們家鄉的美食,非常美味?!边€能將這些菜品背后的故事說給別人聽,語言驕傲、自豪,雖然他們尚處于中班水平,但是也可見家鄉美食在培養幼兒社會性發展、提升幼兒對家鄉的情感上的可行性。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了許多人的愛國情懷,每一道美食都仿佛以“家鄉情”為調料,展現出濃厚的家鄉情感,讓人細品垂淚,內心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不斷提升。在幼兒園課程實踐中,我以美食敲開幼兒家鄉情感提升的大門、讓美食輔助幼兒獲得交流交往的機會,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在未來,我還將探究更多的方式,不斷以獨特的視角促進幼兒情緒情感、學習品質的提升,讓幼兒在有效的引導下,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作者簡介:
   程雙,江蘇省常熟市,常熟市王莊幼兒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1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