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 G633.66 文獻標識碼:A
摘要:作為各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的高等數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門分支較多,學習難度相對較大的課程,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愛好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學生對具有挑戰性的難度大的高數學習有一定的畏懼和壓力,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由淺入深的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高等數學的技巧,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受廣大師生關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等數學 教學方法 有效性 探索
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都對數學這門學科有一定的懼怕心理呢?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數學在中國的學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必考主科,其分值與語文、外語同等重要,但由于具有理科色彩的數學不像文科一樣只要認真學習,努力背誦就能掌握一定基礎,數學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邏輯性,考查的是一個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做題的綜合應用能力,并不是把公式死記硬背就能會做題,雖然有一定難度,但萬變不離其中的道理也同樣可以運用到數學中來,只要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多加練習,拓展思維,也是會找到其中的學習門道的。根據當今高校高等數學教材的現狀和廣大學生的學習現狀,分析一下如何提高高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加強教學準備,提高教學準備的有效性
(1)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
“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是教育學理念,每一名教師都要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正在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和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學中,在備課時就要對學生作出深入和具體的分析,對學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學中就越能調動所有學生的思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認真聽講,并積極參與思考,踴躍回答問題,認真對待課堂訓練,教師則通過及時反饋,調節教學,并適時進行質疑、追問,把課堂引向深入,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研究高等數學教材內容,把握教材,超越教材
有效教學直接指向學生的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教學中要始終緊扣高數教學宗旨,以高數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知識為基準,對學生在相應學段應達到的學業程度進行衡量。在這個過程中往往不少教師拘泥于教材,認為把教材教好就是教學要求。新形勢下的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教科書和教學的關系,做到“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對教科書(包括教輔資料)進行選擇組織和排序等方式的“再度開發”,對課程內容進行“校本化”“生本化”的處理,并適當引入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實例,使課堂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特別要精心設計“知識與能力”的教學過程和方法,保證課堂教學中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從人力、物力、時間、方法與過程上保證重點內容的教學與難點的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高數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成功的教育就應該是喚起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那些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所以在教學中要靈活選擇、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創設學生參與探究的時空,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推導的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去推導。教師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 探索知識的奧秘,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數學從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主學習的魅力,成功的體驗,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支撐點。可以利用一些課堂時間組織學生站在講臺上把他的解題思路用自己的想法和語言表達出來,給大家講解,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真正掌握解題技巧,同時也可以加深印象,學生自己的語言也有可能對其他似懂非懂的同學起到提醒作用。
三、優化高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安排。新課的導入、情景的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實驗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景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做到給學生一個自己的空間,一個選擇的機會,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做到人人參與,多向交流,教學共振,聽、說、讀、寫想結合,討論、演示、操作、板書相統一,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展示的成就感中認識、規范、評價和發展自我。課堂討論、角色表演等教學活動要堅持形成為內容服務,真正起到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切實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適時全面評價,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學習評價具有激勵性,有助于學生欣賞自己的成功,發展積極進取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動機并形成成就感,是實現有效學習的催化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適度、多元地評價學生。評價應該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服務,從而使評價成為激勵和引導師生發展的手段。要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善于發現和及時作出評價。同時要“師出必有名”,評價必須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既表揚確有值得表揚之處,批評也是如此。評價并不排斥適當的批評,它們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批評與贊賞應相輔相成。
五、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它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的功效。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的程度,教師對教學目標理解與把握的越好,就越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新的課程標準要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目標的有機結合。教學目標在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要,課堂內容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化難為易,以簡馭繁,使學生學得主動、扎實、富有成效,切實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結論: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生對高數的學習掌握質量,教師必須要搭建學生與高數知識的學習橋梁,做好知識講解和鋪墊,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舉一反三,靈活變通,掌握萬變不離其中的道理,培養學生挑戰高數難題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高數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雪蘭.關于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思考[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
[2]蘭星.關于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有效性的幾點建議[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6).
[3]沈靜.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之淺見[J].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3).
[4]劉新.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
作者簡介:王亞凌(1971-),女,湖南衡陽人,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數學講師,工程碩士,研究方向主要是數學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36265.htm