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生態位的城市發展戰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趙維良 張 謙

  摘要: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城市發展所需資源的競爭更加激烈。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才能保證城市和區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生態位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的基礎和核心,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城市發展戰略應該建立在城市資源空間的基礎上,以提高城市生態位為目標.有效利用城市資源,實現城市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城市定位;城市生態位;城市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0)04-0055-04
  
  從發達國家發展的經驗來看,國民經濟發展大多伴隨著區域經濟的成長,城市正日益成為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標志,我國已有近半數人口生活在城市。全球化和區域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加大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整合的便利性與可能性;另一方面,城市之間為謀求本區域的發展對資源競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人才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競爭日趨激烈。目前,城市規劃研究和實踐偏重于解決城市發展中微觀層面上的問題,但對于城市這樣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必須把握區域乃至全球發展形勢,深刻分析城市與環境的動態關系,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發展戰略,才能保證城市快速持續發展。
  城市的戰略定位是城市發展戰略的核心,城市定位即城市在區域中的時空位置,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定位準確,可以為城市找到最佳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實現最有效的城市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創造財富。目前對城市的戰略定位研究尚處于形成過程中,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理論和方法。主要進行定性描述,通過城市職能、城市性質及SWOT分析法體現出來。定量研究較少,主要運用城市競爭力理論和方法,以及傳統的區域分析方法,缺乏統一的理論基礎,可操作性不強。城市所處環境更加復雜,競爭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更能對城市定位進行深入分析,為城市發展戰略提供更好的基礎。
  本文借助生態學生態位理論和方法,提出城市生態位的概念框架,在系統分析城市生態位含義、特點及與發展戰略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生態位導向的城市發展戰略。
  
  一、城市戰略定位存在的問題
  
  我國城市總體上還處在工業化和經濟起飛階段,由于缺乏準確的戰略定位,眾多的城市沒有根據自身的空間和資源條件進行發展,不僅浪費了資源還錯過了發展機遇,目前我國城市戰略定位研究和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定位不準確
  沒有結合城市在區域中的實際位置進行定位,盲目模仿先進城市的發展模式,致使產業同構嚴重,發展潛力沒有很好挖掘,城市整體優勢得不到體現;同時過度使用資源,引發生態環境的惡化和其他社會問題。
  2.潛力認不清
  沒有準確分析城市和區域的動態變化趨勢,根據城市發展速度和潛力進行定位,致使城市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發展機會難以把握。
  3.優劣勢不識別
  沒有選取科學合理的定位理論和方法,不能識別影響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和資源,不能清楚地認識自身的優劣勢。
  4.目標不明確
  不能準確提取對城市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因素,事無巨細地列舉城市的眾多優勢,難以對關鍵資源進行識別和整合,因此未能提出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
  
  二、城市生態位
  
  (一)城市生態位的含義
  生態位理論是生態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生態位理論揭示,每個生物物種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都擁有一個最適合自身生存的時空位置,即生態位。
  不同的城市,集聚生產要素和創造國民財富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可歸結為城市生態位的差別。生態位是指作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所提供的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可利用的各種生態因子、經濟因子和社會因子,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生態、經濟和社會關系的集合。每個國家或地區都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格局中占據一定的“生態位”。生態位是一個多維因子和條件的系統集合。這些集合因子的結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態位”,它們共同成為“生態位”的不同屬性。
  
  城市“生態位”就是城市以可利用的資源和空間為基礎,在區域系統中所處的位置、扮演的功能和角色。城市生態位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制定城市發展戰略的依據,城市生態位揭示出城市發展的速度與程度、影響力與支配力。
  
  (二)城市生態位的度量
  城市生態位主要由“態”和“勢”兩個維度來衡量?!皯B”是城市的狀態,是過去發展以及與環境相互作用積累的結果;“勢”是城市對環境的現實影響力或支配力。特定區域系統中城市的生態位體現了該城市的相對地位和作用?!皯B”是“勢”的基礎,“勢”的積蓄提高“態”的轉化能力。生態位態勢的增加稱之為生態位的擴充。
  “態”的變化一般呈“s”型曲線,“勢”的變化則呈倒“u”型曲線?!皯B”和“勢”決定了城市在整個區域系統中的生態位(見圖1)。Figl.Movement curve of urban ecostate and ecorle.
  城市在特定時間的生態位可用函數表示為:城市生態位=f(態,勢)。其中:態=f(自然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資本資源,……);勢=f(城市效率,城市集散能力,資源增長,……);它們構成了城市生態位模型。
  
  (三)城市生態位的基本特征
  研究和制定城市發展戰略,首先要了解城市在區域所處的位置,每個城市在長期生存發展中都擁有其最適合自身的時空位置及與其他城市之間的功能關系。城市生態位既體現了城市與其所處區域中其它城市的聯系,也反映了與其所處區域的互動關系。
  
  1.城市生態位具有動態性
  城市生態位不等于城市實力,城市實力是從總量和規模上來衡量城市,是靜態描述。而城市生態位重點突出的是城市發展的“態”和“勢”,既是過去的積累,又體現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城市實力是城市生態位所產生結果的表現,而不是生態位本身。
  2.城市生態位具有層次性
  城市生態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處于不同區域層次、規模層次的各類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其戰略位勢都不盡相同。即使是處于同一層次的不同城市,由于其職能分工、結構特征的各不相同,所處的位勢也互有區別。
  3.城市競爭的實質是生態位重疊
  城市生態位由多維資源空間構成,生態位重疊是兩個或多個城市對一定資源位(resourcestate),即n維發展因子空間的共同利用程度。當城市存在生態位重疊,必然會發生資源的競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隨著重疊的維數增加,包括在資源維、時間維、空間維上重疊程度的增大,競爭就越激烈,直至一方退出該資源的爭奪。
  4.優勢資源是城市生態位擴充的關鍵
  城市生態位的擴充是指城市的發展狀態和影響或支配能力(即態和勢)相對于區域系統中其它

城市的提高。一個城市生態位的擴充構成了其對另一城市的生態位入侵,從而引發競爭,競爭將導致區域中某些城市的生態位被壓縮,使其在競爭過程釋放出所占有的資源空間;相應地。一些城市由于得到這部分的資源空間而使其生態位得到擴充。城市擁有的優勢資源是城市生態位擴充的關鍵,對城市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三、城市發展戰略與城市生態位之間的關系
  
  城市發展戰略(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是對城市在一定時期內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謀劃。制定和實施城市發展戰略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加強城市內部和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有利于城市發展能力和競爭力的提高。城市發展戰略與城市生態位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
  (一)城市生態位是制定城市發展戰略的依據
  區域交通運輸網、郵政服務網、通信網、互聯網等現代網絡形成空間復合網絡經濟體系,城市的最優發展位置決定于它在城市網絡體系中的位置和功能。城市生態位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決定城市的發展潛力、發展速度、發展方向,決定城市在較長時期內的地位和影響力,同時城市的生態位也是其區別于其它城市的本質特征之一。
  在整個城市網絡體系發展過程中,每個城市的位置是動態變化的,隨著城市所面臨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快。一座城市只有通過發掘和培育優勢資源,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態位,形成自身的發展優勢,不斷地創造出新的城市發展動力,才能在不斷競爭變化的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在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時,應把城市生態位作為制定戰略的主要依據。
  
  (二)城市發展戰略的實質是提升城市生態位
  城市的發展戰略正確與否主要看能否使城市資源和空間得到有效使用;能否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否增加城市與其外部在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方面的交換水平。最終提高城市在國家和區域宏觀經濟格局中所處的地位、影響和作用力,實質就是提高城市的發展“態”和“勢”。提升城市生態位主要的途徑就是在發展戰略指引下,培育優勢資源,形成城市發展優勢,在區域城市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功能和角色。因此,城市發展戰略的實質就是提高城市生態位。
  總之,城市生態位與城市發展戰略之間的關系表現在,一方面城市生態位應該為城市發展戰略制定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城市發展戰略的實質和目標就是為了提升城市生態位,以實現城市持續快速發展。
  
  四、基于生態位的城市發展戰略框架
  
  城市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復雜有機體,其發展戰略包括總體戰略和分戰略。總戰略的制定要以分戰略為基礎,而分戰略的制定則要考慮總戰略的意圖和框架?;谏鷳B位的城市發展戰略是建立在城市資源空間的基礎上,以提高城市生態位為目標,制定的城市發展的根本謀劃和對策。城市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總體戰略、基本戰略和部門戰略三個主要部分(見圖2)。其中總體戰略主要討論城市定位與戰略目標;基本戰略主要研究城市在不同發展環境中的策略選擇,包括系統平衡戰略和競爭發展戰略(輸出基礎理論根據產品需求不同將國民經濟劃分為基礎部門和非基礎部門;生態位理論主要根據戰略資源的競爭程度將基本發展戰略分為系統平衡戰略和競爭發展戰略);部門戰略是城市各職能領域和部門制定的戰略。Fig2.framework 0f urban developinent strategy based0n niche.
  
  (一)不同層次的戰略定位
  城市是有等級層次性的,一個城市既對區域內低位次城市具有吸引力和輻射力,同時也受到更高位次城市的吸引和輻射。因此,城市的發展定位包括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
  宏觀定位。即從全球和國家層面,考察城市在高位次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真考察和研究國家、區域形勢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借鑒發達城市發展的先進經驗先進模式,在總結這些城市發展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正確評價城市面臨的機遇和存在的威脅。
  中觀定位。從中觀的角度研究城市所在經濟區域(或行政區域)的發展環境。對城市自身資源狀況的分析,正確評價城市的比較優勢和劣勢。分析、研究城市所在區域的環境,比較相關城市各自的發展潛力,并對本城市與其他城市之間的合作關系、競爭關系以及相互依存關系進行充分的研究。這是城市發展定位的基本依據,也是城市制定發展戰略的基礎和條件。
  微觀定位。主要從微觀的角度研究適于城市特殊情況、特殊需要的發展戰略。由于不同城市的規模層級、經濟發展狀況等條件不同,其城市發展戰略也應該不同。甚至由于其地理文化等特點不同,也會影響其選擇不同的城市發展戰略。
  
  (二)城市總體發展戰略
  城市總體發展戰略是為城市未來發展制定相對穩定的城市結構框架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依據城市生態位和其他發展條件確定城市發展方向和總體目標,還可以形成一定的發展目標體系,主要包括:經濟發展目標、社會發展目標、空間發展目標、生態發展目標等。
  
  (三)城市基本發展戰略
  根據資源利用程度,城市資源分為競爭性資源和非競爭性資源。非競爭性資源是指維持城市復合系統平衡的基本資源,與其他城市間競爭性較弱;競爭性資源是影響城市生態位擴充的優勢資源,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和競爭性。相應地城市的基本發展戰略分為系統平衡戰略和競爭發展戰略。
  1.系統平衡戰略
  城市是一個復雜開放巨系統。是一種遠離平衡態的耗散結構。普利高津認為:“一個城市只有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才能維持下去,使自己具有活力。這種交換一旦停止,城市就會出現危機?!背鞘信c外界環境自由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維持城市保持動態平衡狀態的資源主要是非競爭性資源,競爭性較弱,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系統平衡戰略。
  系統平衡戰略主要體現在社會發展戰略。生態發展戰略中。城市既是一個生產性組織,又是一個生活性組織,還有提供公共產品的責任。城市發展不僅有量的擴張還要有政治、社會等結構優化以及居民生活質量提高。
  2.競爭發展戰略
  城市要實現生態位的提升和擴充需要更多的競爭性資源。劉易斯?芒德福認為“城市的生命過程在本質上不同于一般高級生物體,它可以局部成長、部分消亡、自我更新”。當城市之間在某個維度發生生態位的重疊時,通過“局部成長、部分消亡、自我更新”來實現城市的協同進化。協同進化作為一種發展戰略,不是簡單地消除或回避競爭,而是積極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競爭,在“雙贏”和“多贏”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城市競爭發展戰略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戰略和空間發展戰略中,尤其是經濟發展戰略中的產業發展戰略。
  
  (四)城市發展的部門戰略
  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制定重點戰略和部門戰略。重點戰略是對實現戰略目標具有關鍵、主導意義而目前發展又比較薄弱,需要特別加強,且在發展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戰略舉措。部門戰略是為貫徹、實施和支持城市總體戰略和發展目標,在總體戰略和基本戰略的指導下城市特定的職能領域和部門制定的戰略。包括經濟發展戰略、社會發展戰略、空間發展戰略、生態發展戰略等。
  總的來說?,F代城市是極為復雜的社會系統,城市發展受到眾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因素的影響,城市發展戰略畢竟是一種規劃思路,具體實施起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同時,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根據城市生態位的變化適時調整發展戰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3946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