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個人所得稅改革政策解讀后之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2019新個稅政策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步伐來到了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新個稅政策具有更人性化、更全面、更科學的考慮,切實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簡便易行原則。個稅改革關乎著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與我們的收入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個稅改革的具體實施自然得到每位納稅人的高度關注,本文就新個稅改革政策做基本解讀及相關問題的思索。
關鍵詞:個稅改革;政策解讀;亮點
我國的個稅發展由來已久,從1980年首征個人所得稅開始,前后經歷了6次改革。從稅收改革發展歷程來看,個人所得稅在稅收體系中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地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改革工作中,其改革效果卻并不是十分的理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收入提高,以及區域差異、城鄉差異、收入差異等諸多因素影響,現有的個稅征收制度已不能滿足和平衡各差異帶來的個稅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個稅的再次改革勢在必行,本次改革因為其變化大、亮點多,是1994年以來個稅改革動作最大的一次,也是最深入徹底的一次,充分發揮著個稅調整收入分配的作用。自2018年8月1日新個稅出臺,在2018年10月1日之前為個稅改革過渡期政策準備階段。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為過渡期政策執行以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實施準備階段。2019年1月1日起為新個稅制全面實施階段。
一、新個人所得稅主要變化
(一)建立對綜合所得稅按年計稅的制度
此次改革,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學權使用費四項勞務性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在年計稅的基礎上,實行“代扣代繳、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優化服務、事后抽查”的征管制度。
(二)適當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
將綜合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從原來的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每年6萬)。這也是繼2011年個稅改革以來再一次提高了起征點標準。
?。ㄈ┦状卧O立了專項附加扣除
在提高基本減除費用的基礎上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進一步增強稅制的公平性。
(四)調整優化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
以改革前工薪所得3%-45%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這樣的處理會更加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的適用稅率,同時保持對高收入群體的調節力度。
?。ㄎ澹┰鲈O反避稅條款
對個人不按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關聯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的、實施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等行為的,稅務機關有權按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稅收環境。此次增設反避稅條款在個人所得稅領域是首次突破,填補了個人反避稅領域的空白,賦予稅務機關按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的權力。
?。┙∪珎€人所得稅征管制度
打造六個方面的征管制度創新:自行申報制度、納稅人識別號、反避稅條款、部門信息共享、部門源頭協同管理、納稅信用運用。
二、新個人所得稅改革最大亮點
?。ㄒ唬⒐べY薪金、勞務報酬、稿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收入計入綜合所得,按年計稅
這項改革也是結合國際上大多數國家在個稅征收上采取的綜合征收制模式。突破了原來針對各類勞務收入分別計稅的模式,而采取了主要勞務收入綜合征收,這樣克服了分類征收繁瑣而繁雜的缺點,更合理有效的加強稅收征管,也能更好的調節收入差距。
(二)新設立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相比以往個稅改革僅僅只是單純的提高個稅起征點來說,這次不同的是在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這意味著個稅計稅模式發生了重大改革。這六項與民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支出,體現了個稅改革的人性化。
?。ㄈ┟鞔_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
此次改革中明確界定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身份,這也是國際反避稅的必然要求,通過居民身份避稅將面臨更為嚴格的要求,居民納稅人的判斷標準由在中國境內居住是否滿1年改為國際慣例的183天。舉例說,一個沒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如果在中國境內外都有生意,但是一年在中國待200天,按照以往規則,不構成居民納稅人,只需要對他來自于中國境內的收入征稅,但是根據新規則居住超過183天將構成居民納稅人,對其來源于全球的所有收入統一征稅。與此同時,新個稅規定還取消現行的針對外籍人士的1300元附加扣除,實現了一視同仁、內外統一。
三、新個稅政策解讀之思考
(一)期待贍養老人個稅抵扣政策更優化
此次出臺的專項扣除中對于贍養老人抵扣個稅部分,有些考慮還顯不足。比如未考慮老人有無收入的區別。在贍養老人個稅抵扣政策中只對老人的年齡做要求,對老人有無退休金保障對納稅人的贍養負擔的不同似乎考慮不足。有些低退休金或無退休金老人(如農村的老人),對于納稅人的贍養任務更艱巨,負擔更大。還有對于贍養老人人數這項規定中對于一位或多位的老人贍養抵扣標準基本就是定額了,但事實上人數不同在老人贍養負擔問題上還是有區別的,應該如子女教育抵扣那樣考慮人數區別的問題,“上老下小”的負擔是納稅人的主要支出項之一,如果稅總能夠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更能體現人性化也更合理。
?。ǘ┎煌貐^的個稅抵扣標準沒有區別
我國的經濟發展存在東西部、內陸和沿海等的區域差異,在個稅抵減上應綜合考慮這些差異因素。如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可能個稅抵扣基數5000元對于納稅人來說會覺得標準有些偏低,而在武漢成都這樣的新一線城市,可能會比較適中,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人均收入幾乎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這可能對降低中低收入者納稅負擔會有所體現,但是對于增加高收入甚至富裕階層的稅負可能調整并不明顯。在新個稅改革中只看到專項附加扣除中的房貸房租抵扣有區域差異體現,但是涉及到起征點及其他專項抵扣也應該綜合考慮合理體現,希望能夠擯棄這種一刀切的模式,合理細化標準,更能體現稅收公平合理的原則,也能更好的培養每位納稅人的全民納稅意識。 ?。ㄈ┱{節功能被弱化,甚至會引起反作用
如房屋租金抵扣初衷是對租房納稅人的納稅調節,減輕納稅人的負擔,但在實際生活中,個人租房的房主并未在稅務部門申報相關的租房收入,繼而租房收入需繳納約20%的稅款得不到落實,通過租金抵扣納稅資料的填報,房主房屋信息清楚的反映到稅務部門,這就讓屋主的租房收入得到曝光,迫使屋主不得不正常繳納租房收入應納稅額,那屋主會承擔這部分稅款嗎,很顯然這部分稅款繳納最終還是會轉嫁在租戶身上,租戶名義上享受了租房抵扣,但實際最終可能會承擔更多的支出,這樣就違背了個稅調節利于民生的初衷。
?。ㄋ模┘訌姽芸亓Χ龋∪幜P體系
新個稅制度對于納稅人的素養來說要求會更高,從申報資料、保存備查資料到遵守個稅政策按要求申報個稅,每個環節都要求納稅人具有貢獻、服務、誠信精神。將正常規范納稅作為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具備自覺規范納稅的常識和意識。在新個稅政策實施過程中,對于某些利用政策漏洞鉆空的納稅人,需要更加完善嚴密的反抵稅機制進行管控,以及完善健全稅務違法處罰體系,防止國家稅收流失。
?。ㄎ澹┒悇詹块T納稅主體需要做好新個稅政策的解讀宣傳工作
新個稅制度較舊個稅制度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政策稅務部門和納稅主體要提前加強專業的培訓,對于新個稅中不容易理解的政策要做好相應的解釋和宣傳工作,對于不盡完善的地方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要在解讀的同時做好記錄和反饋,為下一步個稅改革奠定基礎。
四、結語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任何的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在實際經歷和環境中總結經驗得出更優化更科學的方法制度,個稅改革也是如此。新個稅改革政策解讀之后,對于其制度的變化和亮點給予肯定,也希望稅總能對納稅人情況分類更細化,才能更好的體現收入分配遵循的“增低、擴中、調高”的原則,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范圍,提高對高收入的調節能力。同時,在社會日益進步,人民素質逐漸提高,誠信度提升的今日,新個稅改革對納稅人自動申報納稅抵扣信息,實行資料自存,以備抽查的方式,這是對人民素質普遍提高的認可;而作為納稅人,也需加強自覺規范納稅的意識,自覺遵循公民納稅的義務,使個稅改革的紅利充分發揮,同時也使納稅環節形成健康有序的常態。
參考文獻:
[1]王金蘭.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個稅改革路徑選擇[J].會計之友,2015 (18).
[2]宋怡.新時代背景下對個稅改革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8 (8).
[3]喬新歡,劉潔.我國個稅制度改革方向探究[J].現代商業,2018 (21):28-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