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36條”之“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漢亞

  民間投資的健康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而且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為了營造有利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和輿論氛圍,切實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2010年5月《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36條”)出臺。
  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已不是新話題。在“新36條”中提出的一些規定和政策措施,如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等行業的建設,改進政府對民間投資的管理,創造公平競爭的條件,依法保護民間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等等,早在2001年原國家計委發布的《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若干意見》中就已提出,其后在2004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2005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非公36條)和2009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小企業29條)中都對民間投資提出了類似的政策措施。
  
  “新36條”的主要特點
  
  與過去的文件相比,“新36條”是專門針對民間投資的,不但涵蓋的范圍不同,而且把重點放在了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方面;所提出的政策和規定都是在總結和吸取過去文件實施經驗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制定的,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并在政策的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深入,更有利于落實。
  對民間投資的準入由“允許”變為“鼓勵”。過去在提到民間資本準入的行業領域時,采用的是“允許”,如“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等等,而在“新36條”中把“允許”全部改為“鼓勵”。這種用詞的變化表明國家對民間投資加大了重視的程度,并將對民間資本健康發展采取積極推動的態度。
  對向民間資本開放的領域進行了詳細劃分?!靶?6條”對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不是像過去那樣,只是一起列出了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的名稱,而是細化到每個行業的具體項目領域以及投資方式。如對鐵路行業,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干線、鐵路支線、鐵路輪渡以及站場設施的建設,允許民間資本參股建設煤運通道、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等等,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對民間資本開放了一些長期由國有企業壟斷的領域。最明顯的石油天然氣行業,過去不允許民間資本進行原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儲運基地的建設,“新36條”則明確“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為方便民間資本的進入和運營,將對一些行業進行改革。針對目前一些行業民間資本進入難、經營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狀況,國家將對一些行業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如對民間資本參與電力建設,“新36條”不但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建設,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參股建設核電站,而且提出要“進一步放開電力市場,積極推進電價改革,加快推行競價上網,推行項目業主招標,完善電力監管制度,為民營發電企業平等參與競爭創造良好環境”。
  將進一步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范圍。對民營企業密切關注的資本市場,國家將制定一些有利于民間資本進入的政策。一是放寬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二是支持民間資本以入股方式參與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參與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三是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放寬村鎮銀行或社區銀行中法人銀行最低出資比例的限制;四是要落實中小企業貸款稅前全額撥備損失準備金政策,簡化中小金融機構呆賬核銷審核程序;五是要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涉農業務實行與村鎮銀行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六是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信用擔保公司,完善信用擔保公司的風險補償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七是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參與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組改制。這些措施的實施將對發展民間金融、擴大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改善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狀況起到促進作用。
  促進民營企業科技進步。科技進步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為改變我國民營企業在科技進步方面較弱的現狀,國家將采取多種鼓勵和引導政策促進民營企業的科技進步。包括:采取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幫助民營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增加技術儲備,搞好技術人才培訓;鼓勵民營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等方式鼓勵民營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技術升級;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投資建設節能減排、節水降耗、生物醫藥、信息網絡、新能源、新材料、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等措施。
  加強對民間投資的法律保護。為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國家將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法規政策,以培育和維護民間資本具有平等競爭的投資環境。在制訂涉及民間投資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時,要聽取有關商會和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反映民營企業的合理要求。(摘自2010年第7期《中國投資》作者系中國投資協會會長) □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3484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