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文似看山不喜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肖健美

  摘要 記敘文寫作是中學生的基本技能之一,記敘的方法很多,但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夠讓讀者看了上段想下段,看了開頭想結果,能夠吸引讀者把文章讀到底的方法就是記敘的好方法。
  關鍵詞 記敘文;寫作;技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5―9646(2009)01―0086―01
  
  記敘文寫作是中學生的基本技能之一。一篇記敘文倘若平鋪直敘,似無浪平湖,必索然無味;倘若波瀾起伏,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讀者。
  那么如何才能起伏跌宕呢?我認為應該采用如下寫法。
  
  1 巧設懸念
  
  懸念,即設置疑團,不作解答,借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產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適當的時機揭開謎底。
  如《一碗陽春面》,開篇寫大年三十深夜十二點,母子三人來到北海亭面館吃面。這么晚了才來,而且是吃一碗,這一情節足以引起讀者的好奇。接下來寫一年后他們二吃陽春面,作者仍然沒有揭開謎底。再寫一年后他們三吃陽春面,時間、地點、人物依舊,陽春面變成了兩碗,這又是為什么?讀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得按捺不住時,小說恰到好處地通過母子三人的對話交代了他們所遭遇的厄運。但作者還嫌懸念設置得不夠充分,往下是寫母子三人十年沒有來吃面,由此設下了新的懸念:他們為什么沒來?他們的命運怎樣了?直到篇末,讀者緊懸的一顆心才放下,為主人公戰勝厄運而歡欣。由于懸念扣人心弦,全文顯得曲折有致。
  
  2 制造矛盾
  
  就是借助人物之間的各種誤會造成一定的矛盾沖突,從而鋪排情節。
  如《紅樓夢》中寫到,賈寶玉從父親那里回來了,此事是吉是兇,黛玉放心不下,便來看望寶玉。這時剛巧寶釵已在寶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門,院里的晴雯以為來的是丫鬟,又因與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氣,加上寶釵來訪心中更是不快,于是聽到有人敲門便不加理會。黛玉再敲門,晴雯索性拒絕:“憑你是誰,二爺吩咐了,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黛玉被拒之門外,自然對寶玉產生了誤會。接著,她又在墻角邊看到寶玉送寶釵出門,越發氣惱,越發悲戚。這樣,直接引發出黛葬花和寶黛二人見面和解的情節,引起了讀者的心理期待,揣測寶黛的愛情糾葛和黛玉的命運歸宿。
  
  3 安排巧合
  
  “無巧不成書”幾乎成了過去說書人的口頭禪。沒有巧合,就沒有故事;要想引人入勝,設置巧合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技法。
  如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就安排了許多巧合。篇首寫林教頭巧遇李小二,為下文寫李小=知恩圖報埋下伏筆。后寫李小二巧遇陸虞侯,牽出林沖上街買刀準備復仇的情節。再寫草料場巧遇大風雪。正是風大雪緊,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正是風大雪緊,林沖進了山神廟,才用大石頭頂住廟門,從而聽到了仇人的談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無可忍,憤而殺敵,實現了性格上的質的飛躍。整篇課文,連設巧合,環環相扣,推動著情節發展。
  
  4 虛實交錯
  
  正面直接寫叫實寫,側面間接寫叫虛寫,虛寫為實寫服務。文章要以實帶虛,虛中見實,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又一個波瀾。
  如《藤野先生》主要敘述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但開頭三小節沒有直接去寫,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刻畫了清國留學“逛公園、學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學無術的丑惡形象。魯迅對東京的失望,實際上是為中國人的麻木而痛心,從側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與之為伍的愛國之情。
  又如《荷花淀》,實寫水生嫂和水生的對話,虛寫水生他們報名參加“地區隊”;實寫荷花淀幾個青年婦女翻身跳下水的緊張場景,虛寫參軍的戰士們緊張迎敵的表現。這樣,以實顯虛,以虛映實,青年婦女的戰斗生活得到生動的刻畫,而青年男子的戰斗作用也由此表現得富有情趣。
  
  5 有張有弛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敘述故事情節,如果有張有弛,就不致顯得急促或平淡無奇。
  如《荷花淀》,前面部分寫水鄉,風景異常恬靜美好,給人一種和平的感覺,這是弛。接著作者轉過筆鋒,描寫水上一場激烈的游擊戰,使濃烈的戰爭氣氛彌漫其間,這是張。又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開頭寫春節過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特種藥品商店的熱鬧景象,這是弛;接著寫突然傳來平陸縣委的求援電話,這是張;再接下去補敘事情的發生,這又是弛。一張一弛,文章就有波瀾了。
  
  6 若即若離
  
  清人唐彪在《作文譜》中說:“世間文字,斷無句句看題、句句不看題之理,其法在于離合相生。”又說:“離合相生者,謂將與題近,忽然揚開;將與題遠,又復掉轉回顧是也?!睂τ谟洈⑽膩碚f,就是在處理場面和情節的過程中,不必處處死扣主旨,而應采取“若即若離”的方式靈活安排,掀起文章的波瀾,避免單調呆板。
  如季羨林的《馬纓花》,文章用了幾乎一半的篇幅回憶過去所住的大院,對這院子的人事滄桑、遺存古跡等等描寫得十分具體細微,初讀會以為這是回憶往昔居室中閃現出“一股似濃似淡的香氣”,以為主人公馬纓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寫馬纓花的“綠云紅霧飄滿了北京”,正是這馬纓花的“影”與“光”的對比,“帶給我無窮無盡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對馬纓花的全面的描繪和贊美。原來,前面部分是寫馬纓花的“影”的廣闊社會背景,沒有“影”的對照,就不能襯出“光”。影中的馬纓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馬纓花則更可愛。這不正是“離合相生”嗎?
  文似看山不喜平,記敘的方法很多,但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夠讓讀者看了上段想下段,看了開頭想結果,能夠吸引讀者把文章讀到底的方法就是記敘的好方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6712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